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155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旋塞阀,包括阀体、固定阀片、活动阀片、阀片旋座、阀盖、阀杆、旋钮、弹簧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阀片和活动阀片的中心设置有一根可以轴向移动的顶针,所述顶针为一端带有薄圆片的细圆杆,顶针上薄圆片的锥面通过密封圈与固定阀片中心的端面密封,顶针的细圆杆与固定阀片中心的花瓣型孔定位配合,顶针细圆杆的另一端与阀片旋座中心的孔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片旋座内设置弹簧,对顶针产生使薄圆片密封固定阀片中心孔的密封力;在点火时按压并旋转阀杆,通过阀杆的轴向移动推动顶针克服弹簧力,使顶针上的薄圆片产生离开固定阀片的移动,将活动阀片上空腔的燃气引入阀体下部点火出气通道,实现燃气具点火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具的火力控制用旋塞阀,具体地说是一种燃气灶用旋塞阀。
技术介绍
现有燃气灶的火力控制用旋塞阀是由带多个径向通孔的铜质阀芯和铝质阀体通 过圆锥面的密封配合实现气路的密封和气量控制,如CN2580329Y公开的燃气灶旋塞阀,由 于阀芯和阀体的圆锥密封面属于较软的金属面摩擦,特别是在燃气中含有腐蚀性物质(比 如沼气)时,旋塞阀的寿命较短。为解决旋塞阀不耐磨损和腐蚀问题,CN101532573公开了 一种采用陶瓷阀芯的耐腐蚀燃气旋塞阀,通过陶瓷质的固定阀片和活动阀片相对旋转的平 面摩擦和密封,实现燃气的开闭和气量调节,但该燃气旋塞阀只有两路出气通道,没有点火 出气通道,适用范围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CN101532573专利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采用陶瓷片做阀 芯,并具有点火出气通道、大火出气通道和小火出气通道的耐腐蚀燃气灶旋塞阀。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燃气旋塞阀,包括阀体、固定阀片、活动阀片、阀片旋座、阀盖、阀杆、旋钮、弹 簧,所述固定阀片和活动阀片的中心设置有一根可以轴向移动的顶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完善所述顶针为一端带有薄圆片的细圆杆,细圆杆上套有顶针弹簧组件;所述顶针上薄圆片的锥面与固定阀片的一端通过密封垫片相隔,在弹簧力的作用 下对固定阀片的中心孔密封,顶针的细圆杆与固定阀片中心的花瓣型孔定位配合,顶针细 圆杆穿过活动阀片的中心通孔,并与阀片旋座的中心孔密封配合,所述顶针弹簧组件设在 阀片旋座的开槽沉孔中;所述阀杆的一端可以在所述阀片旋座的开槽沉孔中轴向移动,推动顶针向下移 动,使顶针上的薄圆片脱离密封垫片,将活动阀片上部的空腔与固定阀片下面的点火出气 通道连通。所述活动阀片设有四个轴向通孔,其中一个轴向通孔位于阀片的中心,与穿过其 中的顶针形成环形通道,其它三个轴向通孔分布于活动阀片的同心圆周线上,其中一个轴 向通孔在靠固定阀片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一个尖角。所述固定阀片设有四个轴向通孔,其中一个轴向通孔位于阀片的中心,呈花瓣形 状,设有与穿过其中的顶针配合的内圆孔和能形成气道的通孔,其它三个轴向通孔分布固 定阀片的同心圆周线上。活动阀片与阀片旋座间设有0型密封圈,活动阀片和0型密封圈安装在阀片旋座 中,活动阀片、0型密封圈、阀片旋座间形成使活动阀片的四个轴向通孔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阀体设有进气通道、小火出气通道、大火出气通道和点火出气通道四个通道,四个通道在阀体底部相互分隔,其中点火出气通道位于阀体底部的中央位置,上面可与固 定阀片的花瓣形通孔连通,其它三个通道分布在点火出气通道的周边,上面分别与固定阀 片的三个圆周轴向通孔相通。所述活动阀片周边至少设有一个阀片耳,阀片耳卡在阀片旋座周边的定位槽中。所述固定阀片周边至少设有一个阀片耳,阀片耳卡在阀体中的定位槽中。所述固定阀片与阀体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上设有四个与阀体底部的四个通 道形状相对应的通孔,其中中心的圆形通孔又成为所述顶针上薄圆片的密封孔,固定阀片 通过密封圈安装在阀体中。所述阀片旋座的外壁和阀体的内壁滑动配合,阀片旋座通过阀杆的带动在阀体内 旋转,阀片旋座上装有拨动片,拨动片和阀盖之间装有旋座弹簧组件,阀片旋座在弹簧的作 用下使活动阀片与固定阀片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旋塞阀体内设置两片陶瓷制的阀片,通过两个阀片相对旋转时改变 其分布于圆周线上的轴向通孔的连通或关闭状态,对进气和出气量进行流量调节或切断, 从而实现对燃气灶燃烧器外环和内环的火力控制;通过在固定阀片和活动阀片的中心设置 有一根可以轴向移动的顶针,借助阀杆的推力和弹簧的复位力实现贯通阀片中心的点火通 道的打开和关闭,完成燃烧器点火工作。