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873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绕线测试机,包括:一基座,具有水平的上表面;一可移动支撑架,设置于上述基座的上表面,且可沿着从上述基座的前端至后端的第一方向来回移动;至少一第一滑轮组,设置于上述可移动支撑架上,可随着上述可移动支撑架在上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其中上述第一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与绕线输出方向皆在上述第一方向;一固定支撑架,设置于上述基座的上表面,且固定于上述基座的后端;及至少一第二滑轮组,设置于上述固定支撑架上,其中上述第二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在上述第一方向,而其绕线输出方向为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测试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绕线测试机
技术介绍
现今的社会,信息相当发达,而信息的传递也就格外的重要。一般传递信息的方式 不外乎有线及无线两种方式,虽然无线技术日新月异,不过,以有线的方式传递信息,由于 具有频宽较宽、信号稳定、安全性高等优点,仍然被广泛地采用。有线的信息传递方式必须在信息的传送方与接收方之间铺设缆线,而缆线的良窳 即成为影响信息传递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缆线在生产完成后,必须缠绕成捆,运送至铺设位置后再从绕线盘拉出,在铺 设过程中可能会需要经过多次缠绕至绕线盘及从绕线盘拉出的动作,这将可能使得缆线的 线芯断裂或是外表破损等,而影响到缆线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在缆线铺设完成后才发现缆线不良,有必要事前对缆线的耐绕折性进行 测试。目前,为了测试缆线的耐绕折性,一般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请 参阅图1,公知的测试装置主要包括一支撑架10、一移动滑轮组20、及一固定滑轮组30。 上述移动滑轮组20包括两个滑轮21及22,其被垂直地设置,且滑轮21比滑轮22大。上述 滑轮21及22被固定枢接于一支架23上,且该支架23可上下来回移动地设置在上述支撑 架10上。上述固定滑轮组30包括两个滑轮M及25,固定枢接于上述支撑架10上,主要 作为惰轮用。当要进行测试时,将一缆线40的一端固定在装置的上方并从上向下绕到滑轮 21的下侧,绕过滑轮21后,再向上绕到滑轮22的上侧,然后在绕过滑轮22之后,向下绕到 滑轮M的下侧,绕过滑轮M后,再向上从滑轮25靠近滑轮M的一边绕到滑轮25的上侧, 在绕过滑轮25之后,使缆线40向下延伸。接着,启动测试装置,使上述移动滑轮组20加速 并上下来回移动。此时,为了避免上述缆线40脱轨,可在缆线40绕过滑轮25并向下延伸 的位置上加上荷重50。在上述移动滑轮组20上下来回移动预定的距离之后,停止测试装 置。通过此种测试,可在缆线经过多次绕折及反复地施加拉力之后,检查其线芯有无断裂、 短路,其被覆有无破损、扭结。不过,上述公知的测试装置,由于其移动滑轮组是上下移动,因此,具有装置体积 较大、高度较高的问题。另外,也因为其移动滑轮组在上下移动时,比较容易造成绕线脱轨,虽然可加上荷 重增加缆线张力以避免脱轨,但是仍会使得移动滑轮组的移动速度受限,增加测试的时间 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测试机,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测试机,包括3一基座,具有一水平的上表面;一可移动支撑架,设置于该基座的上表面,且可沿着从该基座的前端至后端的一 第一方向来回移动;一第一滑轮组,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架上,可随着该可移动支撑架在该第一方向 上来回移动,其中该第一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与绕线输出方向皆在该第一方向;一固定支撑架,设置于该基座的上表面,且固定于该基座的后端;及一第二滑轮组,设置于该固定支撑架上,其中该第二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在该 第一方向,而其绕线输出方向为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该第一滑轮组包括一第一滑轮及一第二滑轮,沿着该第 一方向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架。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该第二滑轮比该第一滑轮接近该第二滑轮组。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该第一滑轮小于该第二滑轮。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该第二滑轮组包括一第三滑轮及一第四滑轮,用以使得 缆线的轴心方向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间改变。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包括一荷重,施加于轴心方向在该第二方向的该缆线上, 以增加缆线张力,避免该缆线脱轨。所述的绕线测试机,其中包括复数第一滑轮组,分别间隔地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 架上;及复数第二滑轮组,分别对应于该复数第一滑轮组而被设置于该固定支撑架。本技术的效益是1)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具有可水平移动的滑轮组,而可使绕线测试机的高 度降低、体积缩小,以增进搬运、安装及使用上的便利性。