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855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合、调 节螺杆及调节手轮;还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固定 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及调节螺杆的相对端与蜗轮固定连 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调节手轮的转动运动转化为调节螺杆的转动运动,且读数部 件设于调节螺杆上,消除了蜗轮蜗杆传动组合间隙对读数的不利影响,同时受 零件精度影响较小,从而大大提高了读数的准确性,以满足深加工等特殊场合 的需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头调节装置,属于陶瓷墙地砖深加工机械设备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l、 2所示,在目前陶瓷墙地砖深加工领域,现有磨头调节装置一般采 用调节螺杆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相结合的双级增力结构,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 合3、调节螺杆1及调节手轮6,调节螺杆1 一端与蜗轮31采用传动螺纹转动 连接,另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5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调节手轮6,带动与之 紧固的蜗杆32转动,同时带动与蜗杆32啮合的涡轮31同步转动,而调节螺杆 1与磨头进给部件5固定连接而无法转动,因此蜗轮31通过传动螺纹将转动运 动转化为调节螺杆1的轴向运动,进而带动磨头进给部件5轴向运动,实现磨 头磨削量的大小调节,调节量的大小通过设于调节手轮6上的刻度而知。但是,现有磨头调节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刻度标于调节手轮6上,记录的 是蜗杆32的位置,而将蜗杆32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磨头进给部件5的轴向进给 运动需经过蜗轮-蜗杆传动和螺纹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和螺纹传动不可避免的存 在间隙,这种间隙在调节装置进行换向调节时会成为了"空行程",并且"空行程" 大小差别会因零件加工精度影响而有所差别,使得读数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且读数准确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合、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 还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及调节螺杆的相对端与蜗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与调节螺杆采用传动螺纹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与调节螺杆采用滚珠丝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与蜗轮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设有读数部件。 进一步,所述读数部件为位置显示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将调节手轮的转动运动转化 为调节螺杆的转动运动,且读数部件设于调节螺杆上,消除了蜗轮蜗杆传动组 合间隙对读数的不利影响,同时受零件精度影响较小,从而大大提高了读数的 准确性,以满足深加工等特殊场合的需求。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磨头调节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I一I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II一II方向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3、 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 组合3、调节螺杆1、调节手轮6及连接套2。所述连接套2的一端与磨头进给 部件5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1 一端采用传动螺纹转动连接,及调节 螺杆1的相对端与蜗轮3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调节螺杆1上设有位置显示器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转动调节手轮6,带动与之紧固的蜗杆 32转动,同时带动与蜗杆32啮合的涡轮31同步转动,而蜗轮31与调节螺杆1固定连接,因此调节螺杆1与蜗轮31同步转动,而调节螺杆1与连接套2通过 传动螺纹转动连接,所以调节螺杆1的转动运动转化为连接套2的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磨头进给部件5轴向运动,实现磨头磨削量调节;同时设于调节螺杆l上的位置显示器4直接对调节螺杆1计数,消除了蜗轮蜗杆传动组合3间隙对 读数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读数的准确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该实施 方式中调节螺杆与连接套采用滚珠丝杆转动连接,精度更高,读数更准,基本 实现接近零"空行程"读数,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其余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与 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 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 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合、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及调节螺杆的相对端与蜗轮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调 节螺杆采用传动螺纹转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调 节螺杆采用滚珠丝杆转动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与 蜗轮采用螺栓固定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 杆设有读数部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数部件为 位置显示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合、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还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及调节螺杆的相对端与蜗轮固定连接。本技术将调节手轮的转动运动转化为调节螺杆的转动运动,且读数部件设于调节螺杆上,消除了蜗轮蜗杆传动组合间隙对读数的不利影响,同时受零件精度影响较小,从而大大提高了读数的准确性,以满足深加工等特殊场合的需求。文档编号B24B19/22GK201291412SQ20082020310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邓小明, 陈光永, 隋旭东 申请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磨头调节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合、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磨头进给部件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调节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及调节螺杆的相对端与蜗轮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永邓小明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