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智隆专利>正文

奶粉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718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粉盒结构,其包含有:一上盖、多个分装盒,及每一分装盒均配合使用有一封盖而成,其中上盖顶面往上延伸有一出粉管,出粉管是利用一连结于其侧边的帽盖的盖设,而能被封闭,及该上盖下端内缘设有内螺纹,分装盒上端外缘与下端内缘分别设有外螺纹与内螺纹,上方则形成有一开口,以利用该开口的设置,而让分装盒内部的容置空间能往外通连出,及该开口的口缘内设有锁结内螺纹,封盖顶面中央隆起有一旋动部,旋动部两侧并往下凹陷,以利用该高低的落差,而令该旋动部的两侧处均可形成一具适当深度的闪避空间,又封盖外周设有锁结外螺纹,顶端则往外环设有一圈挡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奶粉盒结构」,尤指一种能将奶粉依所需 的份量分装,以让奶粉能更方便被携带外出的奶粉盒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奶粉盒结构,多如图6及图7所示,其包含有 一上盖40、 多个分装盒50,及每一分装盒50均配合使用有一封盖60而成,其中上盖 40顶面中央设有一通孔,并往上延伸有一出粉管41,出粉管41是利用一 连结于其侧边的帽盖42的盖设,而能被封闭,及该上盖40下端内缘设有 内螺纹43,分装盒50上端外缘与下端内缘分别设有外螺纹51与内螺纹 52,上方则形成有一开口 53,以利用该开口 53的设置,而让分装盒50 内部的容置空间54能往外通连出。其使用时,是将奶粉逐一倒入分装盒50的容置空间54,并利用封盖 60卡止在分装盒50的开口 53,让开口53能被封闭,上盖40与各分装盒 50再利用内、外螺纹(43、 52、 51)的相互螺锁,而能逐层叠层定位,当奶 粉欲倒出时,是先将上盖40与最上层的封盖60取下,该封盖60取下后, 再将上盖40盖回,并将奶粉盒倾倒,以利用出粉管41对正于奶瓶的瓶口, 而让奶粉能顺利倒入于奶瓶中,待该分装盒50内的奶粉完全倒出后,是 将该空的分装盒50旋下,并旋锁在最下方,再令其余的分装盒50均往上 推进,如此一来,就能再继续使用。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 其封盖60仅单纯的卡止,恐有定位力不足的顾虑,故当分装盒50在拆装 旋锁的过程若不小心掉落,并与地面相猛烈碰撞,就可能会造成封盖60 整个跳开(如图8所示),让奶粉散落一地的现象者;(二)其封盖60欲取下 时,需将力量施加在分装盒50与封盖60间微小的空隙,故将因为其不好 施力,而让该结构在使用的便利性而言,仍有进步的空间。是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奶粉盒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 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申请人即有鉴于此,思及技术的 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 正改良,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奶粉盒其封盖仅单纯的卡止,恐有定位力不足的顾虑,故当分装盒在拆装旋锁的过程若不小心掉落,并与地面相猛烈碰撞,就可能会造成 封盖整个跳开,让奶粉散落一地的现象,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二) 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奶粉盒结构,其包含有 一上盖、多个分装盒, 及每一分装盒均配合使用有一封盖而成,其中,上盖顶面中央设有一通孔, 并往上延伸有一出粉管,出粉管是利用一连结于其侧边的帽盖的盖设,而 能被封闭,及该上盖下端内缘设有内螺纹,分装盒上端外缘与下端内缘分 别设有外螺纹与内螺纹,上方则形成有一开口,以利用该开口的设置,而 让分装盒内部的容置空间能往外通连出,及该开口的口缘内设有锁结内螺 纹,封盖顶面中央隆起有一旋动部,旋动部两侧并往下凹陷,以利用该高 低的落差,而令该旋动部的两侧处均可形成一具适当深度的闪避空间,又 封盖外周设有锁结外螺纹,顶端则往外环设有一圈挡缘,藉此,以得到一 奶粉盒结构。(三) 有益效果(一)本技术提供奶粉盒结构,其封盖是螺锁在分装盒上,故即使 掉落,并与地面相激烈碰撞,其封盖仍能确实的与分装盒相结合,且不会 跳开,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奶粉散落一地,并造成使用者困扰的现象发 生。(二)本技术提供奶粉盒结构,其封盖中央设有旋动部以供手指夹 掣施力,闪避空间并能提供手指容伸,故在操作时,将因为施力处明确,而能更迅速、方便的将封盖旋入或转出。