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梅专利>正文

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93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包括有效量的乌梅肉、黄连、干姜、木香、罂粟壳、延胡索与药用辅料。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等功能,该肠溶制剂包括胶囊剂、颗粒剂、微丸剂及滴丸剂。由于其在肠道内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增加制剂在肠道内的溶解、释放,避免胃肠道的影响,从而加快吸收,药性效果好,能针对性到达靶部位,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服用方便、利于人体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 uc发病率日趋增高,而该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方面的严重滞后,使药疗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目前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及变态后应等有关,精神 因素、饮食因素等在本病中的要位尚未肯定。这些溃疡一般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很 少达肌肉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形成或结肠周围脓肿者少见。少数爆发型或重 型患者的病变涉及全结肠,可发生中毒型巨结肠,肠腔臌大,肠壁变薄,溃疡累及肌 层甚至浆膜层,常并发急性穿孔。根据以上病理及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的研究思路和趋势目前,冶疗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新的生物学药学的开发应用,研究 显示,人鼠嵌合的抗TNFa抗体Infliximab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CD)和溃性结性肠 炎(UC)有效,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环孢毒素A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疗 效很好,但有不良反应,主要是剂量依赖性的。在欧美广泛应用氨基水杨类有氮碘胺 吡啶(SASP)和5-氨基水杨酸(5-ASA)及其类似药物治疗UC。 SASP对缓解活动性UC 及预防复发均有效,但10% 40%出现恶心、消化不良、头痛、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 应,而多数不良反应都归因于SASP的碘胺吡啶部分。1977年Azad研究发现SASP 的活性部位为5-ASA,于是5-ASA丙烯酸树脂包裹的拉释剂型(mesalazine)及其类似 物逐渐应用于临床。5-ASA与SASP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耐受性比较好,用肠道 给药如灌肠、栓剂、泡沫剂能增加药物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且降低副作用。且除肛 管刺激外无其它副作用。5-ASA的不良反应多见腹泻、过敏反应、心包炎、胰腺炎、 肾毒性、骨髓抑制等,与剂量有关。有报道应用mesalazine弓l起严重的肾毒性副作用, 但有人认为5-ASA肾毒性未经证实。免疫抑制剂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 上腺皮质激素、磺胺药、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但本类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特 别是对骨髄的抑制,故使用时必须慎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査血象,严密观察血液 白细胞的改变,当白细胞数减少至5xI()S/L以下,宜减半服用,白细胞数减至3xl(^/L 以下者应停药。 一般疗程半年至2年。这些药物对本病的疗效尚未确定,在动物模型 中还表明有致癌作用,因此,这类药不是常规使用的药物,只有在其他治疗无效的情 况下,才有使用的价值。皮质甾醇类药物是治疗UC的经典药物,在当今临床仍是主 要控制手段。皮质甾醇类除了广泛的抗炎作用外,对细胞因子、致炎因子的产生和作 用也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抑制效果。传统皮质甾醇类药物如强的松龙、可的松、氢 化可的松口股与静注给药效果相似,对短期缓解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但易导致水钠潴 留、向心性肥胖和小儿发育异常,不适于长期应用。新的皮质甾醇类如丁地去炎松、 二丙酸氯地米松、强的松龙间碘苯酸、巯基可的松异戊酸脂,生物利用度低。虽然细 菌感染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诱因,但对抗生素的疗效存在很大分歧。美国West公 司开发的Targit给药系统利用淀粉胶囊包裹药物,再选择合适的包衣层使耙向药物直 接到达回肠或结肠,现在美国正进行I期临床评价其安全性。国外还有人设计开发在 结肠起效的渗透泵以及压力依赖型结肠靶向胶囊,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真正开发 成产品尚有难度。日本和欧洲己开始应用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环境,恢复机体正常 菌群的作用,希望借此达到控制UC及维持缓解的目的,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 由于对其作用机理未完全明确,临床医师持谨慎态度,仅作为辅助治疗的方式。从总体来说,在治疗UC的过程中,西药的应用难尽如人意。目前常用的治疗UC的局部给药制剂有液体灌肠剂、泡沫剂和栓剂,剂型的选择 取决于疾病的程度。但仅仅局部给药,很难彻底根除炎症。口服结肠靶向给药(OCDDS)—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医药研究工作者根据不同 的释药机制,研制了很多治疗UC的新制剂,包括时间依赖型、PH值依赖型,菌群 触发型,但这些新剂型仍不足以满足UC的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日益显出其优势。目前治疗UC的中药制剂主要 有肠胃宁片、千喜片、补脾益肠丸、龙血竭胶囊、泻痢消片、胃乐新胶囊以及小建中 颗粒,均为普通口服制剂,活性成分不能直接到达病灶,部分经过胃、肝脏的首过效 应,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用药时间延长,治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设计一种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肠溶中 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是在固肠止泻丸基础上开发的一种直接抵达病灶的肠溶制剂。