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销轴(3)相对旋转的旋转链节列12中压入轴套(9)。轴套(9),通过冷锻成形为无接缝的圆筒形状,与销轴(3)一样,在其表面形成通过铬、钒等的扩散渗透法形成的维氏硬度为1300[Hv]以上的金属碳化物层。然后,轴套(9)被施以淬火、回火或恒温变态处理。由此,在提高无声(连接)链条的销轴与链节板的耐摩耗性的同时,提高生产率及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销轴将多个链节板连结而成的扁节链(link chain)如无声链条和板式链条等,详细而言,涉及在与销轴相对旋转的链节板上嵌合了轴套(bush)而成的扁节 链。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扁节链有无声链条和板式链条,所述无声链条为,用销轴将具有齿的链 节板连结成环状而用作动力传递用,所述板式链条为,用销轴将不具有齿的链节板(例如 滚子链条用链节板)连结成直线状而用作重物的吊起用或拉伸用。最近,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方案将销轴与链节板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扁节链,所述 销轴在表面被覆了 5以上的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碳化物 层,该金属碳化物通过扩散渗透法形成,维氏硬度在1300以上,所述链节板以碳的含量在0. 30 0. 55 范围的碳钢或合金钢为原材料, 在其表面被覆3以上的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碳化物层,该 金属碳化物通过扩散渗透法形成,维氏硬度在1300以上(参见特开2000-249196号公 报)。另外,还提出了在与销轴相对旋转的链节板上嵌合了轴套的无声链条(参见特开 平7-151192号公报和特开2002-2504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特开2000-249196号公报中所述的无声链条、与销轴表面一样,由于链节板 的表面也被覆有硬度高的金属碳化物层,因此可以减少销轴和销轴孔的磨损从而降低链条 伸展,但由于将链节板整体的表面硬化,而有可能将与该链节板滑动连接的链轮齿齿面和 张紧器(含收紧器、导块)提前就磨损了。为此,也提出了除去与链节板的链轮齿齿面啮合的面和/或与张紧器滑动连接的 部分的金属碳化物层的方案,但要想通过滚筒抛光而除去链节板的啮合齿面和背面的金属 碳化物层,必须要50 100 的长加工时间,并且由于对链节板的外侧面整体进行研 磨,因而链节板的角部分被研磨成弧状,成为与链轮齿的啮合面或与张紧器的滑动连接面 的链节板端面的有效平坦面大幅减少。由此,有如下可能成为链轮齿或张紧器的提前磨 损、噪音产生的原因,并且发生链轮齿齿面的俯仰(微小疲劳剥离)。另外,虽然可以对上述链节板的链轮齿啮合面或背面实施研削加工而除去金属碳 化物层,但此时,多个链节板要想保持与链轮齿齿面的准确啮合精度,有必要以高精度管理 全部的链节板的研削尺寸,成为成本大幅提高的原因。另外,要想在链节板整体上被覆金属碳化物层,必须要大量的扩散渗透材料(例 如金属铬粉末),这些碳化物形成金属价格昂贵,成为成本提高的原因。进而,在链节板上形成销轴孔时,利用压机的冲压加工而进行,由于该冲压加工,并不是孔面的全长都成为剪切面,一部分成为破断面,其结果是,成为销轴孔的剪切面侧的 孔径与成为破断面侧的孔径不同,销轴孔对于销轴的接触面积小,成为链条的提前伸展的 原因。另一方面,如特开平7-151192号公报所示,已知有在链节板的轴套(销轴)孔上 嵌合了轴套的无声链条,但该轴套一般是通过将钢板卷曲加工而形成的,卷曲加工后,实施 了渗碳、淬火、回火,可实现表面硬化。在该卷曲加工中,在其接缝部分容易产生歪斜,难以 得到足够的正圆精度。进而,即使对于进行了渗碳淬火的销轴而言,上述轴套的硬度是适当 的,对于被覆了金属碳化物层的销轴而言,上述实施了渗碳淬火的轴套的硬度仍是不充分 的,较早期就磨损了而成为链条伸展的原因。另外,如特开2002-2504 05号公报所示,也提出了将轴套制成在整个长度方向上 没有接缝的坚固型的链节板,该轴套也由合金表面硬化钢(alloy case-hardened steel) 形成,对于被覆了金属碳化物的销轴而言没有足够的硬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无声链条而 言,链节板的轴套(销轴)孔和外侧端面之间容易成为来自销轴的大的剪断力作用而成的 破断面,因此上述特开2002-250405号公报的无声链条通过坚固轴套而连结2片链节板,来 确保规定的强度。另外,在1片链节板上嵌合轴套时,为了确保链节板的规定拉伸强度,有必要将轴 套的壁厚制薄,来确保上述轴套孔与外侧端面间的规定间隔,但一般认为,根据生成金属碳 化物层所必要的含有0. 