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的限位凸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801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枢纽器的限位凸轮模块,主要是在固定凸轮的外周缘设有一段弧形缺口部,而旋动凸轮则对应设有一限位块,使固定凸轮与旋动凸轮对合后,限位块活动设在缺口部内,另所述的固定凸轮与旋动凸轮的邻接面设有滑斜槽与滑斜块;据此,固定凸轮与旋动凸轮相对转动时,限位块会在弧形的缺口部作限位转动,以达到限制转动角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专用的枢纽器,特别是指一种本身即具有限 位功能的凸轮模块构造。
技术介绍
吾人常见用于电子产品的枢纽器,是用作连接于萤幕跟本体间,以便萤幕 与本体进行相对转动,而可达到翻开使用或折叠收藏等目的,这类的枢纽器是 利用互为相对的凸轮组以及弹力元件的配合,以产生适当的摩擦力以及扭力, 且转动过程中,通常是凭借与转轴连结成一体的限位片,与支架上的挡止块相 互卡掣,而达到限制转动角度的功效。如图1所示, 一般枢纽器1包括 一转轴11、 一限位片12、 一支架13、 一 固定凸轮14、 一旋动凸轮15、 一弹力元件16以及一固定件17,限位片12、支 架13、固定凸轮14、旋动凸轮15以及弹力元件16,是依序套设在转轴ll上, 转轴ll末端并以固定件17螺合而完成组装,其中,所述的限位片12的外周缘 设有一段弧形的挡止部121,而支架13与限位片12相靠合的一面上设有一挡止 块131,由于限位片12会随着转轴11转动而同步转动,且限位片12转动后, 可被支架13的挡止块131所挡止,而达到限制转动角度的目的。然而,实际使用时,由于限位片12具有一定的厚度,对需要缩小体积的枢 纽器1而言,如果增加一个构件的厚度,经累积增加后也会造成枢纽器1的体 积变大而无法缩减,且增加限位片12的构件,以及在支架13上增加限位块131, 都会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其未螓完美的处而有必要加以改良。故本技术设计人累积多年设计枢纽器的经验,设计出-r体成型设在凸 轮组上的限位构造,以在凸轮组相对转动时,增加限制转动角度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限制转动角度效果的枢纽器的3限位凸轮模块,以缩减组装后的整体体积,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枢纽器的限位凸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凸轮, 一面设有一滑斜槽,且外周缘设有一段弧形的缺口部; 一设在所述的固定凸轮一侧的旋动凸轮,其一面设有一滑斜块,固定凸轮 的滑斜槽与旋动凸轮的滑斜块相互顶抵,另所述的旋动凸轮外周缘设有 一 限位 块,使限位块活动设在固定凸轮的缺口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在 使用时,固定凸轮会与旋动凸轮相对转动,使限位块在弧形的缺口部作限位转 动,以达到限制转动角度的目的;再者,由于缺口部与限位块是一体成型在固 定凸轮与旋动凸轮外周缘,組装后并不会增加体积,且减少使用限位片也可缩 减枢纽器的体积以及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在枢纽器的立体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固定凸轮的立体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旋动凸轮的立体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7是本技术另 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8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枢纽器;ll-转轴;12-限位片;121-挡止部;13-支架;131-挡止块;14-固定凸轮;15-旋动凸轮;16-弹力元件;17-固定件;2-固定凸轮; 21-圆孑L; 211-缺口部;22-滑斜槽;23-缺口部;24-定位柱;25-环挡墙;3-旋动 凸轮;31-嵌孔;311-限位块;32-滑斜块;33-限位块;34-凸出部;4-枢纽器;、 、41-支架;411-圆孔;412-定位孔;42-弹片;421-嵌孔;43-转轴;44-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 敬请参阅。