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增专利>正文

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3899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涉及一种输送机械的配套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转接漏斗。其主体是由左侧板(1)、右侧板(5)、前侧板(7)、后侧板(6)和顶板(4)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连接漏斗出口(2),漏斗出口(2)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3)宽度的1/3~1/2;漏斗出口(2)的后侧板是加速板(8),即顺着皮带(3)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前倾斜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物料在皮带中心着落,并均匀分布到皮带上,另外,由于漏斗出口加速板的作用,使物料在落到皮带上时具有沿皮带运行方向的初速度,大大减少了物料对皮带的磨损,因此具有避免物料洒落和防止皮带跑偏的积极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械的配套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皮带 输送机的转接漏斗。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是矿山、港口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皮带的跑偏及转 接点处的物料洒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物料洒落造成环境的污染、工 人劳动强度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料的质量。现一般采用溜 槽加裙板的技术,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过多的依赖裙板造成皮带的 不正常磨损或报废。皮带的跑偏,主要是由于物料从转接漏斗下落的 方向和多少是不稳定的,随时在改变,且料槽口宽度较大,造成物料 在皮带上的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皮带跑偏。目前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采用调料板或电动装置解决落料的不对中,采用人工或机械机构来调 整皮带机的托辊支架和滚筒的偏角,以试图纠正跑偏。但实际效果并 不理想,皮带跑偏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皮带边沿撕裂,加重了物料洒 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 以达到提高物料下落的对中性,减少物料洒落和皮带跑偏的目的。 本技术所公开的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其主体是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连接漏斗 出口,漏斗出口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宽度的1/3 1/2;漏斗出口的后侧板是加速板,即顺着皮带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 前倾斜的。本技术所公开的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通过适当縮小漏斗出 口下端开口宽度,可保证物料在皮带中心着落,并均匀分布到皮带上。 另外,由于漏斗出口加速板的作用,使物料在落到皮带上时具有沿皮 带输送机运行方向的初速度,大大减少了物料对皮带的磨损,并使物 料均匀分布到皮带上。总之,由于本技术提高了物料下落的对中 性,并赋予了物料前进方向的初速度,因此具有避免物料洒落和防止 皮带跑偏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附图公开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l,本技术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其主体 结构与现有漏斗基本相同,即是由左侧板1、右侧板5、前侧板7、 后侧板6和顶板4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处连接有漏斗出口 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漏斗出口 2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输 送机皮带3宽度的1/3 1/2。漏斗出口 2的下端离皮带3的高度为40 60毫米。如图2所示,漏斗出口 2的后侧板是一断面呈弧形的加速板8, 即顺着皮带3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前倾斜的,其前伸距,即其最低点 相对于后侧板6的水平距离,应大于皮带3宽度的1/2,其切线方向 与皮带3的夹角以小于30度为宜。本技术通过对漏斗出口 2下端开口宽度的控制,保证物料在 皮带中心着落,并均匀分布到皮带上,因此可取消现有漏斗的裙板装 置,通过准确设计下料口的宽度和高度,利用皮带机本身的形状,即 可从根本上解决物料的洒落问题。无裙板设计,不仅节省了材料成本, 而且可避免裙板对皮带边缘的不正常磨损。另外,由于加速板的作用,使物料沿皮带机运行方向有一定的初 速度,该初速度以接近下方皮带的运行速度为宜,如此可减少物料与 皮带接触时对皮带的磨损,并将物料均匀分布到皮带上,在很大程度 上解决了皮带跑偏问题。同时,由于物料不是垂直冲击皮带,消除了 物料中异物插入皮带,继而导致皮带撕裂的危险。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其主体是由左侧板(1)、右侧板(5)、前侧板(7)、后侧板(6)和顶板(4)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连接漏斗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出口(2)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输送机的皮带(3)宽度的1/3~1/2;漏斗出口(2)的后侧板是加速板(8),即顺着皮带(3)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前倾斜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加速板(8)的前伸距大于皮带(3)宽度的1/2,其切线方向 与皮带(3)的夹角小于30度。专利摘要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涉及一种输送机械的配套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转接漏斗。其主体是由左侧板(1)、右侧板(5)、前侧板(7)、后侧板(6)和顶板(4)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连接漏斗出口(2),漏斗出口(2)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3)宽度的1/3~1/2;漏斗出口(2)的后侧板是加速板(8),即顺着皮带(3)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前倾斜的。本技术可保证物料在皮带中心着落,并均匀分布到皮带上,另外,由于漏斗出口加速板的作用,使物料在落到皮带上时具有沿皮带运行方向的初速度,大大减少了物料对皮带的磨损,因此具有避免物料洒落和防止皮带跑偏的积极效果。文档编号B65G47/52GK201284127SQ20082017177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煜玉, 王亮山, 王文增 申请人:王文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转接漏斗,其主体是由左侧板(1)、右侧板(5)、前侧板(7)、后侧板(6)和顶板(4)构成的箱式结构,下端开口连接漏斗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出口(2)的下端开口宽度为皮带输送机的皮带(3)宽度的1/3~1/2;漏斗出口(2)的后侧板是加速板(8),即顺着皮带(3)的承载前进方向是向前倾斜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增王亮山张煜玉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