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虾红素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85147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虾红素合成方法。方法的步骤如下:1)摩尔比为1∶2~20的虾青素与碱分散在醇类溶剂中,虾青素在醇类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g/L~6g/L,搅拌下通入过量氧气,反应得到氧化反应液,反应温度为30℃~80℃,脱除醇类溶剂得到固体粗品;2)将上述固体粗品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将过滤滤渣用水溶解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为4~6后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虾红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利用虾青素作为起始原料,经一步反应即可合成虾红素,收率很高。2)该合成中反应选择性好,基本无副产物。3)该反应除原料外均为常见试剂,反应条件要求不高。4)该方法工艺较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虾红素(astacene)是一种酸性酮式类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48O4,熔点214℃,是虾青素(astaxanthin)(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O4)主要的氧化产物。虾红素存在两种互变异构体,化学名称分别为3,3’-二羟基-2,3,2’,3’-四去氢-β,β’-胡萝卜素-4,4’-二酮和3,4-3’,4’-四酮基-β,β’-胡萝卜素,一般以前者代表虾红素。虾青素和虾红素的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虾青素(A) 虾红素(B)虾红素可作为饲料添加剂,Takumi等曾试验将虾红素添加到米糠中饲喂澳洲卤虫(Artemia),结果发现虾红素的生物利用度与虾青素相当。另外虾红素还可应用于新材料领域,国际上曾有不少关于利用虾红素制备聚烯半导体的研究报道。虾红素最有应用前景之处在于其着色功能。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它们构成从黄色到红色的一组彩色颜料。虾红素和虾青素主要用于红色调的着色,但两者又有所不同,虾红素呈鲜红色,颜色较粉红色的虾青素深,色调较虾青素暗。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比较如下表所示。 我们不仅能利用虾红素自身着色,还可以将虾红素与其它化合物制成复合物后呈现更宽广的颜色范围。Doina等在缓冲条件下利用苯甲酸将虾红素制成环氧化物,再通过深度氧化、选择性还原、重排等手段而与Hg(II)、Fe(III)、Al(III)等金属氯化物反应形成复合物。虾红素环氧化物可呈现淡黄色到红紫色的之间的不同颜色,其在苯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从低于360nm到486nm;虾红素环氧化物的金属复合物的颜色范围更广,在苯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可比虾红素环氧化物增加150nm~300nm。此外,Zsako等利用虾红素与Hg(II)、Cu(II)、Fe(III)、Al(III)、Cr(III)等金属盐的醇溶液反应制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的颜色在褐紫色到暗橙黄色之间。他们还对Fe(III)-虾红素体系做了重点研究,得到了控制颜色变化的某些规律。由此可见虾红素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但到目前为止专门关于虾红素合成的报道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Khare等、Cooper等和Coman等分别在其论述中提到虾青素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虾红素,但都未涉及具体的合成方案和收率情况。2.Widmer等提出的C15+C10+C15经由Wittig反应合成虾红素(B)的路线,该路线为Roche公司所报道。从6-氧-异佛尔酮(D)出发经六步反应得到C15单体(E),然后两分子C15单体(E)和一分子C10二醛(F)经Wittig反应得到虾红素(B)。反应式如下 该路线一共有七步反应,总收率为55%左右。可见此路线反应步骤多、操作复杂,收率也不高。3.Choi等提出可通过预先制得的C40三砜氧化物(H)中间体经多步反应得到虾红素(B)。这条路线先由两分子的C15烯丙基砜(I)和一分子C10二氯烯丙基砜(J)反应并催化氧化为C40三砜氧化物(H),然后经过α-羟基化、硅烷基化和脱砜等四步反应得到虾红素(B)。反应式如下 这条路线一共涉及六步反应,虽然单步收率都在70%以上,但总收率不到30%,而且所用化学试剂多,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方法的步骤如下1)摩尔比为1∶2~20的虾青素与碱分散在醇类溶剂中,虾青素在醇类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g/L~6g/L,搅拌下通入过量氧气,反应得到氧化反应液,反应温度为30℃~80℃,脱除醇类溶剂得到固体粗品;2)将上述固体粗品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将过滤滤渣用水溶解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为4~6后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虾红素。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过滤滤液脱除二氯甲烷后得到的虾青素循环使用。碱为甲醇钠、乙醇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为甲醇钠或氢氧化钾。虾青素与碱的摩尔比优选为1∶5~10。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为乙醇,乙醇与甲醇或乙醇与异丙醇的混合物。虾青素在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g/L~4g/L。反应温度优选为40℃~7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利用虾青素作为起始原料,经一步反应即可合成虾红素,收率很高。2)该合成中反应选择性好,基本无副产物。3)该反应除原料外均为常见试剂,反应条件要求不高。4)该方法工艺较简单,操作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利用虾青素(A)为起始原料,于醇类溶剂中加入碱(C),温度控制在30℃~80℃,搅拌下通入过量氧气,经一步反应得到氧化反应液。反应毕,将溶剂脱完后得到固体粗品,接着先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滤液脱溶得到未反应并可循环使用的虾青素(A)原料,再用水溶解残留固体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为4~6后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虾红素(B)。反应式如下 实施例1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虾青素(A)3.00g和甲醇1000ml,再按(A)摩尔数的12倍加入甲醇钠3.26g,搅拌下以0.15L/min的速率通入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65℃,保温反应17小时。反应毕将溶剂脱完后得到固体粗品,接着先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滤液脱溶得到未反应的虾青素(A)0.88g,再用水溶解残留固体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变为4时停止加酸,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产品2.04g,其中含虾红素(B)81.2%,实际收率78.7%。实施例2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虾青素(A)2.00g和乙醇1000ml,再按(A)摩尔数的8倍加入氢氧化钾1.50g,搅拌下以0.3L/min的速率通入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55℃,保温反应11小时。反应毕将溶剂脱完后得到固体粗品,接着先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滤液脱溶得到未反应的虾青素(A)0.43g,再用水溶解残留固体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变为5时停止加酸,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产品1.53g,其中含虾红素(B)90.1%,实际收率88.4%。实施例3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虾青素(A)4.50g和异丙醇1000ml,再按(A)摩尔数的18倍加入氢氧化钾7.61g,搅拌下以0.08L/min的速率通入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75℃,保温反应28小时。反应毕将溶剂脱完后得到固体粗品,接着先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滤液脱溶得到未反应的虾青素(A)1.82g,再用水溶解残留固体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变为4时停止加酸,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产品2.43g,其中含虾红素(B)71.2%,实际收率64.5%。实施例4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虾青素(A)2.00g和甲醇∶乙醇=2∶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1000ml,再按(A)摩尔数的10倍加入甲醇钠1.81g,搅拌下以0.5L/min的速率通入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45℃,保温反应14小时。反应毕将溶剂脱完后得到固体粗品,接着先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滤液脱溶得到未反应的虾青素(A)0.56g,再用水溶解残留固体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变为5时停止加酸,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产品1.41g,其中含虾红素(B)94.3%,实际收率93.0%。实施例5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虾青素(A)6.00g和乙醇∶异丙醇=3∶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虾红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如下:1)摩尔比为1∶2~20的虾青素与碱分散在醇类溶剂中,虾青素在醇类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g/L~6g/L,搅拌下通入过量氧气,反应得到氧化反应液,反应温度为30℃~80℃,脱除醇类溶剂 得到固体粗品;2)将上述固体粗品用二氯甲烷溶解,过滤,将过滤滤渣用水溶解得到碱性反应液,用酸中和至pH值为4~6后过滤并水洗、干燥得到虾红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丹陈志荣石立芳黄国东吴建华梁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