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建荣专利>正文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06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杀灭艾滋病毒,治疗艾滋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药物有效范围内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导致一系列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肿瘤发生的致命性综合征。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在不到20年时间,经历了艾滋病的传入期和扩散期,局部地区进入快速增长期。近年来,我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较2000年增长了58%;据估计,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01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达85万人,其中病人数累计达20万人以上,现存活病人8-10万。另据初步统计,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2001年同期增长16.7%。虽然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估计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近100万。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就感染率而言,我国目前尚处于艾滋病低流行期,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绝对数很大,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1年底,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为120万,其中我国居该地区第1位,同时居亚洲第4位和世界第17位。据专家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人。此外,在我国中部一些地区1995年前因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活动造成了艾滋病的传播。感染者多以村为单位呈高度聚集灶状分布,重点村庄供血浆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一般为10-20%,最高达60%。由于感染的时间和地域比较集中,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规律,这些地区艾滋病集中的发病和死亡高峰正在出现,其中主要是青壮年人。艾滋病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叠氮胸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阻止HIV复制。它可提高CD4细胞数,减缓疾病的进程,延长患者的存活,减少条件性感染,降低死亡率。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而致继发感染加重,此外还能引起药物热、皮疹等。2.双脱氧肌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与叠氮胸苷相同,其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胰腺炎及肾脏损害,因此治疗前必须检查有关项目。3.双脱氧胞苷也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使患者血清P24抗原减少,CD4细胞短暂升高,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主要有皮疹、口炎、周围神经病等。4.同他天定是一种新的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与双脱氧胞苷相似,能增加CD4细胞数。由于单一用药副作用较大,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了一种“鸡尾酒疗法”的治疗方案,并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该疗法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从而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如果在感染的最初几个月同时服用三种药物,最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扩散。例如接受AZT、3TC和蛋白酶抑制剂3种药物混合疗法,其中AZT、和3TC两种药物能够初步中断病毒的繁衍,而蛋白酶抑制剂能完全阻断病毒的复制扩散。不过,这种混合多项药物疗法价格非常高昂,每年约需花费两万美元,而新近研究成功的第三种药物蛋白酶抑制则仍供不应求,虽然这种疗法对85%艾滋病人产生显著的疗效,仍有15%的病人情况丝毫没有改善,此外,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初期会出现许多药物副作用引发的症状,例如严重腹泻、腹部痉挛和贫血等现象,某些药物必须要在饭后服用,其他的则又应空腹时服用,对于病人能否持之以恒并且正确服药,构成相当大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及其制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杏树是我国原产,久经栽培,品种很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树性强健,耐干旱,除作果树和观赏植物以外,还可作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用的优良树种。木材坚硬,适宜制作器物。果实富含营养和维生素,除供生食和浸渍用外,还适宜加工制作杏干、杏脯、杏酱等。种仁(杏仁)含脂肪和蛋白质,可供食用及作医药和轻工业的原料。分布于东亚、中亚、小亚细亚和高加索。我国有7种,分布范围大致以秦岭和淮河为界,淮河以北杏的栽培较多,尤以黄河流域各省为其分布中心,淮河以南杏栽植较少。本专利技术意想不到地发现了杏树皮及其提取物的新医疗用途,经过细胞学试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可有效杀灭艾滋病病毒,并能促进免疫重建。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杏树皮包括杏树枝部的树皮、杏树干部的树皮和杏树根部的树皮。据《全展选编·内科疾病》记载,杏树皮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性味甘,寒,入心、肺经。可煎服,用于治过食苦杏仁中毒。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据《本草图经》记载,杏枝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辛,平,入肝经,化瘀通络,治跌打损伤,瘀血阻络。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据《本草纲目》记载,杏树根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根。苦,温入肝、肾经。行气堕胎,消食解毒。治胎盘不下,死胎,过食杏仁中毒。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杏树干茎部位的皮为赤红色,肉眼观察发亮,有光泽,杏树枝在幼年时也发红,当杏树不再年轻,接近土地的杏树干底部皮质变厚,颜色变为灰土色,地下部分的杏树根部,表皮颜色为棕红色。如果把杏树枝皮、杏树干皮及杏树根皮放在一起,肉眼观察,杏树根皮颜色最深,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再把所有树皮翻过来观察其纤维层,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杏树根皮的纤维层最厚,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所以,虽然三个不同部位的功效是一致的,都可以做为原材料,但从质量,数量方面考虑,优先选择杏树根皮做为原材料显然最好,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故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有科学实验的原材料中杏树根皮数量最多,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统称为杏树皮。在取材过程中,由于杏树胶固着在树皮上,难以分离,故只能一同入药,因此不排除杏树胶含有活性成分的可能。因此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杏树胶用于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的用途。此处的杏树胶尤指附着于杏树皮上的杏树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制备。杏树皮的纤维层分泌有液体,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胶状物质,常附着于树皮表层。本专利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将其作为有效部位之一,与树皮同时制备药物。由于杏树胶来源于树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胶状物质也含有未知的活性成分。所以,无论单独使用树胶还是将其与树皮附着在一起混合提取获得含有树胶成分的混合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杏树还有野杏树(也叫山杏树)与家杏树(即人工种植杏树)之分,其根皮外观的颜色及厚度无明显区别,区别在于提取物的产出量,野杏树根皮的产量要多于家杏树根皮,根据鉴别中药的一贯经验,所有野生植物品种的质量都要优于人工种植品种,但做为药品的原材料,野杏树不仅药源有限,采购成本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杏树皮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范建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