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9210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它包括底部钢板、中部钢板、顶部钢板,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装有钢板组和拉索,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和中部钢板的对称中心位置,钢板组的每相邻两片之间装有减震垫,顶部钢板与顶部钢板之间装有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其两者的上端分别套装有与顶部钢板相连接的顶部压套,顶部压套下端的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外分别依次套装有碟形弹簧组、内套筒、减震体、外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削弱地震力的水平和竖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主钢芯柱放在中心,辅助钢芯柱均布在四周,可以有效的较低隔震器的高度,为装置提供较好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技术背景随i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地震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主要体现在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对人类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尤其四川汶川 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建筑物破坏分析发现,建筑物开裂破坏的原因不仅仅由水 平地震力引起,地震力竖向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针对如何能有效 的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减少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人们从建筑物消能隔震控制 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可行的控制思想,其中以被动控制应用中 的基础隔震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技术规范指导实际工程 设计,但是我国现有的隔震消能控制装置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最大限度的减 少或隔离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而对减弱竖向地震影响研究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基础隔震装置作用单一,不能同时隔 离水平和竖几地震作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同进隔离水平地震,有效减轻竖 向地震反应的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包括底部钢板、中部钢板、顶部钢板,所述 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装有钢板组和拉索,该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和中部钢 板的对称中心位置,该钢板组的每相邻两片之间装有减震垫,所述拉索置于该 钢板组四周,所述中部钢板与顶部钢板之间装有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该主 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的上端分别套装有与顶部钢板相连接的顶部压套,顶部压 套下端的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外分别依次套装有碟形弹簧组、内套筒、减震 体、外套筒,该外套筒的底部与中间连接板固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削弱地震力的 水平和竖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 能力,在建筑结构物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安全支撑上部结构的常规荷载,保 证建筑结构物的正常使用要求。并且由于主钢芯柱放在中心,辅助钢芯柱均布 在四周,可以有效的较低隔震器的高度,为装置提供较好的稳定性,该装置具 有合适的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阻尼性能,刚度和阻尼易于调整,震后复原容 易,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参见附图1,由底部钢板l、橡胶垫2、拉索3、中部钢板4、第一外套筒5、第一减震体6、第一内套筒7、辅助钢芯柱8、 第一碟形弹簧组9、第一顶部压套IO、顶部钢板ll、第二顶部压套12、主钢芯 柱13、第二碟形弹簧组14、第二内套筒15、第二减震体16、第二外套筒17、 钢板18组成。底部钢板1和中部钢板4分别呈矩形,底部钢板1和中部钢板4之间装有 由钢板18构成的钢板组和拉索3,拉索3由SMA (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每相 邻两个钢板18之间装有橡胶垫2,由钢板18构成的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1和中 部钢板4的对称中心位置。拉索3置于钢板组四周连接中部钢板4和底部钢板1,拉索3共八条,中部 钢板4的每个端面上设有两条拉索3,呈十字交叉形状连接底部钢板1。中部钢板4和顶部钢板11之间装有主钢芯柱13和辅助钢芯柱8,主钢芯柱 13的上端套装有与顶部钢板11相连接的第二顶部压套12,第二顶部压套的12 下端的主钢芯柱13外依次套装有第二碟形弹簧组14、第二内套筒15、第二减 震体16、第二外套筒17,第二内套筒15和第二外套筒17的底部分别与中部钢 板04连接,其中第二减震体16采用VE黏弹性阻尼材料制作。辅助钢芯柱8以主钢芯柱13为回转中心呈辐射状均布在中部钢板4上,其 数量为四个,辅助钢芯柱8的上端套装有与顶部钢板11相连接的第二顶部压套 10,第一顶部压套10的下端辅助钢芯柱8外依次套装有第一碟形弹簧组9、第 一内套筒7、第一减震体6、第一外套筒5,第一内套筒7和第一外套筒5的底 部分别与中部钢板4连接,其中第一减震体6采用VE黏弹性阻尼材料制作。可以有效削弱地震力的水平和竖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共同承担上部 荷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在建筑结构物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安全支 撑上部结构的常规荷载,保证建筑结构物的正常使用要求。并且由于主套筒放 在中心,辅助套筒均布在四周,可以有效的较低隔震器的高度,为装置提供较 好的稳定性,该装置具有合适的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阻尼性能,刚度和阻尼 易于调整,震后复原容易,性能稳定。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削弱地震力的水平和竖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共同 承担上部荷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在建筑结构物正常使用情况下,可 以安全支撑上部结构的常规荷载,保证建筑结构物的正常使用要求。并且由于 主钢芯柱13放在中心,辅助钢芯8柱均布在四周,可以有效的较低隔震器的高 度,为装置提供较好的稳定性,该装置具有合适的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阻尼 性能,刚度和阻尼易于调整,震后复原容易,性能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包括底部钢板、中部钢板、顶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装有钢板组和拉索,该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和中部钢板的对称中心位置,该钢板组的每相邻两片之间装有减震垫,所述拉索置于该钢板组四周,所述中部钢板与顶部钢板之间装有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该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的上端分别套装有与顶部钢板相连接的顶部压套,顶部压套下端的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外分别依次套装有碟形弹簧组、内套筒、减震体、外套筒,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底部与中间连接板固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 钢芯柱以主钢芯柱为回转中心呈辐射状均布中部钢板上,辅助钢芯柱的数量为 四个。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 钢板和底部钢板分别呈矩形结构,设在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的拉索共八条, 所述中部钢板的每个端面上设有两条拉索,呈十字交叉形状连接底部钢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它包括底部钢板、中部钢板、顶部钢板,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装有钢板组和拉索,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和中部钢板的对称中心位置,钢板组的每相邻两片之间装有减震垫,顶部钢板与顶部钢板之间装有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其两者的上端分别套装有与顶部钢板相连接的顶部压套,顶部压套下端的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外分别依次套装有碟形弹簧组、内套筒、减震体、外套筒。本技术可以削弱地震力的水平和竖向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主钢芯柱放在中心,辅助钢芯柱均布在四周,可以有效的较低隔震器的高度,为装置提供较好的稳定性。文档编号E04H9/02GK201330515SQ200820182780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倪国葳, 水 刘, 欣 温, 苏幼坡, 顾淑华 申请人:河北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包括底部钢板、中部钢板、顶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板与中部钢板之间装有钢板组和拉索,该钢板组置于底部钢板和中部钢板的对称中心位置,该钢板组的每相邻两片之间装有减震垫,所述拉索置于该钢板组四周,所述中部钢板与顶部钢板之间装有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该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的上端分别套装有与顶部钢板相连接的顶部压套,顶部压套下端的主钢芯柱和辅助钢芯柱外分别依次套装有碟形弹簧组、内套筒、减震体、外套筒,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底部与中间连接板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国葳温欣刘水苏幼坡顾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