30 0. 55 的高碳的碳钢或合金钢,而形成上述薄轴套的 深冲加工是困难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与销轴相对旋转的链节板上嵌合被覆有与销轴一样的 金属碳化物层的轴套,并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扁节链。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扁节链(1),是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用销轴⑶连结多个链节板 (2)的扁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板,具备在1对孔(7)中嵌合了轴套(9) (9》、且在该轴套中插通有所述 销轴(3)的链节板(2a2),所述销轴(3)为,在其表面被覆有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 碳化物,该金属碳化物用扩散渗透法形成,维氏硬度在1300以上,所述轴套(9) (Q1)为,将碳的含量在0.2重量%以上的碳钢或合金钢通过冷锻成 形为无接缝的圆筒形状,在其表面被覆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碳 化物(g),进而经淬火、回火或恒温变态处理而成,所述金属碳化物(g)用扩散渗透法形成, 维氏硬度在1300 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轴套的圆筒形状不是仅指内径和外径在整个范围(1)都由相 同直径形成,此处的圆筒形状包括外径由相同直径和锥形形成的形状。由此,在链节板的孔上嵌合轴套,对该轴套与销轴一样地在其表面被覆利用扩 散渗透法形成的金属碳化物,因此,相对旋转的轴承部分均由硬度高的(维氏硬度在 1300以上)金属碳化物构成,是减少了磨损而能降低链条伸展的构件,同时,由于链节 板本身是由经淬火的碳钢等的通常材质构成的,因此,可以降低链轮齿齿面和张紧器等与 链条接触的部件的提前磨损,从系统整体来看能实现长寿命化。另外,由于仅对销轴和轴套实施铬、钒等的金属扩散渗透处理,因而没有必要大量使用昂贵的碳化物形成金属,并且也无需用滚筒抛光、研削加工等的麻烦且需要长时间的 后加工,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进而,轴套可以通过冷锻而成形,形成为无接缝的形状,得到充分的正圆精度,并且可以构成为较薄的壁厚,在保持耐磨损性能的同时,可以得到链条的拉伸强度等的充分 的机械性能。另外,轴套通过金属扩散渗透处理而成为退火状态,但通过实施淬火、回火或恒温 变态处理可以保持充分的母材刚性。优选的是,上述轴套(9) (Q1)在将碳为0. 35以下的钢通过冷锻而成形 为圆筒形状的状态下,实施渗碳处理,然后用上述扩散渗透法被覆金属碳化物而成。由此,由于使用碳为0. 2 0. 35的较低的含碳量的钢,因此通过冷锻 可以容易且以高精度成形为轴套,并且在该状态下进行渗碳处理后,通过扩散渗透法而形 成金属碳化物层,因此可以确保在进行扩散渗透时所必要的碳量,并且在随后的淬火、回火 (或恒温变态处理)时,仍可以确保必要的碳量。例如参照图4,在上述链节板(2a2)上嵌合上述轴套的孔(7)是通过采用压机而进 行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的;上述轴套为,其内径在整个轴方向上为相同直径(d)、且其外径(D1, D2)在轴方向 上不同的、形成为锥形状的锥形轴套(%);将上述锥形轴套(Q1)从其外径的小直径侧(D1)插入到上述链节板(2a2)的经上 述冲压加工而成的孔(7)的破断面(f)侧,贯穿上述孔(7)的破断面(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节链,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用销轴连结有多个链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板,具备在1对孔中嵌合有轴套、且在该轴套中插通有所述销轴的链节板,所述销轴,在其表面被覆有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碳化物,该金属碳化物由扩散渗透法形成,维氏硬度在1300Hv以上,所述轴套,将碳的含量在0.2重量%以上的碳钢或合金钢通过冷锻而成形为无接缝的圆筒形状,在其表面被覆铬、钒、铌、钛、锆、钽、钼、钨中的至少1种的金属碳化物,进而经淬火、回火或恒温变态处理而成,该金属碳化物由扩散渗透法形成,维氏硬度在1300Hv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嶋田吉广,末井伸幸,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