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义生专利>正文

捕蝇网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2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捕蝇网笼,其特征在于网笼的底网壁中央有孔,可藉拉蝇吊挂,使底网壁形成中央有孔之锥罩,并对正座板上的诱饵,利用苍蝇往上飞的习性,令其捕捉食饵后上飞而自动入网笼而被捕捉。(*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蝇网笼,特别指一种利用苍蝇往上飞之习性,使其自动飞入网笼无法飞出的捕蝇网笼构造。以往利用诱饵自动捕捉苍蝇的物品多为传统之捕蝇纸,使用这种捕蝇纸固然可粘牢立足其上之苍蝇并使其死亡,但其使用的时间极短,至多数天或粘满苍蝇后即需予以丢弃,不能重覆使用,以致客观上增加了垃圾量的产出,增加了环保之负荷,且外观极为不雅,使用时亦影响室内之环境观瞻,破坏室内装璜的视觉效果。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解决前述之困难,而提供一种捕绳网笼,利用苍蝇往上飞之习性而将其捕获;该捕蝇网笼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环保工作的压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捕蝇网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网笼,该支架由座板与撑杆构成,座板为配合网笼横截面形状的板体,撑杆垂直结合于座板的一侧,上端水平部端部设有挂钩,并与座板中央相对;该网笼吊挂于撑杆的挂钩上定位,且该网笼为由数个撑环支撑的筒形网,其底网壁中央设有藉拉绳可收缩的中央孔,而该底网壁对正所述支架的座板。本技术在捕蝇网笼底网壁中央设可收缩的孔,藉拉绳吊挂可将底网壁形成有中央孔之锥罩,于其下方支架的座板上放置诱饵,并使底网壁所形成的中央有孔的锥罩对正座板上的诱饵,苍蝇食饵飞离时,利用苍蝇往上飞之习性,经锥罩中央孔进入网笼内,或进入锥罩中再飞时进入网笼内而被捕,由于其往上飞之习性,再也不会从底网壁中央孔飞出,达到捕获苍蝇的目的。其中,所述撑杆为倒“L”形,其垂直部为一直杆或可伸缩的直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功效。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透视图。请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捕蝇网笼1,由支架2及网笼3所构成。其中,支架2由座板4与撑杆5组成,座板4为配合网笼3横截面形状的板体,具有适当的重量,一侧结合垂直于其上的撑杆5,该撑杆5支撑网笼3吊挂于座板4上方相对位置,同时于座板4中央置放有诱饵6,当苍蝇食饵后上飞进入网笼3而被捕。该撑杆5略呈倒“L”形,其垂直部7下端结合于座板4一侧,为一直杆或为可伸缩直杆,上端水平部8的端部设有挂钩9,并对正座板4中央,用以吊挂网笼3定位。该网笼3为筒形网,在本实施例中为圆筒网,由数个撑环10支撑细网11所构成,其底网壁12中央有一可收缩的孔13,藉该中央孔13的孔缘穿设的拉绳14吊挂于支架2的挂钩9上,可使该中央孔13适量收缩,并使底网壁12形成中央有孔13的锥罩15对正座板4上的诱饵6。本技术的使用场合可为家庭中之厨房、餐厅、或其他苍蝇经常出没之处(如养鸡场、养猪场、菜市场、及果园等)。使用时,仅需将网笼3以吊绳16吊挂于支架2的挂钩9定位,即可藉拉绳4适当收缩底网壁12的中央孔13,而使底网壁12形成中央有孔13的锥罩15对正座板4,再在座板4中央置放适当诱饵6,当苍蝇食饵后飞离时,依其往上飞之习性,即自动经锥罩15的中央孔13进入网笼3而被捕,或进入锥罩15中再飞经中央孔13进入网笼3而被捕,经实验结果显示,确可达到预期之功效。本技术捕捉适量苍蝇后,可取下网笼3浸入水中淹死苍蝇倒出,再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蝇网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网笼,该支架由座板与撑杆构成,座板为配合网笼横截面形状的板体,撑杆垂直结合于座板的一侧,上端水平部端部设有挂钩,并与座板中央相对;该网笼吊挂于撑杆的挂钩上定位,且该网笼为由数个撑环支撑的筒形网,其底网壁中央设有藉拉绳可收缩的中央孔,而该底网壁对正所述支架的座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捕蝇网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网笼,该支架由座板与撑杆构成,座板为配合网笼横截面形状的板体,撑杆垂直结合于座板的一侧,上端水平部端部设有挂钩,并与座板中央相对;该网笼吊挂于撑杆的挂钩上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义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义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