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怀广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030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属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柴胡10~15,虎杖10~20,忍冬藤15~30,川楝子6~10,元胡10~24,丹参15~30,炒白芥子6~10,徐长卿10~24,海桐皮10~15,鸡血藤15~24,夜交藤15~24,全蝎3~6,蜈蚣3~6,甘草6~10。诸药配伍,共奏清利湿热,清解余毒,化痰除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该药物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改善其它临床症状,改善本病对患者身体、精神带来的不利影响,总有效率高达98.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技术背景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该病毒为一种嗜神经病毒,常 引起剧烈的神经痛,年龄越大疼痛愈甚。部分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在疱疹消退后 常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更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影响正常的工作 和生活。西医一般采用抗病毒、消炎镇痛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也有采用卡马西平或 多滤平治疗者,但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并且存在着胃肠道刺激、继发感染、神经系统等 不良反应及高血压、糖尿病、妊娠、哺乳期患者应用受限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其临床应用, 远未达到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该药物能够迅速、有效地 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祌经痛,并改善其它临床症状,改善本病对患者身体、精神带来的不利 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 重量份为柴胡10 15,虎杖10 20,忍冬藤15 30,川楝子6 10,元胡10 24,丹 参15~30,炒白芥子6 10,徐长卿10 24,海桐皮10~15,鸡血藤15~24,夜交藤15 24,全蝎3 6,蜈蚣3 6,甘草6~10。配制及使用方法全蝎、蜈蚣分别研为细末;其余原料药一剂,按常规水煎2次, 两次药液混合得药汁约300m 1 ;药汁及前述全蝎、蜈蚣细末均分,早、晚2次服用,一曰一剂。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 述重量份为柴胡15,虎杖20,忍冬藤25,川楝子8,制元胡15,丹参25,炒白芥子7, 徐长卿18,海桐皮12,鸡血藤18,夜交藤18,全蝎4,蜈蚣4,甘草8。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 为柴胡15,虎杖20,忍冬藤25,川楝子8,制元胡15,丹参25,炒白芥子7,徐长卿 18,海桐皮12,鸡血藤18,夜交藤18,全蝎4,蜈蚣3,甘草8。 药理作用1、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本品 疏达善透,长于疏解肝胆郁热,又能疏肝理气,为治疗肝胆郁热、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 要药。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较强的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镇静、镇 痛等作用。2、 虎杖苦,寒,归肝、肺、胆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止咳平喘。 本品苦寒降泄,功擅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活血通经止痛。研究证实其煎剂在体外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嗜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褐氏痢疾杆菌、绿脓 杆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虎杖思醌类化合物、能升高白细胞,有对抗辐射引起的白细胞降低 的作用;白藜芦醇甙有镇静作用,大黄素对大肠有调节作用。其煎剂对外伤出血有明显的 止血作用及良好的镇痛作用。3、 忍冬藤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祛风,活血通络。本品擅清络中之热, 通络中之滞,常用于热痹及风热痒痛等症。4、 川楝子苦,寒,归肝,心包,小肠,膀胱经。行气,杀虫,止痛。本品苦寒降 泄,能疏肝郁、清肝火、除湿热、行气止痛,广泛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脘腹胁痛、疝气及虫 积腹痛。5、 元胡(制元胡)辛、苦,温,归肝,心,胃经,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善治内、 外诸痛,广泛应用于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积聚腹痛.、跌打肿痛、筋骨疼痛。研究证实本品含延胡索乙素等成分,具有镇静,镇痛作用。6、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 能通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部调、疮 疡肿痛,失眠及淤血肿痛等证。