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接头。压缩机实验用快速接头,涉及管接头,管接头内装有密封套,管接头外通过螺纹与中套连接,中套相对外套和内套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套和内套之间,中套上与内套相接触面为锥形面,内套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孔中放置与孔大小相配合的钢球,管接头与内套以及管接头与密封套之间均装有一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速接头实现接头与光滑表面管路的连接,保证接头不会脱落。在实现连接的基本上同时实现了管路的良好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压缩机实验时压缩机的吸、排气管与实验系统之间的连接,也可应用于条件类似的其他管路的连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縮机实验用快速接头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头。二、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管路连接可以采用管接头连接,但是涉及压縮机性能实验的 管路连接目前则没有相配套的管接头,因为铜管或钢管作为吸、排气管并 且管路表面是光滑的,采用管接头难点有二, 一是在光滑的表面上保证连 接且不破坏管路较为困难,二是压縮机的吸排气管的管壁薄、材质软圆度 差,导致密封不易保证。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压縮机实验吸、排气管路的 连接主要是靠焊接的方式,焊接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只要焊接牢固,密封就 可以保证,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如下首先,焊接对操作人员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具有焊接经验的人,才能 正确无误的完成焊接操作,否则可能会造成焊接不良导致泄露,焊接过程 中也可能会对焊接人员本身造成伤害(如烧伤等)。其次,焊接本身就是一项对人体有害的操作,经常从事焊接操作的人 员尽管佩戴劳保用品仍然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随着焊接工作工 龄的增长伤害也越来越大。大多数焊接时所释放的气体都是对人体有伤害 的,同时焊接时的粉尘很容易被吸入至肺部,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负 担,随着年龄的增大产生各种病变。最后,焊接操作同时又是一项较为耗时的操作,正常来说一台压縮机做一个标况试验约45分钟,抽真空时间为30分钟,而焊管以及拆管至少 需要15分钟(熟练工),拆管后还要进行修管,修管时间约为20分钟,3由于采用焊接方式试验,实验时长增加了47%,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 而且焊接原料成本也较高,无形中增加了实验成本。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实验用快速 接头,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且安装、松脱便捷。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实验用快速 接头,涉及管接头,管接头内装有密封套,管接头外通过螺纹与中套连接, 中套相对外套和内套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套和内套之间,中套上与内套相接 触面为锥形面,内套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孔中放置与孔大小相配合的钢球, 管接头与内套以及管接头与密封套之间均装有一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弹所述密封套内壁面上带有双重密封,内壁面上开有密封槽和凹槽,密 封槽内装有密封圈,凹槽内装有密封垫。所述管接头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中套锥形面的斜率小于钢球与连接管路间的静摩擦系数。 所述内套下表面承受压力的面积大于上表面的承压面积,其差值为连 接管路的端面面积。本技术快速接头实现接头与光滑表面管路的连接,其利用嵌于内 套的钢球与管路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作为保证管路连接的连接力,想要保 证接头连接可靠就必须保证静摩擦力大于气体作用在中套上的力,根据摩 擦学可知,静摩擦力与钢球压紧管路表面的力成正比,本技术接头在 中套上设计一锥形面,且该锥面的斜率小于钢球与连接管路间的静摩擦系 数。