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7147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前框、一背板以及一面板模块。背板与前框组合固定。面板模块则设置在前框与背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前框直接与面板模块、背板进行组装,而省略了背景技术的前支架与边框,可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总体零件数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前框与面板模块加以整合的显示装 置,可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总体零件数与成本。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
技术介绍
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外观图,图2为图1中 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分解图,图3为图2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的分解图。如图1与 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包含一前框(front bezel) 10以及一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如 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包含一前支架(front bracket) 120、一液晶显示面板121、 两扩散片122、一扩散板123、一菱镜片124、一反射膜125、三边框126、二线扣127、一背板 (backbracket) 128 以及一遮蔽元件 129。一般而言,前支架120与背板128由金属材料(例如,铁)制成,而边框1 则是 由塑胶材料制成。
技术介绍
利用前支架120、背板128与边框126结合固定液晶显示面板 121、扩散片122、扩散板123、菱镜片124、反射膜125、线扣127以及遮蔽元件129,以形成图 2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之后,再将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与前框10结合固定,以形 成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在
技术介绍
中,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是由面板厂制造生产,因此需要利用前支架 120与边框1 将上述元件结合固定在背板1 上。之后,系统厂向面板厂购买液晶显示 面板模块12,再将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结合固定至前框10。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前支架 120与边框126的功用与前框10相似,都是作为结合固定之用。如果系统厂可以只向面板 厂购买液晶显示面板121,再经由液晶显示器模块(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CM) 制作工艺直接将液晶显示面板121、背光模块(包含扩散片122、扩散板123、菱镜片124、反 射膜12 等零件与前框10、背板1 结合固定,亦即省略前支架120与边框126,将可有效 地降低总体零件数,以降低液晶显示装置1的总成本、增加生产效能、降低组装费用,且节 省零件运送成本。此外,上述的遮蔽元件1 是在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的运送过程中,防止电路 板受至IJ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或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破坏。在以LCM制作工艺直接进行组装的情况下,遮蔽元件1 也可进一 步省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将前框与面板模块加以整合, 可有效降低总体零件数与成本。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含一前框、一背板以及一面板模块。背板与前 框组合固定。面板模块则设置在前框与背板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可利用LCM制作 工艺直接将面板模块、背板与前框组装在一起,可省略
技术介绍
中的前支架、边框与遮蔽元件。由此,即可有效地降低显示装置的总体零件数,进而降低显示装置的总成本、增加生产 效能、降低组装费用,且节省零件运送成本。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 10,30前框12晶显示面板模块32,128背板34面板模块36,127线扣120前支架121晶显示面板122扩散片23,3426扩散板24,3424菱镜片25,3420反射膜126边框129遮蔽元件340显示面板342背光模块3422第一扩散片3428第二扩散片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4以及图5,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的外观图,图5为 图4中的显示装置3的分解图。如图4与图5所示,显示装置3包含一前框30、一背板32 以及一面板模块34。背板32与前框30组合固定。面板模块34则设置在前框30与背板 32之间。在此实施例中,面板模块34包含一显示面板340以及一背光模块342,且显示面 板340设置在背光模块342上。背光模块342包含一反射膜3420、一第一扩散片3422、一 菱镜片3似4、一扩散板3似6以及一第二扩散片3似8。第一扩散片3422设置在反射膜3420 上,菱镜片3似4设置在第一扩散片3422上,扩散板3似6设置在菱镜片3似4上,且第二扩 散片34 设置在扩散板3似6上。此外,显示装置3另包含一线扣36,设置在背板32的背 面,用以固定与发光源连接的导线(未绘示在图中)。在实际应用中,显示装置3可为一液晶显示装置,且显示面板340可为一液晶显示 面板。此外,背光模块342的发光源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需说明的是,背光 模块342与显示面板340的作用原理可为现有技术的人轻易达成,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与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将显示面板340直接组装在前框30上,再与背光模块 342、背板32结合固定。相比较于图1所示的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3比液晶显示装置1节省了前支架120与边框126。在此实施例中,系统厂仅需向面板厂购买显示面板340,而不需 向面板厂购买整个液晶显示面板模块12。由于总体的零件数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3的 总成本与组装费用也会降低,且生产效能也会随之增加。请参阅图6,图6为图4中的显示装置3的背面外观图。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可在 背板32的背面形成多个螺孔,再利用螺丝将前框30与背板32加以组合固定。此外,前框 30与背板32也可利用卡合结构加以组合固定,视实际应用而定。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可利用LCM制作工艺直接将面板模块34、背板32与前框30 组装在一起,进而省略
技术介绍
中的前支架120与边框126(绘示在图1中)。此外,在以 LCM制作工艺直接进行组装的情况下,
技术介绍
中的遮蔽元件129(绘示在图1中)也可进 一步省略。由此,即可有效地降低显示装置3的总体零件数,进而降低显示装置3的总成本、 增加生产效能、降低组装费用,且节省零件运送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前框;背板,与该前框组合固定;以及 面板模块,设置在该前框与该背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前框与该背板利用螺丝加以组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前框与该背板利用卡合结构加以组合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面板模块包含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设置在该背光模块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 反射膜;第一扩散片,设置在该反射膜上; 菱镜片,设置在该第一扩散片上; 扩散板,设置在该菱镜片上;以及 第二扩散片,设置在该扩散板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另包含线扣,其设置在该背板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前框、一背板以及一面板模块。背板与前框组合固定。面板模块则设置在前框与背板之间。本专利技术利用前框直接与面板模块、背板进行组装,而省略了
技术介绍
的前支架与边框,可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总体零件数与成本。文档编号G02F1/13GK102116944SQ201010000048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前框;背板,与该前框组合固定;以及面板模块,设置在该前框与该背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诚宏杨胜杰郭志伟杨学萍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