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文专利>正文

通皮络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782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皮络胶囊,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制作而成的:    茜草根1份、鸡血藤1份、水牛角2份、败酱草3份、全蝎1/2份、乌梢蛇1/3份、白花蛇1/2份、甘草1/10份;     其制作方法是:    (1)将茜草、鸡血藤、败酱草、甘草共同煎煮两遍滤汁,混合浓缩成药液;    (2)将乌蛇、全蝎、白花蛇、水牛角粉碎作为基质,与上述浓缩药液混合搅匀;    (3)干燥,罐装成胶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中药胶囊,尤其是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胶囊。
技术介绍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皮肤病,常反复发作。许多医家和学者对其病理机制和治疗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临床和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西医对其发病原因未完全明了,治疗上大多采用抑制表皮细胞分裂的药物,如免疫制剂,外用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形成恶性循环。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经辩证施治,仅从气血入手分型治疗,大都采用汤剂。该剂型使用麻烦,用药治疗时间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满足银屑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胶囊,又称通皮络胶囊。本专利技术的通皮络胶囊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制作而成的茜草根1份、鸡血藤1份、水牛角2份、败酱草3份、全蝎1/2份、乌梢蛇1/3份、 白花蛇1/2份、甘草1/10份。制作方法是1、将茜草、鸡血藤、败酱草、甘草共同煎煮两遍滤汁,混合浓缩成药液。2、将乌蛇、全蝎、白花蛇、水牛角粉碎作为基质,与上述浓缩药液混合搅匀。3、干燥,罐装成胶囊。本专利技术也可以按照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制剂,如做成粉剂和冲剂。服用方法是每日口服0#胶囊3次,每次4粒胶囊,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本专利技术药理作用如下茜草根性味苦寒,入肝经,循经入皮络。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通皮络。鸡血藤性味苦,微甘温,入肝肾经,循经入血络。功效活血祛瘀,舒筋活络,通血络。水牛角性味,苦咸寒。入肝心经,循经入血络。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通血络、皮络。白花蛇性味甘,咸温,入肝经。功效搜风通络,通肝络、皮络。性善走窜,外达皮肤,内通经络,为搜风通络之要药。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并循经入血络皮络。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甘草性味,甘平,入肺脾胃经。功效和中益气,解药毒,调和诸药性味。乌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经,循经入皮络,善祛风通络。全蝎性味甘辛平,入肝经循经入皮络,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共同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通络祛瘀。诸药配合,功专力宏,故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治疗病理合药理创新点在于点1、银屑病病理应属于邪气羁络,气血瘀滞,久病入络,血络淤滞日久,化热生毒,外透肌肤致皮络不通。根据络病学说提出的通皮络胶囊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开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用络病病理论治疗银屑病在国内尚属首创。2、能治疗多种类型银屑病,如寻常型,脓疱型,红皮型,亦适用中医辩证的血热症,湿热蕴结症,血虚风燥症,血瘀症,火毒炽盛证。3、用传统的中药煎煮浓缩的方法做成胶囊既符合中药汤剂煎煮治病原理又服用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
技术实现思路
所示,在此不再详述。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效果,经收治门诊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男女之比为0.9∶1。年龄4-7岁7例,10-20岁30例,20-50岁40例,50岁以上23例。其中职业干部20人,教师15人,农民50人,工人8人,学生7人。诊断类型为寻常型银屑病85人,脓疱型银屑病8人,皮症型银屑病6人,关节炎型银屑病1人。诊断标准为寻常型银屑病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色红,表面覆盖各层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脓疱型银屑病,可分为泛发性及掌趾脓疱型,红皮症型银屑病,表现为皮肤潮红,有大片浸润性红斑,有大量鳞屑脱落。关节炎型银屑病,除银屑病体征外还伴有关节炎病变。中医辩证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火毒型、热毒型。治疗方法每日口服3次,每次4粒胶囊,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好转各型银屑病经治疗后,无新皮损出现,皮疹颜色变暗、变淡、变白,有部分皮疹开始消退。显效皮疹消退面积达1/2以上,背部及四肢出现白斑,瘙痒停止,不再脱屑。痊愈周身皮疹全部消退,残留部分色素斑,不再瘙痒。无效仍有新皮疹出现,皮损颜色鲜红,面积扩大。治疗观察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一年中用本专利技术通皮络胶囊治疗100例,结果显效18例,好转6例,痊愈7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下面结合具体病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疗效。病例一,王维,男,38岁。初诊2000年春元月20号,肥城市农行职工。患者自述,患银屑病30年,多年多方求治无效,因用免疫制剂造成肾小管硬化,故求治中医药治疗,症见全身散发银屑病斑块,颜色紫红高于皮肤脱鳞屑,舌质红、紫暗,舌苔微黄腻。中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血瘀型。口服本专利技术通皮络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患者坚持服用三个月后,周身皮癣消退,残留白色素斑。秋后未复发。随访2001年至今年未复发。病例二,付敏,女,29岁。2002年夏6月10日初诊,肥城市王瓜店镇村民。患者自述,患银屑病8年,曾去济南,兖州等地治疗无效,曾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症见四肢及前胸后背布满点状红色皮疹,亦有钱币状皮损,脫屑后颜色鲜红瘙痒,头部皮癣结痂,头发络状。口服本专利技术通皮络胶囊治疗5个月,每日3次,每次4粒,至2002年12月已痊愈,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3个月。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三,张爱红,女,40岁。肥城市新成办事处。1996年3月初诊。患者自述患银屑病6年,症见全身不满片状红色斑疹,如雪状,瘙痒。口服本专利技术通皮络胶囊治疗,4个月后斑疹消退,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表1本专利技术治疗观察结果(共100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皮络胶囊,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制作而成的:茜草根1份、鸡血藤1份、水牛角2份、败酱草3份、全蝎1/2份、乌梢蛇1/3份、白花蛇1/2份、甘草1/10份; 其制作方法是:(1)将茜草、鸡血藤、败酱草、甘草共同煎煮两遍滤汁,混合浓缩成药液;(2)将乌蛇、全蝎、白花蛇、水牛角粉碎作为基质,与上述浓缩药液混合搅匀;(3)干燥,罐装成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皮络胶囊,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制作而成的茜草根1份、鸡血藤1份、水牛角2份、败酱草3份、全蝎1/2份、乌梢蛇1/3份、白花蛇1/2份、甘草1/10份;其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文于风雷于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