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产品滤波用的电容滤波器。它包括骨架、两块薄膜型导体层和至少三块薄膜型绝缘层,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使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不导通,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串联放电组件,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还对应设有一块一端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L端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N端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也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上述层状体共同卷成一个薄膜型绕组,薄膜型绕组穿套在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电路安装的复杂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一 种家电产品滤波用的电容滤波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滤波器一般采用电感加x和y电容或电感加Y电容进行滤波,这 种方式的滤波器由于所使用的负载电感不同而需要调整x或y电容值,所以 通用性不强,因此申请人对现有电容滤波器进行了改进,通过薄膜型的L 端导电层、N端导电层绕在骨架上形成电感和电容,降低了电路安装的复杂 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通用性,由于在使用时,电容值有时会太高 达不到安规的放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能够用较少的电子元 件就可以实现滤波功能且带放电功能的电容滤波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三个技术方案实现第一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滤波器,包括骨架、两块薄膜型导体层和至少 三块薄膜型绝缘层,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使两块 薄膜型导体层之间不导通,其中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火线线路中的薄膜 型导体层为L端导体层,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零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 层为N端导体层,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串联放电组件,L端导体层 和N端导体层之间还对应设有一块一端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L端 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N 端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也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上述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薄膜型接地导体层共同巻成一个 薄膜型绕组,薄膜型绕组穿套在骨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所述薄膜型绕组和骨架通过绝缘体包裹,两块薄膜型导体层的输入端和 输出端伸出绝缘体,薄膜型接地导体层的接地端伸出绝缘体,或者薄膜型 接地导体层的接地端与骨架(当骨架为导体时)连接、骨架设有伸出绝缘 体的接地端。所述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以及薄膜型接地导体层先缠绕在空心 的套筒上形成薄膜型绕组,套筒再穿套在骨架上。所述薄膜型绕组、套筒和骨架通过绝缘体包裹,两块薄膜型导体层的输 入端和输出端伸出绝缘体,薄膜型接地导体层的接地端伸出绝缘体,或者 薄膜型接地导体层的接地端与骨架(当骨架为导体时)连接、骨架设有伸 出绝缘体的接地端。所述两薄膜型导体层的电感量比在0. 9-1. 1范围内。所述的骨架在外形、导磁i能和导::生能方面没;要求。。' 第二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滤波器,包括骨架、两块薄膜型导体层和至少 三块薄膜型绝缘层,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使两块 薄膜型导体层之间不导通,其中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火线线路中的薄膜 型导体层为L端导体层,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零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 层为N端导体层,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串联放电组件,L端导体层 还对应设有一块一端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两者之间通过薄膜型 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N端导体层也对应设有一块一端用于接地的薄 膜型接地导体层B,两者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上述 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以及薄膜型接地导体 层B共同巻成一个薄膜型绕组,薄膜型绕组穿套在骨架上。 上述4支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所述薄膜型绕組和骨架外表面通过绝缘体包裹,两块薄膜型导体层的输 入端和输出端伸出绝缘体,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的接地端和薄膜型接地导 体层B的接地端伸出绝缘体,或者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的接地端和薄膜型接 地导体层B的接地端与骨架(当骨架为导体时)连接,骨架设有伸出绝缘 体的接地端。所述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以及薄膜型接 地导体层B先缠绕在空心的套筒上形成薄膜型绕组,套筒再穿套在骨架 上。所述薄膜型绕組、套筒和骨架外表面通过绝缘体包裏,两块薄膜型导体 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伸出绝缘体,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的接地端和薄膜型 接地导体层B的接地端伸出绝缘体,或者薄膜型接地导体层A的接地端和薄 膜型接地导体层B的接地端与骨架(当骨架为导体时)连接、骨架设有伸 出绝缘体的接地端。所述两薄膜型导体层的电感量比在0. 9-1. 1范围内。 所述的骨架在外形、导磁性能和导电性能方面没有要求。第三4支术方案: 一种电容i波器,s;舌骨架、两i薄膜型^体层和至少 两块薄膜型绝缘层,薄膜型导体层和薄膜型绝缘层间隔层叠使两块薄膜型 导体层之间不导通,其中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火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层为L端导体层,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零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层为N端 导体层,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串联放电组件,薄膜型导体层和薄膜 型绝缘层共同巻成薄膜型绕组,薄膜型绕组穿套在骨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所述薄膜型绕组和骨架通过绝缘体包裹,两块薄膜型导体层的输入端和 输出端伸出绝缘体。所述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先缠绕在空心的套筒上形成薄膜型绕 组,套筒再穿套在骨架上。所述薄膜型绕组、套筒和骨架通过绝缘体包裹,两块薄膜型导体层的输 入端和输出端伸出绝缘体。所述放电组件为放电电阻或放电电感或放电电阻与放电电感的组合。所述两薄膜型导体层的电感量比在0. 9-1.1范围内。所述的骨架在外形、导磁性能和导电性能方面没有要求。本技术改变以往^使用铜线缠绕方式用薄膜型导电层替代,骨架上缠 绕有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通过绝缘层隔开使两块薄 膜型导体层不导通,其中一薄膜型导体层是串联在火线线路中的形成L端 导体层、另一薄膜型导体层是串联在零线线路中的形成N端导体层,L端层在滤波电路中连接在电源线的N输出端和负载的N输入端,L端导体层和 N端导体层都作为导线使用,所以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可以看作是两根 导线绕在骨架上而形成的电感,另外,由于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存 在绝缘层,所以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形成一个电容,这样,本实用 新型在工频条件下具备了电感和电容的特性,通过放电组件放电解决电容 值有时会太高达不到安规的放电要求的问题。以上是三个技术方案的共同 特征。以上三个技术方案还有以下一点区别,第一技方案是在L端导体层和N 端导体层之间再增加一个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接地导体层连接 到产品的地线端,这样一个电容既带有电感的作用,又可以取代原来滤波 器的X、 Y电容或Y电容。第二技方案是在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各自再 增加一个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两个接地导体层连接到产品的地 线端,这样一个电容既带有电感的作用,又可以取代原来滤波器的X、 Y电 容或Y电容(当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比接地导体层长时,超出的部分L 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通过互相间绝缘形成X电容,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 层分别与接地导体层形成Y电容,当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比接地导体层 短或与接地导体层一样长时,滤波器只有Y电容形成)。第三技术方案则 只能取代X电容,骨架的形状、导磁性能以及导电性能不影响本专利的保 护范围。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L端导体层、N端导体层绕在骨架 上形成电感和电容,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还分别设有一个接地导体层再 增加两个电容,通过这两个电容共同接地,可以代替原来滤波器的Y电 容,降低了电路安装的复杂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放电装 置的放电使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本专利产品生产比较简单,可以按照现有 电容器的生产工艺,先:fc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滤波器,包括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薄膜型导体层和至少三块薄膜型绝缘层,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使两块薄膜型导体层之间不导通,其中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火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层为L端导体层,输入端与输出端串联在零线线路中的薄膜型导体层为N端导体层,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串联放电组件,L端导体层和N端导体层之间还对应设有一块一端用于接地的薄膜型接地导体层,L端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N端导体层与薄膜型接地导体层之间也通过薄膜型绝缘层隔开不导通形成电容,上述薄膜型导体层、薄膜型绝缘层、薄膜型接地导体层共同卷成一个薄膜型绕组,薄膜型绕组穿套在骨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梁伟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