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5888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包括有一花洒本体、一转接头及活动枢接该转接头的出水单元;所述花洒本体内具水道,并该花洒本体于水道出水口的前端形成一具开口的容腔,所述转接头设于该水道的出水口上,且设有与该水道出水口对应连通的水孔;所述出水单元可转动的枢接该转接头,并位于该花洒本体的容腔内,由出水面板、上分水片及下分水片组成;该出水面板于对应转接头水孔的端部间隔设有两间隔错开的分水孔,驱动该出水单元偏转以选择性导通该出水面板的两分水孔,实现花洒功能水的切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洒,特别是指一种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花洒大都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出水模式,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 求,而其各种出水模式之间的切换,一般是采用转动环旋转花洒面板或是按钮(推钮)的切 换方式。采用转动环旋转花洒面板时需使用者双手配合相对施力,无法实现单手操作,且 带水操作时较费力,特别是在手上有泡沫时,容易打滑,操作起来更是费力;而采用按钮(推 钮)的切换方式,容易造成手感偏紧,有不易受力的缺点,为此本案设计人设计了一种不同 与常用的花洒出水的切换结构,同样可实现切换花洒功能水出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切换灵活、方便的隐藏式可切换出水 的花洒。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包括有一花洒本体、一转接头及活动枢接该转接 头的出水单元;所述花洒本体内具水道,该水道的两端分别为相通的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 并该花洒本体于水道出水口的前端形成一具开口的容腔,供容置该出水单元;所述转接头 设于该水道的出水口上,且设有与该水道出水口对应连通的水孔;所述出水单元可转动的 枢接该转接头,并位于该花洒本体的容腔内,由出水面板、上分水片及下分水片组成;该出 水面板于对应转接头水孔的端部间隔设有两间隔错开的分水孔,并设有分别对应连通该两 分水孔的水腔,该上、下分水片组合后密封设于出水面板的上方。该转接头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对称的枢臂,该两枢臂上各开设一同轴的枢孔,又 该出水面板的两侧面向外凸出形成两同轴的枢轴,令该两枢轴与转接头两枢臂的枢孔配 合,使出水面板枢接该转接头并能以该枢轴为轴上下偏转,以选择性导通该出水面板的两 分水孔。该下分水片设于该出水面板的上方,其对应出水面板水腔的位置上设有一与之相 通的通孔,该上分水片罩盖于该下分水片上,且该上、下分水片对合后中部形成一腔室,端 部则形成一瀑布水口,该腔室经通孔连通进水口与瀑布水口。该出水面板其中一水腔的底面布设有复数出水孔组成花洒出水。该转接头水孔的出水端上设置一密封垫,该密封垫中部开设两上下错开的并与该 水孔相通的开孔。进一步,该出水单元与花洒本体间设有至少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与下分水片上的 凸柱结合,使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该下分水片上,另一端则顶抵于该花洒本体的内壁。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只需驱使该出水单元以枢轴为轴翘翘板式的偏转,即 可选择性对应导通花洒出水面板的该两分水孔,导通对应的水路,并实现功能水出水模式的切换,切换更隐蔽,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并显示为瀑布水出水的水路走向;图3A为本技术出水单元的组合示意图,显示为导通瀑布水分水孔;图4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并显示为花洒水出水的水路走向;图4A为本技术出水单元的组合示意图,显示为导通花洒水分水孔;图5为本技术出水单元的下分水片结合弹性件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有 一花洒本体1、一转接头2及可转动的枢接该转接头2的出水单元3。所述花洒本体1内具水道11,该水道11的两端分别为相通的一进水口 12与一出 水口 13,并该花洒本体1于水道11出水口 13的前端形成一具开口的容腔14,供容置该出 水单元3。