这种结构的旋塞阀密封可靠,具有耐腐蚀、耐磨损、 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具有腐蚀性燃气的燃气灶旋塞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拆去阀盖和阀片旋座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关闭时的阀片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开始通气点火时的阀片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最大火力时的阀片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大火出气孔关闭时的阀片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最小火力时的阀片状态图;图9为图8中固定阀片通孔71和活动阀片通孔81的相对位置图图10为图9中B-B向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阀片与阀片旋座的配合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阀片与阀体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旋塞阀,包括阀体10、固定阀片8、活动阀片7、阀片旋座4、 阀盖3、阀杆2、旋钮1、弹簧14等,所述固定阀片8和活动阀片7的中心设置有一根可以轴 向移动的顶针18。如图1所示,所述顶针18为一端带有薄圆片181的细圆杆,顶针18另一端用卡簧 固定套在细圆杆上的弹簧16 ;所述顶针18上薄圆片181的锥面与固定阀片8的一端通过密封垫片9相隔,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对固定阀片8的中心孔密封,顶针18的细圆杆与固定 阀片8中心的花瓣型孔定位配合,顶针18细圆杆的另一端穿过活动阀片7的通孔,与阀片 旋座4中心的孔密封配合,所述弹簧16设在阀片旋座4的开槽沉孔中;所述阀杆2的一端 可以在所述阀片旋座4的开槽沉孔中产生轴向移动,阀杆2的轴向移动能推动顶针18克服 弹簧力,使顶针18上的薄圆片181产生离开固定阀片8的移动,将活动阀片7上部的空腔 70与固定阀片8下面的点火出气通道19连通。如图1、图4、图9、图10所示,所述活动阀片7设有四个轴向通孔71、72、73、76,其 中一个轴向通孔76位于阀片的中心,与穿过其中的顶针18形成环形通道92,在阀片某一圆 周线上分布的其它三个轴向通孔的其中一个轴向通孔71在靠固定阀片8的一面设有凹槽 75,所述凹槽75在活动阀片7的轴向截面的形状具有一个尖角15。图11所示,所述活动阀片7周边设有二个阀片耳74,阀片耳74卡在阀片旋座周边 的定位槽42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固定阀片8设有四个通孔81、82、83、85,其中通孔85位于 阀片的中心,呈花瓣形状,设有与穿过其中的顶针18配合的内圆孔和能形成气道的环形通 道92,其它三个轴向通孔分布在阀片同一圆周线上。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阀片8周边设有二个阀片耳84,阀片耳84卡在阀体10中 的定位槽101中。如图1所示,活动阀片7与阀片旋座4间设有0型密封圈6,活动阀片7通过0型 密封圈6安装在阀片旋座4中,活动阀片7、0型密封圈6、阀片旋座4间形成使活动阀片7 的四个轴向通孔71、72、73、76相互连通的空腔70。如图2所示,所述阀体10设有进气通道11、小火出气通道13、大火出气通道12和 点火出气通道19四个通道,四个通道在阀体10底部形成四个相互分隔的区间,其中点火出 气通道19位于阀体10底部的中央位置,上面可与固定阀片8的花瓣形通孔85连通,其它 三个分隔区间分布在点火出气通道19的周边,上面分别与固定阀片8的三个通孔81、82、83 相通。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固定阀片8与阀体10间设有密封垫片9,密封垫片9 上设有与阀体10底部的四个通道形状相对应的四个通孔,其中中心的圆形通孔又成为所 述顶针18上薄圆片18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旋塞阀,包括阀体、固定阀片、活动阀片、阀片旋座、阀盖、阀杆、旋钮、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阀片和活动阀片的中心设置有一根可以轴向移动的顶针,所述顶针为一端带有薄圆片的细圆杆,细圆杆上套有顶针弹簧组件,顶针上薄圆片的锥面与固定阀片的一端通过密封垫片相隔,顶针的细圆杆与固定阀片中心的花瓣型孔定位配合,穿过活动阀片的中心通孔,并与阀片旋座的中心孔密封配合,所述顶针弹簧组件设在阀片旋座的开槽沉孔中;所述阀杆的一端可以在所述阀片旋座的开槽沉孔中产生轴向移动,阀杆的轴向移动能推动顶针克服弹簧力,使顶针上的薄圆片产生离开固定阀片的移动,将活动阀片上部的空腔与固定阀片下面的点火出气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强赖卫平彭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