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0701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具体包括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保护乘客而展开的气垫、安装在车辆上展开气垫的充气器、部分插入气垫内部与充气器连接的扩散器,扩散器一侧形成气体供给部把充气器供给的气体传送到气垫,另一侧形成气体排出部把充气器供给的部分气体排出气垫外;连接扩散器和气垫的系绳。为给安全气囊供给气体而设置的扩散器上同时具备与气垫上的通风孔连接并把气体排出气垫外的气体排出部和开合气体排出部的系绳,安全气囊气垫展开时根据乘客的就座状态通过系绳调节气体排出部,根据乘客不正确的就座状态或者根据乘客体型调节气垫展开状态,能够防止气垫展开对乘客的伤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更具体 是关于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根据乘客体型或就座状态调节安全气囊的展开长度的安全气囊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保护搭乘的乘客,车辆上安装各式各样的安全气囊,尤其为了保护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乘客,仪表盘内部也安装了安全气囊。 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的气垫向乘客膨胀防止乘客因碰撞引起的冲击而受伤。图1是具备现有技术的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剖视图。 如图l所示,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囊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是由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感知冲击的冲击传感器(图中未示);收纳在安全气囊外壳(图中未示) 中碰撞事故时向乘客展开的安全气囊1;给所述安全气囊1供给高压气体的充气 器3;感知乘客体型的体型感知器(图中未示)和控制充气器3喷出的高压气体 量的电子控制组(图中未示)构成。尤其所述安全气囊1上设置了决定安全气囊1展开形象的系绳2。织物材 质的所述系绳2在气体流入所述安全气囊l的入口端la和与乘客接触的所述安 全气囊l展开面lb之间向安全气囊1的展开方向设置。有上述所构成的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系统的作动如下车辆碰撞时所述电子控制组根据所述冲击传感器感知的冲击和所述体型感 知器感知的乘客体型大小调节从充气器3喷出的高压气体的量,所述充气器3 向所述安全气囊l供给高压气体时所述安全气囊1向乘客的方向展开,保护乘客免受冲击。现有安全气囊系统根据乘客体型大小通过电子控制组控制所述充气器3喷 出的高压气体的量,但是根据高压气体的量不能正确调节向乘客展开的所述安 全气囊1的展开长度而存在如下问题像儿童这样的小体型的乘客有可能因为 所述安全气囊1的压迫而受伤而且不能根据乘客的就座状态进行控制,乘客在 不正确的就座状态下所述安全气囊l展开时也会因受到安全气囊l压迫而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研究,为给安全气囊 供给气体而设置的扩散器上同时具备与气垫上的通风孔连接并把气体排出气垫 外的气体排出部和开合气体排出部的系绳,安全气囊气垫展开时根据乘客的就 座状态通过系绳调节气体排出部,目的在于根据乘客不正确的就座状态下或者 根据乘客体型调节气垫展开状态能够防止气垫展开引起的对乘客的伤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包括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保护乘客而展开的气垫;安装在车辆上展开气垫的充气器;部分插入所述气垫内部与所述充气器连接的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一侧形成能把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 传送到所述气垫的气体供给部,另 一侧形成能把所述充气器供给的部分气体排出所述气垫外的气体排出部;连接所述扩散器和所述气垫的系绳。所述系绳一端与所述气垫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垫展开时通过所述系绳缩紧的所述气体排出部连接。所述气垫具备了排出气体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多个,部分通风孔与所述气体排出部连接。所述扩散器的材料为容易被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膨胀的纤维材质。 所述系绳的材料为纤维材质,所述系绳与所述气体排出部编连。 所述气体供给部和所述气体排出部通过所述系绳连接,所述系绳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供给部连接,另 一端与所述扩散器膨胀时通过所述系绳缩紧的气体排出部连接。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 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为给安全气囊供给气体而设置的扩散器上同时具备与气 垫上的通风孔连接并把气体排出气垫外的气体排出部和开合气体排出部的系 绳,安全气囊气垫展开时根据乘客的就座状态通过系绳调节气体排出部,根据 乘客不正确的就座状态或者根据乘客体型调节气垫展开状态能够防止气垫展开 对乘客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结构示 意图。图3、图4是本技术的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2实施例的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技术中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结构示 意图。图3、 4是本技术的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2实施例的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图5,为解决所述问题的本技术的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 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包括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保护乘客而展开的气垫1;安装 在车辆上展开气垫1的充气器;部分插入所述气垫1内部与所述充气器连接的扩 散器IO,所述扩散器10的一侧形成气体供给部11把所述充气器供给气体传送 到所述气垫1,另一侧形成气体排出部12把充气器供给的部分气体排出气垫1 外;连接所述扩散器10和所述气垫1的系绳13,如图2所示。所述系绳13 —端与气垫1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排出部12连接, 随着所述气垫1的展开所述气体排出部12通过所述系绳13缩紧。所述气垫1具备了排出气体的通风孔la,所述通风孔la为多个,部分通 风孔la与所述气体排出部12连接。所述扩散器10由纤维材质构成,容易被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膨胀。所述 系绳13也是由纤维材质构成,与所述气体排出部12编连。所述气体供给部11和所述气体排出部12与所述系绳13连接,所述系绳 13的一端与所述气体供给部ll连接,另一端与气体排出部12连接,随着扩散 器10的膨胀所述气体排出部12通过系绳13而被缩紧。如上述所构成的本技术的构造详细如下。车辆的副驾驶位前面的仪表盘内具备了发生碰撞事故时展开保护乘客的气 垫l,车辆的车体内具备了供给使上述气垫1展开的展开气体的充气器。所述气垫1内部插入有扩散器10,所述扩散器10 —部分插入在所述气垫1 的内部,剩下的部分与所述充气器连接。所述扩散器IO具有往所述气垫1内部传送所述充气器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 部11和往气垫1外排出气体的气体排出部12,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气垫1 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风孔la,其中一部分通风孔la与所述气体排出部 12连接。所述气体排出部12和所述气垫1通过系绳13连接,所述扩散器10和所 述系绳13由纤维构成,所述系绳13的一端缝合在所述气垫1的内部,另一端 与所述气体排出口 12连接,所述系绳13编连在所述气体排出部12。另外,根据第2实施例的本技术的构造详细如下。所述扩散器10的气体供给部ll'的长度比先前叙述的气体供给部11的长度 要长,所述系绳13'要比先前叙述的系绳13短,所述系绳13'的一端与所述扩散 器10的气体供给部ll'连接,所述系绳1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气体排出部12', 如图5所示。如上述所构成的本技术的详细工作状态如下。如车辆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为保护副驾驶位的乘客安装在副驾驶位前方 仪表盘内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展开。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充气器供给当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保护乘客而展开气垫 的气体到与之连接一侧的扩散器10中。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通过一部分插入 到所述气垫1内部的所述扩散器10的气体供给部ll'供给到所述气垫1内部, 与此同时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扩散器10上的气体排出部12'排出。依靠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所述扩散器IO和所述气垫1 一起展开,如副 驾驶位的乘客非正常就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扩散器形安全气孔的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气囊包括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保护乘客而展开的气垫;安装在车辆上展开气垫的充气器;部分插入所述气垫内部与所述充气器连接的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一侧形成能把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气体传送到所述气垫的气体供给部,另一侧形成能把所述充气器供给的部分气体排出所述气垫外的气体排出部;连接所述扩散器和所述气垫的系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郑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