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纱机的卷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652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络纱机的卷绕机构,包括卷绕主轴、滑动套、左端盖、滑动盘、压簧、固定盘、活动插条、平板式涨块和拉簧。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滑动套、左端盖、滑动盘、压簧和固定盘依次套在卷绕主轴上,且滑动套及滑动盘与卷绕主轴左右滑动连接,左端盖及固定盘与卷绕主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络纱机的卷绕机构可以在不影响卷绕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卷绕直径而降低卷绕轴的转速,从而减少机械运动的零件磨损,不需要经常维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络纱机的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络纱机的巻绕机构。
技术介绍
络纱机是指将纱线通过巻绕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筒子的设备。 一种络纱机包 括横动机构、巻绕机构、摇臂平衡重锤机构以及控制机构。巻绕机构在巻绕纱线前,先要在其周向分布的涨块外套上纸管,将纱线穿过横动机 构的排线器后绕在纸管上,巻绕机构的机架可以转动而使纸管靠在排线器上,巻绕时巻 绕机构的其它零件跟随巻绕轴的转动一同转动;横动机构通过其排线器作直线往复运动 而引导纱线在巻绕机构转动时在一定的往复运动的范围内巻绕在纸管上,这个往复运动 的范围也就是所绕成的筒子的轴向长度。摇臂平衡重锤机构设置在绕线机构的机架上, 用于调整排线器对筒子纱线的压力,使纱线在合适的压力下巻绕成筒子。控制机构则[:tl 液晶显示和可编程控制器为基础组成集成电路,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可设定或调整络纱机 的运行参数来满足生产需求。现有的巻绕机构所能巻绕的纸管的直径通常不大于80毫米,其各个辐向涨块是瓦 片式的, 一般采用四块。这是因为其瓦片式涨块沿着辐向的运动是由巻绕轴在轴向上进 行运动并由斜面驱动而实现的,若要增加巻绕的线速度, 一是增加巻绕轴的直径,二是 增加巻绕轴的转速;而若要加大巻绕轴的直径,则重量加重,转动惯量也加大,从而在 紧急刹车时不能及时停车,而增加巻绕轴的转速,则使驱动巻绕机构的轴承的零部件以 及横动机构的与排线器有关的零件磨损较快,巻绕轴承的磨损也较快,因此大大增加了 维修工作量,而停车检修还严重影响产量,浪费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增加巻绕轴的直径也可增加巻绕线 速度的络纱机的巻绕机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络纱机的巻绕机构,包括巻绕主轴、滑动 套、左端盖、滑动盘、压簧、固定盘、活动插条、平板式涨块和拉簧。按照从左到右的 次序,滑动套、左端盖、滑动盘、压簧和固定盘依次套在巻绕主轴上,且滑动套及滑动盘与巻绕主轴左右滑动连接,左端盖及固定為-^巻绕^轴國完惑按。左端盖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和位于外'周的管套部。左端盖俘湘舊部具有左右贯通 的插孔。左端盖的管套部具有轴对称的3至8条限位槽,左端盖的各限位槽均沿辐向和 轴向设置、且左端盖的各限位槽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左 端盖的管套部还具有轴向限位板。活动插条穿过左端盖的插孔且与左端盖左右滑动连 接。滑动盘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和位于外周的端部。固定盘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和 位于外周的管套部。固定盘的管套部具有轴对称的数条限位槽,且固定盘的限位槽的数 量与左端盖的限位槽的数量相同。固定盘的限位槽的均沿辐向和轴向设置、且固定盘的 各限位槽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滑动盘的轴套部的右端与 压簧的左端相接触,压簧的右端与固定盘的轴套部的左端相接触。平板式涨块的数量与左端盖的限位槽的数量相同,各平板式涨块的左端具有方向朝 向左下侧、且倾斜角度与左端盖的限位槽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 辐向接触面,各平板式涨块的右部具有方向朝向左下侧、且倾斜角度与固定盘的限位槽 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辐向接触面。各平板式涨块的板体上设有 两个拉簧孔以及一个朝向轴线且贯通板体的凹槽。各平板式涨块的板体通过其凹槽卡在 滑动盘的端部。各平板式涨块的板体左端伸入左端盖的相应一个限位槽中,且其辐向接 触面与该限位槽的槽底面相接触。各平板式涨块的板休右端伸入固定盘的相应一个限位 槽中,且其辐向接触面与该限位槽的槽底面相接触。各平板式涨块上均设有2根拉簧, 这2根拉簧中, 一根拉簧的一端与平板式涨块相连、另一端与滑动盘的轴套部相连,另 一根拉簧的一端与平板式涨块相连、另一端与固定盘的轴套部相连。所述巻绕机构还包括端面挡盘;端面挡盘位于固定盘的右侧,且固定在巻绕主轴的 右端头上。所述巻绕机构的所有平板式涨块形成的外圆直径D为100 150mm。 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将涨块由瓦片式改为平板式,并在左端盖 和固定盘上设有3至8个槽底倾斜方向沿着辐向和轴向的限位槽,涨块的朝向左端盖和 固定盘的端面为相应的斜向端面,这样可以使涨块沿着限位槽在作轴向运动的同时作辐 向运动,从而在设计巻绕线速度时,不受纸管直径的限制,而可选择较大的纸管直径, 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巻绕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巻绕直径而降低巻绕轴的转速,从而 减少机械运动的零件磨损,不需要经常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络纱机的巻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左端盖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盘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巻绕主轴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平板式涨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木技术的络纱机的巻绕机构,包括巻绕主轴11、滑动套21、左 端盖22、滑动盘23、压簧24、固定盘25、活动插条26、端面挡盘27、平板式涨块3 和拉簧4。