7、 白芥子(炒)辛、温,归肺经。温肺散结,通经止痛。本品辛温气锐。咳豁痰 延,利气机,胸痛,通经络,凡痰阻气滞,咳逆胁痛或痰滞经络,肢体疼痛等证,均可 配伍应用。8、 徐长卿辛,苦,温;归肝、胃、肾、肺经。祛风除湿,通经止痛,镇静安神。 本品辛苦性温,长于祛风止痛,广泛应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淤所致的痛证,对关节 疼痛,胃腕疼痛,腰痛、跌打上痛等各种痛证,均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研究证实;本品 所含丹皮酚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阳作用,具有抗菌,镇痛,镇静等作用。9、 海桐皮苦、辛,;归肝、脾,脾,肾经,却风降温,通络止痛,本品气味厚, 走肝肾,入血分,性燥而降,能行风湿、行经络、散淤血、止疼痛,对风湿痹证及跌打损 伤疼痛均有良效。10、 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补血活血,通经活络。本品气味柔和,走守 兼备,能化阴生血,温通经脉,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有润而不燥、补而不滞,行而补破 之特点,对血虚所致之风湿痹痛,淤滞疼痛及妇科诸证,均有良效。11、 夜交藤甘、微苦,平;归心、肝经。本品药性平和,能祛风湿、行经络、通经 脉、泻心火、安心神,常用于热痹及心烦失眠等症。12、 全蝎、蜈蚣二者功用相似,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痛络止痛之功效,能攻 毒拔毒,解瘀散滞,开痰散结,破坚消肿。对于顽固性疼痛,具有明显止痛功效。《医学 衷中参西录》云蜈蚣,走穿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 开之,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全蝎走脏腑,行经络, 为蜈蚣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著名皮肤科专家朱仁康以单味全蝎研末治疗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具有良效。研究证实全蝎、蜈蚣具有镇静、镇痛作用。13、甘草甘,平;归脾胃心肺经。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调 和药性。本品甘而和缓,生用性凉,能散邪泻火,消除积热,解毒消痈,养筋缓急。研究 证实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解毒、祛痰、镇咳、解痉、镇痛、护肝、抗炎。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和神经节引起的水疱性、疼 痛性皮肤病,以成簇状疱疹、局部灼痛和剧烈神经痛为特征,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受侵犯 神经恢复较慢有关。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肝经郁热化火,或脾虚蕴湿化热,兼之外感 火热毒邪,郁于皮肤,阻滞经络,壅遏气血而发为疱疹;湿热未清,余毒留恋,痰湿、瘀 血痹阻经络,气血凝滞不通而后遗神经疼痛。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本方以柴胡、虎杖清 利肝胆湿热,忍冬藤清解经络余毒,川楝子舒肝理气、止痛;川楝子、柴胡同用,则条达 肝气而助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利于痰湿、瘀血之消除;丹参、元胡、鸡血藤养血活血, 祛除经络瘀滞;白芥子逐经络痰湿、辛散通络,使瘀血得温则行,得热而痛止;海桐皮、 徐长卿祛风除湿、通洛止痛;全蝎、蜈蚣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夜交藤安神定痛,改善睡 眠,心寂则痛微;甘草缓急止痛,并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利湿热,清解余毒, 化痰除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配方后,具有以下临床结果1. 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观察120例,治疗10天,痊愈95例(79.17%), 显效15例(12.50%),有效8例(6.67%),无效2例(1.6%),总有效率高达98.33%2. 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一般患者服药2天,疼痛明显减轻,一 般情况改善,情绪好转,烦躁、失眠改善。3. 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2例(1.67%)患者服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柴胡10~15,虎杖10~20,忍冬藤15~30,川楝子6~10,元胡10~24,丹参15~30,炒白芥子6~10,徐长卿10~24,海桐皮10~15,鸡血藤15~24,夜交藤15~24,全蝎3~6,蜈蚣3~6,甘草6~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柴胡10~15,虎杖10~20,忍冬藤15~30,川楝子6~10,元胡10~24,丹参15~30,炒白芥子6~10,徐长卿10~24,海桐皮10~15,鸡血藤15~24,夜交藤15~24,全蝎3~6,蜈蚣3~6,甘草6~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 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怀广姜雯肖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邢怀广姜雯肖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