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3278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主立梁、主下梁相互连接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前后两组副上梁、副立梁、副下梁作为副轿厢架,通过轿厢底盘、纵梁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体龙门架结构。所述的主立梁通过主下拉杆与轿厢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副立梁通过副下拉杆与轿厢底盘固定连接。在副立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拉杆,在副上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采用立体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轿厢系统整体刚度。2.采用多导靴结构,将装卸载时产生的大扭力有效分散。3.同时需配多导轨系统,大大减小每根导轨的受力和变形。4.采用多拉杆系统,既保证了龙门架系统的刚度,又方便了安装调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龙门架领域,主要是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工厂、仓库等场合对大吨位、大轿厢的电梯需要量不断 增大。由于轿厢深度尺寸较大,当集中载荷特别是叉车作业进出轿厢时,轿厢导靴与导轨之 间的作用力很大,系统产生变形较大,容易使轿门开门刀脱出层门锁,从而导致电梯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该装置釆用 一套主轿厢架和两套副轿厢架并通过轿厢底盘和纵梁相互连接形成立体结构,从提高整体刚 度和分散受力着手,减小系统的受力变形,提高了电梯的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 主立梁、主下梁相互连接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前后两组副上梁、副立梁、副下梁作为副轿厢 架,通过轿厢底盘、纵梁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体龙门架结构。所述的主立梁通过主下拉杆与轿厢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副立梁通过副下拉杆与轿厢底 盘固定连接。在副立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拉杆,在副上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 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采用立体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轿厢系统整体刚度。2.采用多导靴结构,将装卸载时产生的大扭力有效分散。3.同时需配多导轨系统,大大减小每根导轨的受力和变形。4.采用多拉杆系统,既保证了龙门架系统的刚度,又方便了安装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附图标记说明主上梁l、副上梁2、纵梁3、上拉杆4、主立梁5、副立梁6、主下拉 杆7、副下拉杆8、副下梁9、主下梁IO、轿厢底盘ll、平拉杆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3如图1所示,这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l、主立梁5、主下梁10相互连接 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并通过安装在主上梁上的两只绳轮悬挂在曳引钢丝绳上。前后两组副上 梁2、副立梁6、副下梁9作为副轿厢架,通过轿厢底盘ll、纵梁3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 体龙门架结构,提高了轿厢系统整体刚度。本技术所述的主立梁5通过主下拉杆7与轿厢底盘11固定连接,所述的副立梁6 通过副下拉杆8与轿厢底盘11固定连接,,提高了底盘的刚度。本技术在副立梁6与纵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拉杆4,在副上梁2与纵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12。采用上拉杆4连接副立梁与纵梁,采用平拉杆12连接副上梁与纵梁,既提高了龙门架卦身的刚度,又方便了安装位置的调整。本技术采用多导靴结构主副上梁和主副下梁两均装有导靴,将装卸载时产生的大扭力有效分散到多个导靴和导轨的接触处,减小了相互的作用力。本技术采用多导轨系统一般配六导轨,大大减小每根导轨的所受的力,减小了每根导轨的变形,从而减少了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梯的可靠性。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1)、主立梁(5)、主下梁(10)相互连接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两组副上梁(2)、副立梁(6)、副下梁(9)作为副轿厢架,通过轿厢底盘(11)、纵梁(3)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体龙门架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立梁(5)通过 主下拉杆(7)与轿厢底盘(11)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立梁(6)通过 副下拉杆(8)与轿厢底盘(11)固定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其特征是在副立梁(6)与纵 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拉杆(4)。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其特征是在副上梁(2)与纵 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12)。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其特征是在副上梁(2)与纵梁(3) 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主立梁、主下梁相互连接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前后两组副上梁、副立梁、副下梁作为副轿厢架,通过轿厢底盘、纵梁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体龙门架结构。所述的主立梁通过主下拉杆与轿厢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副立梁通过副下拉杆与轿厢底盘固定连接。在副立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拉杆,在副上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平拉杆。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采用立体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轿厢系统整体刚度。2.采用多导靴结构,将装卸载时产生的大扭力有效分散。3.同时需配多导轨系统,大大减小每根导轨的受力和变形。4.采用多拉杆系统,既保证了龙门架系统的刚度,又方便了安装调整。文档编号B66B7/04GK201321318SQ20082016650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伍洪亮, 李建明, 胡家悌 申请人: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吨位货梯立体龙门架,由主上梁(1)、主立梁(5)、主下梁(10)相互连接形成主轿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两组副上梁(2)、副立梁(6)、副下梁(9)作为副轿厢架,通过轿厢底盘(11)、纵梁(3)与主轿厢架连接形成立体龙门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胡家悌伍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