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用来容纳并固定喷墨墨盒的容纳室。顶盖可滑动地插接于底座上。顶盖面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墨针管。顶盖背对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对接外部墨水容器之出墨口并连通导墨针管的对接口。导墨针管相对于顶盖的末端与喷墨墨盒的灌墨口相互对齐。底座垂直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一侧设置有允许喷墨墨盒进/出容纳室的窗口。该加墨装置用来为喷墨墨盒填充墨水,可有效防止墨水泄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特别是在喷墨打印过程中为喷墨打印机的 内置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盒之类的墨水容器提供墨源,经由相应的 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 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根据其喷嘴的 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 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到由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进而挤压喷 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 记录点。若干记录点的集合即构成打印者所需要的图案或文字。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 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 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 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 页面上。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 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 道。无论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还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墨水容 器或墨盒来储备墨水。作为喷墨打印机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前使用的墨盒主要是消耗 性墨盒。消耗性墨盒被配置于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确切地说是配置于打印机的字车上,它在 墨水用完后就成为空壳,通常就得丢弃,如果想重复使用,就需要在墨盒上开设灌墨孔,然 后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设备将墨水再次注入墨盒中。消耗性墨盒由于不可重复使用,会造 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在墨水耗尽后,丢弃的墨盒壳体由于其内部还残留一定量的 墨水,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考虑使用独立的外部墨水补充瓶或 者软体的墨囊来为消耗性墨盒提供后续墨水的补充,以维持消耗性墨盒的墨水储量。因应 于外部墨水补充瓶或者软体墨囊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的需要,用来填充墨水的加墨装置 应运而生。较为简单的墨水填充产品是用瓶子盛装墨水,再用针筒将瓶子内的墨水转移到 消耗性墨盒中;进一步发展的墨水填充产品用环节状的弹性瓶子盛装墨水,通过瓶嘴上自 带的针管将弹性瓶子内的墨水转移到消耗性墨盒中。这类加墨装置,在加墨时一般需要辅 助性的加墨工具予以协助,而且操控性较弱,常常出现墨水泼洒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时容易出现墨水泼洒现象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该加墨装置具有良好的操控性,用它为消耗性墨盒 补充墨水时可以有效杜绝墨水泼洒或泄漏。按照上述本技术目的设计的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它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 上设置有一个用来容纳并固定喷墨墨盒的容纳室。顶盖可滑动地插接于底座上。顶盖面向 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墨针管。顶盖背对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对接外部墨水容器之出墨口 并连通导墨针管的对接口。导墨针管相对于顶盖的末端与喷墨墨盒的灌墨口相互对齐。底 座垂直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一侧设置有允许喷墨墨盒进/出容纳室的窗口。前述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其底座上设置有其滑动方向平行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 滑槽,其顶盖上设置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肋条。前述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其底座上设置有其滑动方向平行于导墨针管之中轴且 面向容纳室的引导槽,其顶盖上设置有可在引导槽内滑动的定位条。引导槽邻近顶盖的端 部设置有背向容纳室凹入且其延伸方向垂直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卡槽。定位条相对于顶盖 的末端设置有可滑入或者滑出卡槽的卡位条。前述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在同时垂直于卡槽延伸方向和导墨针管之中轴的方向 上,引导槽自其相对于顶盖的末端至其邻近顶盖的端部的宽度逐渐减小。引导槽面向容纳 室的外壁保持平行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状态。 前述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其底座对应于窗口的部位设置有沿平行于卡槽延伸方 向而垂直于导墨针管之中轴的方向凹入的缺口。 本技术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它由底座和顶盖构成。在其底座上设置了一个 容纳室,用来容纳并固定喷墨墨盒,在其顶盖上设置了导墨针管。底座和顶盖之间以滑动合 拢或者滑动分离的方式相互结合。在此结构下,当喷墨墨盒被置入容纳室并固定于其中之 后,顶盖上的导墨针管即可插入喷墨墨盒的灌墨口中,从而将外部墨水容器中所容纳的墨 水引导至喷墨墨盒内部。该加墨装置通过其底座对其顶盖和喷墨墨盒同时提供定位功能, 从而可以保证顶盖上的导墨针管能够准确无误地插入喷墨墨盒的灌墨口中,如此,外部墨 水容器中的墨水就可以在封闭的状态下由外部墨水容器内被转移到喷墨墨盒中,进而在对 喷墨墨盒补充墨水的过程中杜绝墨水的泼洒或泄漏现象。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喷墨墨羞Γ用加I■装置透视图。图2本技术喷墨墨羞Γ用加I■装置分解透视图一。图3本技术喷墨墨羞Γ用加I■装置分解透视图二。图4本技术喷墨墨羞Γ用加I■装置之顶板透视图。图5本技术喷墨墨羞r用加i■装置之底座透视图。图6a利用本技术加:墨装置对其填充墨水的喷墨墨盒图6b利用本技术加:墨装置对其填充墨水的喷墨墨盒图7利用本技术加i■装置对喷墨墨盒填充墨水时加墨装置、喷墨■1盒和软体墨囊三者的组合结构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参见图1 7,分别示出本技术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及其构件在不同视角下 的透视图,以及利用本技术加墨装置对喷墨墨盒填充墨水时加墨装置、喷墨墨盒和软 体墨囊三者的组合结构的透视图。该加墨装置100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底座101和顶盖102。底座101略呈矩形盒体103的形状。盒体103内部中空的部分被用作用来容纳并 固定喷墨墨盒200的容纳室105。盒体103相邻的两个面板被取消,使这两个面板对应的 盒壁部分成为开放的部分,其中的一个开放部分被用作同顶盖102对接的开放口 104,另一 个开放部分被用作允许喷墨墨盒200进入/脱出容纳室105的窗口 106。窗口 106在盒体 103上所对应的盒壁垂直于导墨针管107的中轴。顶盖102是略呈矩形的板片。在装配状态下,顶盖102被封盖于开放口 104上,使 开放口 104被封闭,顶盖102进而成为盒体103与开放口 104对应的面板。在顶盖102面 向底座101的一侧设置有导墨针管107。导墨针管107相对于顶盖102的末端指向容纳室 105。在顶盖102装配至底座101上的状态下,导墨针管107相对于顶盖102的末端与喷墨 墨盒200的灌墨口 201相互对齐,以便导墨针管107相对于顶盖102的末端能够在顶盖102 逐渐接近开放口 104的过程中准确地插入灌墨口 201中。在顶盖102背对底座101的一侧 设置有对接口 108。对接口 108与导墨针管107相连通,它用来同外部墨水容器例如柔性材 料制备的软体墨囊300的出墨口 301进行对接,以便软体墨囊300中容纳的墨水能够被引 入导墨针管107中,再流入喷墨墨盒200的内腔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喷墨墨盒用加墨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用来容纳并固定所述喷墨墨盒的容纳室,所述顶盖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顶盖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墨针管,所述顶盖背对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来对接外部墨水容器之出墨口并连通所述导墨针管的对接口,所述导墨针管相对于所述顶盖的末端与所述喷墨墨盒的灌墨口相互对齐,所述底座垂直于所述导墨针管之中轴的一侧设置有允许所述喷墨墨盒进/出所述容纳室的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浓,吴泽,徐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