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滑动套21、左端盖22、滑动盘23、压簧24和固定盘25依 次套在巻绕主轴11上,且滑动套21及滑动盘23与巻绕主轴11左右滑动连接,左端盖 22及固定盘25与巻绕主轴11固定连接。左端盖22包括位T中央的轴套部22-1和位于外周的管套部22-6;左端盖22的轴 套部22-1具有左右贯通的插孔22-2;左端盖22的管套部22-6具有轴对称的3至8条 限位槽22-7,左端盖22的各限位槽22-7均沿辐向和轴向设置、且左端盖22的各限位 槽22-7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左端盖22的管套部22-6 还具有轴向限位板22-8;活动插条26穿过左端盖22的插孔22-2且与左端盖22左右滑 动连接。滑动盘23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23-1和位于外周的端部23-2。固定盘25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25-1和位于外周的管套部25-2。固定盘25的管 套部25-2具有轴对称的数条限位槽25-3,且固定盘25的限位槽25-3的数量与左端盖 22的限位槽22-7的数量相同;固定盘25的限位槽25-3的均沿辐向和轴向设置、且固 定盘25的各限位槽25-3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滑动盘23的轴套部23-1的右端与压簧24的左端相接触,压簧24的右端与固定盘 25的轴套部25-1的左端相接触。平板式涨块3的数量与左端盖22的限位槽22-7的数量相同,各平板式涨块3的左 端具有方向朝向左下侧、且倾斜角度与左端盖22的限位槽22-7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 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辐向接触面3-1,各平板式涨块3的右部具有方向朝向左下侧、 且倾斜角度与固定盘25的限位槽25-3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辐 向接触面3-2;各平板式涨块3的板休上设有两个拉簧孔以及一个朝向轴线且贯通板体 的凹槽3-3。各平板式涨块3的板体通过其凹槽3-3卡在滑动盘23的端部;各平板式涨块3的板体左端伸入左端盖22的相应一个限位槽2^ 中,S甚输向拔H面3-1与该限位槽 22-7的槽底面相接触;各平板式涨块3的板体'右端伸入固定盘25的相应:一个限位槽25-3 中,且其辐向接触面3-1与该限位槽25-3的槽底面相接触;各平板式涨块3上均设有2 根拉簧4;这2根拉簧4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络纱机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主轴(11)、滑动套(21)、左端盖(22)、滑动盘(23)、压簧(24)、固定盘(25)、活动插条(26)、平板式涨块(3)和拉簧(4); 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滑动套(21)、左端盖(22) 、滑动盘(23)、压簧(24)和固定盘(25)依次套在卷绕主轴(11)上,且滑动套(21)及滑动盘(23)与卷绕主轴(11)左右滑动连接,左端盖(22)及固定盘(25)与卷绕主轴(11)固定连接; 左端盖(22)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 22-1)和位于外周的管套部(22-6);左端盖(22)的轴套部(22-1)具有左右贯通的插孔(22-2);左端盖(22)的管套部(22-6)具有轴对称的3至8条限位槽(22-7),左端盖(22)的各限位槽(22-7)均沿辐向和轴向设置、且左端盖(22)的各限位槽(22-7)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左端盖(22)的管套部(22-6)还具有轴向限位板(22-8);活动插条(26)穿过左端盖(22)的插孔(22-2)且与左端盖(22)左右滑动连接; 滑 动盘(23)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23-1)和位于外周的端部(23-2); 固定盘(25)包括位于中央的轴套部(25-1)和位于外周的管套部(25-2);固定盘(25)的管套部(25-2)具有轴对称的数条限位槽(25-3),且固定盘( 25)的限位槽(25-3)的数量与左端盖(22)的限位槽(22-7)的数量相同;固定盘(25)的限位槽(25-3)的均沿辐向和轴向设置、且固定盘(25)的各限位槽(25-3)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按同一个角度倾斜设置; 滑动盘(23 )的轴套部(23-1)的右端与压簧(24)的左端相接触,压簧(24)的右端与固定盘(25)的轴套部(25-1)的左端相接触; 平板式涨块(3)的数量与左端盖(22)的限位槽(22-7)的数量相同,各平板式涨块(3)的左端具有方向朝向左 下侧、且倾斜角度与左端盖(22)的限位槽(22-7)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辐向接触面(31),各平板式涨块(3)的右部具有方向朝向左下侧、且倾斜角度与固定盘(25)的限位槽(25-3)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辐向接触面(3-2);各平板式涨块(3)的板体上设有两个拉簧孔以及一个朝向轴线且贯通板体的凹槽(3-3); 各平板式涨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晔杨建新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碧宝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