所述转接头2设于该水道11的出水口 13上,且设有与该水道11出水口 13对应 连通的水孔21,该水孔21的出水端设置一密封垫4,该密封垫4中部开设两上下错开的并 与该水孔21相通的开孔41、42,并该转接头2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对称的枢臂22,该两枢 臂22上各开设一同轴的枢孔23。所述出水单元3由出水面板31、上分水片32及下分水片33组成;该出水面板31 于对应转接头水孔21的端部间隔设有两间隔错开的分水孔311、312,并设有分别对应连通 该两分水孔311、312的水腔313、314,并该水腔313、314分别连通至出水单元3的出水孔, 以组成两条出水水路,其中于该水腔314的底面布设有复数出水孔315组成花洒出水,又该 出水面板31的两侧面向外凸出形成两同轴的枢轴316,令该两枢轴316与转接头两枢臂22 的枢孔23配合,使出水面板31枢接该转接头2并能以该枢轴316为轴上下偏转,以选择性 导通该两分水孔311、312 ;该下分水片33设于出水面板31的上方,其在对应出水面板水腔 313的位置上设有一与之相通的通孔331,而该上分水片32密封罩盖于该下分水片33上, 且该上、下分水片对合后中部形成一腔室332,相对该通孔331的端部则形成一宽扁状的瀑 布水口 333,该腔室332分别连通该通孔311与瀑布水口 333,组成一瀑布水水路,该出水单 元3组装后,藉由该两枢轴316与转接头两枢臂22枢孔23的配合,使出水单元3可转动的 枢接该转接头2,并位于该花洒本体1的容腔14内。使用时,若按压该出水单元3的内侧,即如图3、3A中所示a处,使出水单元3以枢 轴316为轴顺时针偏转,令出水面板31的分水孔311与密封垫4的开孔41对应导通,为瀑 布水出水水路,而出水面板31的另一分水孔312则与密封垫4的开孔42错开封闭,此时水 路走向如图3中箭号所指为水流经水道11的出水口 13由密封垫4的开孔41连通出水面 板31的分水孔311经水腔313进入上、下分水片32、33的腔室332内,由瀑布水口 333流 出,为瀑布水出水模式;切换出水时,则按压该出水单元3的外侧,即如图4、4A中所示b处,使出水单元3 以枢轴316为轴逆时针偏转,令出水面板31的分水孔312与密封垫4的开孔42对应导通, 即导通花洒水出水水路,而使出水面板31的另一分水孔311则与密封垫4的开孔41错开 封闭,此时水路走向如图4中箭号所指为水流经水道11的出水口 13由密封垫4的开孔 42连通出水面板31的分水孔312进入水腔314中,由水腔314的底面的复数出水孔315流 出,为花洒出水出水模式;可见,本技术只需操作使出水单元3以枢轴316为轴翘翘板 式的偏转,即可选择性对应导通花洒出水面板的该两分水孔311、312之一,实现功能水出 水模式的切换,切换更隐蔽,操作方便。进一步,为使水路切换确实到位,本技术可于该出水单元3与花洒本体1间设 置弹性件5,如图5所示,具体可在该下分水片33的两侧各设有凸柱334,该弹性件5的一 端设有对应配合该凸柱334的穿孔51,藉由穿孔51穿套该凸柱334使弹性件5的一端固定 于该下分水片33上,而该弹性件5的另一端则顶抵于该花洒本体1的内壁,该上分水片面 3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翼片321,在该上、下分水片32、33组合时,该上分水片面32的两 翼片321恰可压盖该该凸柱334与穿孔51,以定位并防止弹性件5脱出该凸柱334。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花洒本体、一转接头及活动 枢接该转接头的出水单元;所述花洒本体内具水道,该水道的两端分别为相通的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并该花洒 本体于水道出水口的前端形成一具开口的容腔,供容置该出水单元;所述转接头设于该水道的出水口上,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可切换出水的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花洒本体、一转接头及活动枢接该转接头的出水单元;所述花洒本体内具水道,该水道的两端分别为相通的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并该花洒本体于水道出水口的前端形成一具开口的容腔,供容置该出水单元;所述转接头设于该水道的出水口上,且设有与该水道出水口对应连通的水孔;所述出水单元可转动的枢接该转接头,并位于该花洒本体的容腔内,由出水面板、上分水片及下分水片组成;该出水面板于对应转接头水孔的端部间隔设有两间隔错开的分水孔,并设有分别对应连通该两分水孔的水腔,该上、下分水片组合后密封设于出水面板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安林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