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亮专利>正文

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7144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的前端设有若干端子,另外在塑料本体相对设有端子的后端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相对与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端子构成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点,其相对于第一接点的另端则设有与第一接点数量相同的第二接点供与线组的芯线构成电性连接,俾可在各相对应第一、第二接点之间的线路延伸作用下,使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藉以降低与线组的焊接难度,更能够有效控制线组的焊接品质及可靠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线组连接器,旨在提供一种尤适合应用 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j氐电压差动传^T冲莫式(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 LVD)为一种 普遍应用于SCSI接口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中的 一种 接口传输模式,在LVD讯号规格中,同一组资料线中的两条线都 是带有电压的,当这一组数据线到达接收资料的晶片时,再由晶 片计算出两条线之间的电压差异,以判别讯号状态。如此可避免讯号在传输时,因线材的品质不良以及外界的干 扰,影响资料的正确性,进而达到提升传输效能的目的。所以在 LVD传输模式下,SCSI的线组长度可以增加到12公尺,而传输 时脉也可以纟是升。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目前市面上使用LVD传输模式的线组 连接器,类似的习用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1上建构有若干端 子2,在以人工焊接的方式直接将一线组3的所有芯线4分别与 所对应端子2相焊接,整体线组接器并且在塑料本体1的外部设 有一金属壳5藉以增加整体线组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使得以透过 该线组连接器构成线组4两端部件电性连接。在电气装置力求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下,采用低电压差动传输 模式的连接器体积亦相对受到限制,如此将使得为数众多的端子 接点的间距趋于拥挤;然而,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连接器相 对应的线组连接器多采用人供焊接的方式将线组3的所有芯线4 分别与所对应的端子2相焊接,如此不但增加焊接作业的难度,相对的芯线4与端子2之间的焊接品质以及焊接可靠度亦较无法 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尤适合应用于低电压 差动传输模式(LVD)的线组连接器结构。为达上揭目的,本技术的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的前端设有若 干端子,另外在塑料本体相对设有端子的后端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相对与 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端子正对的第一接点供与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其相对于设有第 一接点的另端则设有与第 一接点数量相同的第 二接点供与线组的芯线构成电性连接,各相对应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 间并且设有用以构成电性连接的线路,整体线组连接器即可利用基板的线 路延伸,使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本技术的功效之一,在于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 一接点 的间距,可以降低与线组的焊接难度。本技术的功效之二,在于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 一接点 的间距,更能够有效控制线组的焊接品质以及焊接可靠度。本技术的功效之三,在于该基板相对伸出塑料本体一端可相对朝 向塑料本体两侧凸出 一延伸部供使用者抓持,藉以增加加工与插拔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习用线组连接器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技术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技术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的线组连接器结构剖^见图; 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线组平面结构图; 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线组平面结构图。图号说明l塑料本体 2端子3线组4芯线5金属壳IO塑冲牛本体20端子30基板31第一接点32第二接点34延伸部40金属壳41延伸部50线组51芯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 地了解。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LVD)的线 组连接器基本上包括有 一塑料本体IO、若干端子20,以及一基板30;其 中各端子20固设于该塑料本体'10前端,其端子20的数量及配置规格可以 符合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连接器规格;该基板30连接于该塑料本体10后 端,其相对与该塑料本体10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端子20正对的第 一接点31供与端子20构成电性连接,其相对于设有第 一接点31的另端则设 有与第一接点31数量相同的第二接点32供与线组50的芯线51构成电性连 接,各相对应的第一接点31与第二接点32之间并且设有用以构成电性连接 的线路(图中未标示),使各第二接点32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31的 间距。于实施时,该基板30可以由印刷电路板所构成,而且各相对应的第一 接点31、第二接点32以及连接于第一接点31、第二接点32之间的线路(图 中未标示)由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电路层所构成。再者,整体线组连接器 可以进一步在该塑料本体10的外部设有一金属壳40藉以增加整体线组连接 器的结构强度,同时做为承载该基板30的机械结构体;尤其,该基板30以 及该金属壳40相对伸出塑料本体10—端可相对朝向塑料本体10两侧凸出一 延伸部34、 41供使用者抓持,藉以增加加工与插拔的便利性。至于整体线组连接器所使用的线组50可以为如图5所示,由绝缘覆皮52 将所有芯线51包覆成一排线型态,或是如图6所示,为各芯线51个别独立的 同轴线组型态。据以,整体线组连接器即可利用基板30的线路延伸,使各第二接点32 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 一接点31的间距,不但可以降低与线组50的焊接难度, 更能够有效控制线组50的焊接品质以及焊接可靠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较佳可行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 (LVD)的线组连接器结构,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 技术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案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 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塑料本体;若干端子,固设于该塑料本体前端;一基板,连接于该塑料本体后端,其相对与该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该端子正对的第一接点供与各该端子构成电性连接,其相对于设有第一接点的另端则设有与第一接点数量相同的第二接点供与线组的芯线构成电性连接,各相对应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并且设有用以构成电性连接的线路,使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数量及配置规格符合低电 压差动传输模式的连接器规格。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相对伸出该塑料本体的一端 相对朝向该塑料本体两侧凸出 一延伸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本体的外部设有一金属壳。5、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本体的外部设有一金属壳; 该基板以及该金属壳相对伸出该塑料本体的 一端相对朝向 该塑料本体两侧凸出 一延伸部。6、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线组由绝缘覆皮将所有芯线包覆 成一排线型态。7、 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 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线组为各芯线个别独立的同轴线 组型态。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线组连接器在一塑料本体的前端设有若干端子,另外在塑料本体相对设有端子的后端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相对与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低电压差动传输模式的线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塑料本体; 若干端子,固设于该塑料本体前端; 一基板,连接于该塑料本体后端,其相对与该塑料本体接合的一端设有若干分别与各该端子正对的第一接点供与各该端子构成 电性连接,其相对于设有第一接点的另端则设有与第一接点数量相同的第二接点供与线组的芯线构成电性连接,各相对应的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并且设有用以构成电性连接的线路,使各第二接点的间距相对大于各第一接点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