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582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该吊具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活动连接的前垂直吊臂和后垂直吊臂,前垂直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支撑臂,后垂直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撑臂,前垂直吊臂与前支撑臂连接处设有与前垂直吊臂和前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后垂直吊臂与后支撑臂连接处设有与后垂直吊臂和后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纵向托臂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垂直吊臂和后垂直吊臂上,前支撑臂与前垂直吊臂之间为活动连接,后支撑臂与后垂直吊臂之间为活动连接。具有该种结构的吊具采用抗扭性能更好的无缝钢管,缩短了前后支撑臂的长度,提高了吊具的抗扭性能,防止了吊具的严重变形,提高了吊具的综合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总装线上不同车型的 车身吊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c型结构的吊具采用四个带锁紧的定位销支撑的形式进行定位,吊 臂采用140x8()xi0mm的矩形管,前支撑臂长480mm,后支撑臂长550mm,纵向 托臂长1726mm,由于支撑臂较长,加上矩形管的抗扭性能不好,导致吊具在使用 过程中,容易出现吊具变形严重的情况,而且在各个车身转挂点,导致车身的 定位孔不能准确的落到吊具四个定位销上,造成转挂失败,影响生产的情况比 较严重,当出现需要大小车型共线生产时,势必造成吊具的变形加剧,无法实 现有效的大小车型共线生产的目的,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 车用多功能吊具,其目的是满足大小车型的共线生产,且不会发生吊具的变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包括支撑架以及与支撑 架活动连接的前垂直吊臂和后垂直吊臂,前垂直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支撑臂, 后垂直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撑臂,前垂直吊臂与前支撑臂连接处设有与前 垂直吊臂和前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后垂直吊臂与后 支撑臂连接处设有与后垂直吊臂和后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 托臂,纵向托臂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垂直吊臂和后垂直吊臂上,前支撑臂与前垂 直吊臂之间为活动连接,后支撑臂与后垂直吊臂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的纵向托臂靠近前垂直吊臂和后垂直吊臂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撑销,纵向托臂的另 一端分别设有后托块,前支撑销和后托块之间设有后支撑销。 所述的前支撑臂的长度大于后支撑臂的长度。所述的纵向托臂与前垂直吊臂和前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之间的角度范围是5° ~15° 。所述的纵向托臂与后垂直吊臂和后支撑臂所组成的平面之间的角度范围是 5° ~15° 。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 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具有以下优点1、 在吊臂材料的选用上,釆用抗扭性能更好的无缝钢管,在吊臂的结构上 缩短了前后支撑臂的长度,分别为321,和316mm,将车身在吊具上的相对位置 向前移,纵向托臂的长度也缩短为1500mm,提高了吊具的抗扭性能,防止了吊 具的严重变形。2、 将吊具的后支撑销改为后托块,降低了车身转挂的难度,提高了吊具的 综合性能。3、 该吊具装置使用可靠,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在图1 2中,1:支撑架;2:前垂直吊臂;3:后垂直吊臂;4:前支撑臂; 5:后支撑臂;6:纵向托臂;7:前支撑销;8:后托块;9:后支撑销。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该种多功能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右视示 意图。由图l、图2结合可知,该吊具包括支撑架l以及与支撑架l活动连接的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所述的前垂直吊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支撑臂4, 后垂直吊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撑臂5,前垂直吊臂2与前支撑臂4连接处设 有与前垂直吊臂2和前支撑臂4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后垂 直吊臂3与后支撑臂5连接处设有与后垂直吊臂3和后支撑臂5所组成的平面 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纵向托臂6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 吊臂3上,前支撑臂4与前垂直吊臂2之间为活动连接,后支撑臂5与后垂直 吊臂3之间为活动连接。纵向托臂6靠近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撑销7, 纵向托臂6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后托块8,前支撑销7和后托块8之间设有后支撑 销9,前支撑臂4的长度为321mm,后支撑臂5的长度为316mm,。比现有的前支 撑臂4和后支撑臂5均缩短了长度,方便了吊具的使用。纵向托臂6与前垂直吊臂2和前支撑臂4所组成的平面之间的角度是10° , 纵向托臂6与后垂直吊臂3和后支撑臂5所组成的平面之间的角度是10。,这 种在制作时有意将纵向托臂6向上翘10。的方式,当吊具负载时,使得纵向托 臂6能保持水平。前垂直吊臂2、后垂直吊臂3和纵向托臂6均釆用(])114 x 10mm的无缝钢管, 增强了前垂直吊臂2、后垂直吊臂3和纵向托臂6的抗扭性能,降低了吊具变形 的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包括支撑架(1)以及与支撑架(1)活动连接的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垂直吊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支撑臂(4),后垂直吊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撑臂(5),前垂直吊臂(2)与前支撑臂(4)连接处设有与前垂直吊臂(2)和前支撑臂(4)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后垂直吊臂(3)与后支撑臂(5)连接处设有与后垂直吊臂(3)和后支撑臂(5)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纵向托臂(6)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上,前支撑臂(4)与前垂直吊臂(2)之间为活动连接,后支撑臂(5)与后垂直吊臂(3)之间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包括支撑架(1)以及与支撑架(1)活动连接的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垂直吊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前支撑臂(4),后垂直吊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撑臂(5),前垂直吊臂(2)与前支撑臂(4)连接处设有与前垂直吊臂(2)和前支撑臂(4)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后垂直吊臂(3)与后支撑臂(5)连接处设有与后垂直吊臂(3)和后支撑臂(5)所组成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纵向托臂(6),纵向托臂(6)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上,前支撑臂(4)与前垂直吊臂(2)之间为活动连接,后支撑臂(5)与后垂直吊臂(3)之间为活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多功能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 向托臂(6)靠近前垂直吊臂(2)和后垂直吊臂(3)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撑销(7 ),纵向托臂(6 )的另 一端分别设有后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波王小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