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欲转动封盖时的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分装盒掉落暨封盖仍紧密的状态图图6:是现有结构的组合图。图7:是现有结构的分解图。图8:是现有分装盒掉落暨封盖跳开的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份上盖-----10 出粉管----11帽盖-----12 内螺纹----13分装盒----20 外螺纹----21内螺纹----22 开口-----23容置空间---24 锁结内螺纹一一25封盖-----30 旋动部----31闪避空间---32 锁结外螺纹_一33挡缘-----34现有部份上盖-----40 出粉管----41帽盖-----42 内螺纹----43分装盒----50 外螺纹----51内螺纹----52 开口-----53容置空间---54封盖-----60具体实施方式5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 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下:首先,先请参照图l、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奶粉盒结构 包含有 一上盖IO、多个分装盒20,及每一分装盒20均配合使用有一封盖30而成,其中,上盖10顶面中央设有一通孔,并往上延伸有一出粉管 11,出粉管11是利用一连结于其侧边的帽盖12的盖设,而能被封闭,及 该上盖10下端内缘设有内螺纹13,分装盒20上端外缘与下端内缘分别设 有外螺纹21与内螺纹22,上方则形成有一开口23,以利用该开口23的 设置,而让分装盒20内部的容置空间24能往外通连出,及该开口23的 口缘内设有锁结内螺纹25,封盖30顶面中央隆起有一旋动部31,旋动部 31两侧并往下凹陷,以利用该高低的落差,而令该旋动部31的两侧处均 可形成一具适当深度的闪避空间32,又封盖30外周设有锁结外螺纹33, 顶端则往外环设有一圈挡缘34。其实际使用时,是将奶粉逐一倒入分装盒20的容置空间24,并利用 封盖30的锁结外螺纹33锁入分装盒20的锁结内螺纹25,配合挡缘34 挡止在开口23的端缘上,而让开口23能被封闭,上盖10与各分装盒20 再利用内、外螺纹U3、 22、 21)的相互螺锁,而能逐层叠层定位,当奶 粉欲倒出时,是先将上盖10与最上层的封盖30旋下,该封盖30旋下后, 再将上盖IO盖回,并将奶粉盒倾倒,以利用出粉管11对正于奶瓶的瓶口, 而让奶粉能顺利倒入于奶瓶中,待该分装盒20内的奶粉完全倒出后,是 将该空的分装盒20旋下,并旋锁在最下方,再令其余的分装盒20均往上 推进,如此一来,就能再继续使用,又因为封盖30中央设有旋动部31以 供手指夹掣施力,闪避空间32并能提供手指容伸(请同时参照图4所示), 故在操作时,将因为施力处明确,而能更迅速、方便的将封盖30旋入或 转出。另,最下方分装盒20的内螺纹22是能再螺锁有一封盖30备用,以 防止有封盖30遗失时,其分装盒20即有无法被密封的情况发生。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封盖30是螺 锁在分装盒20上,故即使掉落,并与地面相激烈碰撞,其封盖30仍能确 实的与分装盒20相结合,且不会跳开(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奶粉散落一地,并造成使用者困扰的现象发生;(二)其封盖30 中央设有旋动部31以供手指夹掣施力,闪避空间32并能提供手指容伸, 故在操作时,将因为施力处明确,而能更迅速、方便的将封盖30旋入或 转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 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粉盒结构,其包含有:一上盖、多个分装盒,及每一分装盒均配合使用有一封盖而成,其中,上盖顶面设有一通孔,并往上延伸有一出粉管,出粉管是利用一连结于其侧边的帽盖的盖设,而能被封闭,及该上盖下端内缘设有内螺纹,分装盒上端外缘与下端内缘分别设有外螺纹与内螺纹,上方则形成有一开口,以利用该开口的设置,而让分装盒内部的容置空间能往外通连出,其特征在于: 分装盒开口的口缘内设有锁结内螺纹,封盖顶面中央隆起有一旋动部,旋动部两侧并往下凹陷,以利用该高低的落差,而令该旋动部的两侧处 均可形成一具适当深度的闪避空间,及封盖外周设有锁结外螺纹; 通过上述结构,是利用旋动部提供手指夹掣施力,闪避空间让手指容伸,而让封盖能以锁结外螺纹旋入或转出于分装盒的锁结内螺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隆
申请(专利权)人:罗智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