固肠止泻 丸由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生产,十几年来,疗效确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但是,由于该产品属传统剂型(全粉末水泛丸)、用量大(每次5g)、 不便服用、起效慢、不利于生产和质量控制,而且药物在经过胃部时受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使其疗效受到影响,为此,在以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研究 的基础上,按照有效成分构成和性质,以及药物成分间相互作用等情况确定固肠止湾 肠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路线。对方中黄连、罂粟壳、延胡索、木香等含生物碱成分及 内酯类成分的药材,采用75%乙醇回流提取,药渣再与乌梅肉加水煎煮提取,尽可能 提取出每味药材中的有效物质及成分。干姜采用粉碎工艺打粉入药,既保留了所含挥 发油有效成分,又取代了部分辅料的加入,为成型工艺及其制剂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而目前较为先进的剂型多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主,因其加工工艺成熟,自动化程度高, 产品稳定性好,用量准确,包装运输容易,携带服用方便,深受制药界与广大患者的 喜爱。本专利技术制剂为治疗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纯中药 复方制剂,其针对的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故宜选用肠溶性药品剂型,更能使药物直 接到达病灶区域而起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主要由乌梅肉、黄连、干姜、木香、罂粟壳、 延胡索六味中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 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方中黄连,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为君药;乌梅肉酸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罂粟壳酸涩平,敛肺涩肠止痛, 二者共为臣药,可增强君药止泻痢之功;干姜辛热,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可防止黄 连苦寒太过损伤胃气,故为反佐药;延胡索辛苦温,行气止痛;木香辛温,行气止痛, 二者共为使药。以上六味药共奏调和肝脾,涩肠止痛之功效。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由中药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辅料组成的1、 本专利技术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其中作为活性成分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的乌梅肉10% 48% 黄连4% 28% 干姜4% 28%木香2% 18%罂粟壳2% 18% 延胡索2% 18% 。2、 本专利技术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其中作为活性成分的中药是由下列较佳重量配比%组成的乌梅肉10% 36%黄连4% 24%干姜4% 24%木香2% 16% 罂粟壳2% 16% 延胡索2% 16% 。3、本专利技术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其中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肠止泻的肠溶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与药用辅料组成的:乌梅肉10%~48%黄连4%~28%干姜4%~28%木香2%~18%罂粟壳2%~18%延胡索2%~1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固肠止泻的肠溶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 中药原料与药用辅料组成的乌梅肉10% 48% 黄连4% 28% 干姜4% 28% 木香2% 18% 罂粟壳2% 18% 延胡索2% 18%。2、 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 药原料与药用辅料组成的乌梅肉10% 36% 黄连4% 24% 干姜4% 24% 木香2% 16% 罂粟壳2% 16% 延胡索2% 16% 。3、 一种固肠止泻肠溶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 药原料与药用辅料组成的乌梅肉22.8% 黄连18.2% 干姜18.2%木香13. 6%罂粟壳13. 6% 延胡索13. 6% 。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肠止泻的肠溶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中药原料乌梅肉10% 48% 黄连4%~28% 干姜4% 28% 木香2% 18% 罌粟壳2% 18% 延胡索2% 18% ;(2) 方法① 以上六味药,经净制,切片,60'C干燥后,取干姜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 用6kGy剂量的MC。辐射4小时灭菌后,备用;② 取黄连、罂粟壳、木香、延胡索四味药破碎,加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 次加6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 取液,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③ 上述药渣与乌梅肉合并,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 时,第二次加8倍数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②滤液合并, 减压-0.08Mpa, 7(TC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38 60'C测的稠膏;④ 将上述①的干姜细粉加入浓縮稠裔中,混匀,7(TC干燥,粉碎成细粉; 将上述④得到的细粉,加入药用辅料,制粒,肠溶包衣材料包衣制成肠溶颗粒剂,或可进一步制成肠溶胶囊剂、肠溶微丸剂或肠溶滴丸剂。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肠止泻的肠溶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中药原料:乌梅肉10% 36% 黄连4% 24% 干姜4% 24% 木香2% 16% 罂粟壳2% 16% 延胡索2% 16% ;(2) 方法① 以上六味药,经净制,切片,60℃ 干燥后,取干姜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 用6kGy剂量的60C0辐射4小时灭菌后,备用;② 取黄连、罂粟壳、木香、延胡索四味药破碎,加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