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下列构件 一固定凸轮2,再如图4所示,其中央设有一圆孔21, —面(在图中的右 面)设有一滑斜槽22,且其外周缘设有一段弧形的缺口部23,而固定凸轮2外 周缘并凸设有一定位柱24 (如图4中所示的左面),且定位柱24与滑斜槽22 分设在固定凸轮2的两面;再者,固定凸轮2的圆孔21壁面上设有一段弧形的 缺口部211。一旋动凸轮3,又如图5所示,其中央设有一嵌孔31,相对设在固定凸轮3 的一侧,在固定凸轮3邻接的一面(如图中所示的左面)上设有一滑斜块32, 使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可对合,而固定凸轮2的滑斜槽22与旋动凸轮3的 滑斜块32相互顶抵,旋动凸轮3外周缘相对缺口部23设有一限位块33,限位 块33活动设在固定凸轮2的缺口部23内;另所述的旋动凸轮3相对于滑斜块 32的另一面(如图5中所示的右面),设有中央隆起,外周缘渐降的凸出部34; 再者,旋动凸轮3嵌孔31的一侧又凸设有一限位块311,此限位块311活动设 在前述缺口部211内。请参阅图2、图3、图6所示,组装成一枢纽器4时,是将一支架41、固定 凸轮2、旋动凸轮3以及复数片弹片42依序穿设于一转轴43上,而转轴43的 末端再以固定件44螺设固定,其中,支架41的圆孔411 一侧设有一定位孔412, 供以穿设固定凸轮2的定位柱24,而转轴43穿设于旋动凸轮3的嵌孔31与弹 片42的嵌孔421内,形成转动连结,使转轴43转动时旋动凸轮3与弹片42可 随之同步转动,而邻接于旋动凸轮3的弹片42外周缘可顶抵在凸出部34的外 周缘;使用时,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间产生相对转动,使限位块311、 33 是在弧形的缺口部211、 23内作限位转动,凭借限位块311、 33与缺口部211、 23 —侧相互顶抵时,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无法继续转动,而达到限制转动 角度的目的,其双重限位的设计也有加强挡止力量的功效,而旋动凸轮2的凸 出部24,可减少第一片弹片42的压缩量,以将每一弹片42所受到的压缩力平 均分散,进而增加弹片42的使用寿命;再者,组装后并不会增加体积,并可减、 、少使用限位片,而具有缩减枢纽器4的体积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再者,请参阅图7、图8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主要是在固定 凸轮2的外周缘向外凸设一环挡墙25,环挡墙25会形成包覆滑斜槽22与缺口 部23的态样,而位于外侧的缺口部23则与环挡墙25形成槽状结构,旋动凸轮 3则活动套设在固定凸轮2的环挡墙25内,且固定凸轮2的环挡墙25高度是大于旋动凸轮3的滑斜块32高度,并在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间设有润滑油脂, 以减少构件间的摩擦而增加使用时的手感,以及防止使用时的漏油现象而延长 使用寿命。如上所述,如图2 图8所示,本技术在实施时将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是在固定凸轮2设有弧形的缺口部23,而旋动凸轮3设有限位 块33,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是对合使用,其相对转动时,限位块33是在缺 口部23内限位滑动,以达到限制转动角度的功效。再者,由于固定凸轮2的缺口部23,与旋动凸轮3的限位块33是一体成型 制成,组装后并不会增加体积,并可减少使用限位片,而具有缩减枢纽器的体 积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而本技术旋动凸轮.3的凸出部34 (如图2所示),是可减少第一片弹 片42的压缩量,将压缩力平均分散到各弹片42,而可增加弹片42的使用寿命。又,固定凸轮2的外周缘设有一环挡墙25,以包覆滑斜槽22与缺口部23, 使旋动凸轮3活动套设在固定凸轮2的环挡墙25内,固定凸轮2与旋动凸轮3 间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纽器的限位凸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凸轮,一面设有一滑斜槽,且外周缘设有一段弧形的缺口部; 一设在所述的固定凸轮一侧的旋动凸轮,其一面设有一滑斜块,固定凸轮的滑斜槽与旋动凸轮的滑斜块相互顶抵,另所述的旋动凸轮外周 缘设有一限位块,使限位块活动设在固定凸轮的缺口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雄
申请(专利权)人:锠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