当快速接头内部有高压气体通过的时候,由于高压气体的作用使得中 套与内套相离,该力经过锥面的转换作用在了钢球上,成为钢球压紧管路 的力,由于该锥面的斜率小于钢球与连接管路间的静摩擦系数,所以钢球 压紧管路的力在管路材料未屈服前恒大于内部气体作用力,从而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由于钢球压紧管路的力来源于气体作用力且大于气体作用 力,因此具有自锁功能,在管路材料达到屈服极限以前不会因为气体压力 的增高而失效。当管路内部为低压时,中套与内套相离的力由两根弹簧提 供,从而保证接头不会脱落。在实现连接的基本上本技术快速接头同时实现了管路的良好密 封,压縮机实验前需要进行抽真空,因此接头的工作环境有两种, 一是接 头内部为真空即内部压力低于外部压力,二是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针 对接头这两种工作情况,密封套与管路的密封采用垫片加密封圈的双重密 封结构保证密封,当压縮机处于抽真空状态,即接头外侧为高压,内部为 低压。密封套上的垫片与连接管路间有油可近似认为该处表面不承受气体 压力,密封套的下表面以及上表面处于连接管路内部的那部分承受低压, 处于联接管路外面的表面承受高压,显然在抽真空的时候密封套处于连接 管路内部的那部分不受气体力,而处于连接管路外部的那部分表面承受的 气体力是可以抵消的,因此本接头在压縮机抽真空时,垫片压紧连接管路 的力主要依靠与密封套相连的弹簧保证。当压縮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 即快速接头内部为高压气体,外部为大气压力。由于密封套上的垫片与连 接管路间有油可近似认为该处表面不承受气体压力,并且密封套处于连接 管路外面的那部分表面所承受的气体压力可以相互抵消,密封套处于连接 管路内部的那部分表面承受向上压力的表面大于承受向下压力的表面,其 差值为连接管路的端面面积,此时密封套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压紧连接管 路的端面,因此该接头的密封性能不会因为内部压力的增加而失效。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压縮机实验时压縮机的吸、排气管与实验系统 之间的连接,也可应用于条件类似的其他管路的连接。 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常工作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联接管路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密封套承压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快速接头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l所示压縮机试验用快速接头,其主要部件为外套4、中套3、 内套6、密封套2和管接头1,外套4与嵌有钢球5的内套6用钢丝挡圈7 相对固定、中套3位于外套4和内套6之间并可相对于内套6在一定范围 内滑动,中套6与管接头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管接头1内装有密封套2, 在内套6与管接头1间有一始终具有外延趋势的弹簧8,同时在密封套2 与管接头1间也有一始终有外延趋势的弹簧11,在这两根弹簧的作用下使 得中套3与内套6始终有相对分离的趋势。密封套2内壁面装有密封圈和 密封垫双重密封,与所连接的管路间的密封用密封圈9和密封垫10来保 证,密封套2与管接头1之间的密封依靠密封圈12来保证。使用本技术进行管路连接时如图3所示,首先,用手克服弹簧8 和弹簧11的弹力将外套4和内套6向下压直至不可压縮为止如图3所示, 此时中套3的锥面并不压紧嵌在内套6中的钢球5,因此可以轻松的将连 接管路送入内套6,在保证连接管路的端面与内套2的密封垫10充分接触 的前提下,撤销压紧外套4的力即可,这样就完成了与管路的连接,达到 了快速连接的目的。当压縮机试验抽真空时,即快速接头内部为低压,外面为大气压的时 候,接头的各个部件之间有相对紧缩的趋势,因此流经快速接头内部的气 体无法提供使外套4、内套6与中套3相离的力,此时这种相离的力主要 依靠弹簧8和弹簧11,该力在中套3的锥面的作用下成为钢球5压紧所连 接的管路的压力,进而依靠钢球5与被连管路表面间摩擦力保证了接头不 会脱落。由于密封套2的垫圈10与连接管路端面之间为油,因此可近似认为此处表面不承受气体力,密封套的外表面13与外表面15的面积相同所以 受到的气体力可以相互抵消,而密封套的内表面16和17的总面积与内表 面14和密封圈的面积之和相同,因此所受气体力也可以相互抵消,在这 种情况下,密封垫靠紧管路的压力完全由弹簧提供。当压縮机正常工作时,快速接头内部为高压气体,外部为大气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弹簧8以及弹簧11的弹力连同高压气体作用在快速接头 上的力产生了促使中套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缩机实验用快速接头,涉及管接头,其特征是:管接头内装有密封套,管接头外通过螺纹与中套连接,中套相对外套和内套可滑动的安装在外套和内套之间,中套上与内套相接触面为锥形面,内套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孔中放置与孔大小相配合的钢球,管接头与内套以及管接头与密封套之间均装有一始终具有外伸趋势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