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能全天候S型机翼旋流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965315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能全天候S型机翼旋流发电系统,由真空能聚热源泵、真空能贮热源箱、真空能发电泵、旋流立筒、气流发电机、发电机发电器、磁旋转发电贮电器、电源组成;根据“真空能”和“机翼的升力”与螺旋飞盘的升力的原理开发出来的;由“真空能”的温差产生高速旋转的气流来推动“S”螺旋型旋叶连接着的“机翼”升力,来高速旋转带动各种发电机进行全天候的发电;有风无风均能发电,可在城市中应用、特辑适用于公路两边路灯的供电,各家各户均可应用,不会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不用架设输电线、不用并网,不会出现成片的仃电事故,占地面积小、架设高度不高,在平地面或房顶上均可发电,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一般在25~35年,宜于普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能全天候S型机翼旋流发电系统,包括由S型发电机(AA1)、S型叶轮(AS/2)、磁发/贮电器(BCE);固定支架(AX)、框架(AQ)、聚气流罩(AO)、连接圈(AW)、S形叶轮(AS)、S形叶轮(AS1)、S形叶轮(AS2),1级传动轴(AI)、轴承(AR)、1级传动轮(AY)、1级传动带(AH)、增速器(B)、3级传动轮(B1)、2级传动轴(B2)、2级传动轮(BO)、2级传动带(B3)、3级传动轴(B4)、4级传动轮(B5)、5级传动齿轮(B6)、4级传动轴(B7)、6级传动齿轮(B8)、7级传动齿轮(B9)、8级传动齿轮(B10)、5级传动轴(B11)、轴套(B12)、磁旋转盘发电器(C)、框架(CQ)、磁旋转盘轴(CO)、固定线圈盘(C1)、线圈(C2)、线圈(C3)、磁钢旋转盘(C4)、磁钢(C5)、固定线圈盘(C6)、线圈(C7)、线圈(C8)、电源插座(BV)、电源(E)、电源插头(EV)、电源线(EV1)、充放电控制器(E1)、电源线(EV2)、蓄电池(E2)、电源线(EV3)、负载电源插座(E3);SZ型发电机(AA2);发电机发电贮电器(BDE);发电机发电(BDE);发电机装置(D)、发电机轴(D1)、发电机(D2)、底座(D3)、SZS型发电机(AA3);SZS型叶轮气流装置(ASZS/X)、(AZ1)S形叶轮;SSS型发电机(AA4);SSS型叶轮气流装置(ASSS/X);机翼S叶轮发电机(AA5);机翼叶片(QQ)、进气流通道(AG)、连接管座(AK)、气流排出口(AU)、上升旋流(N6)、旋流(N6-1)、旋流S叶片旋转(N6-2)、旋流S叶片旋转(N6-3)、排出气流(N6-4);真空能泵聚/贮热源器(FGH)、真空能旋流装置(FGHJ);真空能泵聚热器(F/A)、真空管泵聚热器(F/B);真空能聚热源泵(F)、框架(FX)、聚能罩(F1)、真空管(F2)、聚热源真空能泵(F3)、聚能端(F3-1)、输能段(F3-2)、散能端(F3-3);套管(GU)、U型管(GUO)、翅片(GU1)、螺母座(GU2)、连接箱(GU3);真空能贮热源箱(G);贮热源箱顶面(G1)、箱左壁板(G2)、箱右壁板(G3)、箱底座板(G4)、真空能液(GOO);传输真空能泵(H)(H1)(H2)(H3)(H4)、聚能端(H1-1)(H2-1)(H3-1)(H4-1)、输能段(H1-2)(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勇谭辉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兆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陈绍勇谭辉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