2)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滑轮是水平移动,可提高滑轮来回移动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公知的缆线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绕线测试机的立体图。图3是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绕线测试机的侧视图。图4是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绕线测试机的俯视图。图5是绘示第二滑轮组沿着图4的I-I线的截面图。图6是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绕线测试机的后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绘示将缆线设置于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 的情形的示意图。图8是绘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绕线测试机的立体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支撑架,20移动滑轮组,30固定滑轮组,21、22、24、25滑轮,23支架,40缆线,50 荷重,100基座,110可移动支撑架,120第一滑轮组,121第一滑轮,122第二滑轮,123、124、 143、144支撑轴,130固定支撑架,140第二滑轮组,141第三滑轮,142第四滑轮,150缆线, 160荷重,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可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水平的上表面;一可移动支撑 架,设置于上述基座的上表面,且可沿着从上述基座的前端至后端的一第一方向来回移动; 一第一滑轮组,设置于上述可移动支撑架上,可随着上述可移动支撑架在上述第一方向上 来回移动,其中上述第一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与绕线输出方向皆在上述第一方向;一固 定支撑架,设置于上述基座的上表面,且固定于上述基座的后端;及一第二滑轮组,设置于 上述固定支撑架上,其中上述第二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在上述第一方向,而其绕线输出 方向为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特点,上述第一滑轮组可包括一第一滑轮及一第二滑轮,沿 着上述第一方向设置于上述可移动支撑架。另外,上述第二滑轮可比上述第一滑轮接近上 述第二滑轮组,且上述第一滑轮可小于上述第二滑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特点,上述第二滑轮组可包括一第三滑轮及一第四滑轮, 用以使得缆线的轴心方向在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间改变。根据本技术的再一特点,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可包括一荷重,施加于轴 心方向在上述第二方向的上述缆线上,以增加缆线张力,避免缆线脱轨。根据本技术的又一特点,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可包括复数第一滑轮组, 分别间隔地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架上;及复数第二滑轮组,分别对应于该复数第一滑轮组 而被设置于该固定支撑架。相较于公知的测试装置,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经由改良其架构,使得滑轮在 水平方向上移动,而可确实提供缩小装置体积及提高测试速度等优点。为了更加明了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下面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 实施例。请参阅图2,图2是绘示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2 所示,本技术的绕线测试机包括一基座100,具有一水平的上表面;一可移动支撑架 110,设置于该基座100的上表面,且可沿着从该基座100的前端至后端的一第一方向X来 回移动;一第一滑轮组120,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架110上,可随着该可移动支撑架110在 该第一方向X上来回移动,其中该第一滑轮组120的绕线进入方向与绕线输出方向皆在该 第一方向χ ;—固定支撑架130,设置于该基座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水平的上表面;一可移动支撑架,设置于该基座的上表面,且可沿着从该基座的前端至后端的一第一方向来回移动;一第一滑轮组,设置于该可移动支撑架上,可随着该可移动支撑架在该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其中该第一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与绕线输出方向皆在该第一方向;一固定支撑架,设置于该基座的上表面,且固定于该基座的后端;及一第二滑轮组,设置于该固定支撑架上,其中该第二滑轮组的绕线进入方向在该第一方向,而其绕线输出方向为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信吴国镪
申请(专利权)人:宏纪电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