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液冷单元以及电子设备,液冷单元具备泵主体(51)。在泵主体(51)上形成有管接头(42b),该管接头(42b)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性管(41b)从末端收入管接头(42b)并与管接头(42b)结合。在泵主体(51)的前方配置有固定部件(52)。在固定部件(52)上形成有槽(55),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41b)内的管接头(42b)进行支承。同时,槽(55)从管接头(42b)的末端向管接头(42b)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41b)。其结果是,即便泵主体(51)产生脉动,也能够避免弹性管(41b)产生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39)产生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组装于例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的液冷单元。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液冷单元。在这种液冷单元中广泛利用离心式和涡流式之类的基于旋转体作用的泵。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平5-34037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4-139187号公报公知有利用活塞或压电元件的活塞式泵或压电式泵。与离心式和涡流式之类的泵 相比,这种活塞式泵和压电式泵能够使制冷剂有效地进行循环。另一方面,活塞式泵和压电 式泵的脉动大。例如当将橡胶管之类的弹性导管与这种泵连接时,脉动会引起导管的振动。 例如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中,这种振动从掌托(palm rest)传递到使用者的手。从而使 用者的使用感变差。为了避免脉动造成的振动,考虑采用刚性配管。但是,在采用刚性配管 的情况下,要求液冷单元的构成要素的配置具有高位置精度。这会导致组装作业的繁杂化 或制造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由 泵产生的振动的液冷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种液冷单元的电子设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液冷单元具备泵主体;管接头,该管接头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 性管,该弹性管从末端收入管接头并与管接头结合;以及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形成有槽, 该槽从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内的管接头进行支承,并且,该槽从接头的末端 向管接头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在这种液冷单元中,泵主体利用管接头与弹性管结合。弹性管被收入到在固定部 件上形成的槽中。槽从管接头的末端向管接头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其结果是, 即便在泵主体产生脉动,也能够避免弹性管产生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产生的振动。液冷单元还可以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与固定部件重合以盖住槽,并朝向槽 对弹性管进行按压。在这种按压部件的作用下,弹性管朝向槽被按压。其结果是,以更大的 力将弹性管保持在槽内。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产生的振动。槽可由绕中心轴以呈凹角的 中心角扩展的部分圆筒面形成。此时,弹性管被压入槽中即可。固定部件可由减振材料或 者隔振材料构成。如上所述的液冷单元被组装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具备壳体;电子部件,所述 电子部件被收纳在壳体内;以及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在壳体内与电子部件相关联,液冷 单元具备泵主体;管接头,该管接头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性管, 该弹性管从末端收入管接头并与管接头结合;以及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形成有槽,该槽从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内的管接头进行支承,同时,该槽从管接头的末端向管 接头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这种电子设备还可以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与固定部件重合以盖住槽,并朝向槽对弹性管进行按压。与上述情况同样,槽由绕中心轴以呈凹角的中心角扩展的部分圆 筒面形成即可。此时,弹性管被压入槽中即可。固定部件由减振材料或者隔振材料构成即可。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具备泵主 体;流入侧管接头,该流入侧管接头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入路;流出侧管 接头,该流出侧管接头与流入侧管接头并列地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 第一弹性管,该第一弹性管从末端收入流入侧管接头,并与流入侧管接头结合;第二弹性 管,该第二弹性管从末端收入流出侧管接头,并与流出侧管接头结合;以及固定部件,该固 定部件形成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从流入侧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第一弹性管 内的流入侧管接头进行支承,同时,该第一槽从流入侧管接头的末端向流入侧管接头的前 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第一弹性管,所述第二槽从流出侧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第二弹 性管内的流出侧管接头进行支承,同时,该第二槽从流出侧管接头的末端向流出侧管接头 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第二弹性管。在这种液冷单元中,泵主体利用流入侧管接头与第一弹性管结合。同样,泵主体利 用流出侧管接头与第二弹性管结合。第一弹性管被收入到在固定部件上形成的第一槽中。 第二弹性管被收入到在固定部件上形成的第二槽中。第一槽从流入侧管接头的末端向流入 侧管接头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第一弹性管。同样,第二槽从流出侧管接头的末端向流 出侧管接头的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第二弹性管。其结果是,即便在泵主体产生振动,也能 够避免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产生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产生的振动。这种液冷单元还可以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与固定部件重合以盖住第一槽和 第二槽,该按压部件朝向第一槽对第一弹性管进行按压,并朝向第二槽对第二弹性管进行 按压。与上述情况同样,第一槽和第二槽分别可由绕中心轴以呈凹角的中心角扩展的部分 圆筒面形成。此时,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分别被压入第一槽和第二槽即可。固定部件 可由减振材料或者隔振材料构成。液冷单元还可以具备支承片,所述支承片沿着包含流入侧管接头的轴心和流出侧 管接头的轴心的虚拟平面将泵主体夹在该支承片与流入侧管接头和流出侧管接头之间。这 种支承片能够拦截泵主体的基于脉动的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产生的振动。此时, 支承片可由弹性体构成。液冷单元还可以具备安装片,所述安装片沿着包含流入侧管接头的轴心和流出 侧管接头的轴心的虚拟平面将泵主体夹在该安装片与流入侧管接头和流出侧管接头之间; 第一支承片,该第一支承片沿着该虚拟平面将泵主体和安装片夹在该第一支承片与流入侧 管接头和流出侧管接头之间;以及第二支承片,该第二支承片允许安装片沿着该虚拟平面 移动,并且从与该虚拟平面正交的方向对安装片进行支承。在这种液冷单元中,第一支承片保持安装片。其结果是,第一支承片能够拦截泵主 体的基于脉动的振动。安装片沿着包含流入侧管接头的轴心和流出侧管接头的轴心的虚拟 平面移动自如支承于第二支承片。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支承片可靠地拦截泵主体的基于脉动的振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由泵产生的振动。另外,第一支承片可由弹性体构成。可在固定部件上形成有底板和周壁,所述底板面向泵主体的底面,所述周壁从底 板的表面立起,该周壁不间断地包围泵主体的周围,并与底板协作而构成容器。根据这种固定部件,即便制冷剂之类的液体从流入侧管接头和第一弹性管之间、 或者流出侧管接头和第二弹性管之间漏出,漏出的制冷剂被底板拦截。在周壁的作用下,液 体被拦截在固定部件内。避免了液体从固定部件漏出至外侧。避免了例如配置于固定部件 外侧的电子部件的损伤。如上所述的液冷单元被组装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备壳体;电子部件,所述电 子部件被收纳在壳体内;以及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在壳体内与电子部件相关联,液冷单 元具备泵主体;流入侧管接头,该流入侧管接头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入 路;流出侧管接头,该流出侧管接头与流入侧管接头并列地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 剂的流出路;第一弹性管,该第一弹性管从末端收入流入侧管接头并与流入侧管接头结合; 第二弹性管,该第二弹性管从末端收入流出侧管接头并与流出侧管接头结合;以及固定部 件,该固定部件形成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从流入侧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 第一弹性管内的流入侧管接头进行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具备:泵主体;管接头,该管接头形成于泵主体,并用于形成制冷剂的流出路;弹性管,该弹性管从末端收入管接头并与管接头结合;以及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形成有槽,该槽从管接头的末端至预定长度对弹性管内的管接头进行支承,同时,该槽从管接头的末端向管接头前方至预定长度仅保持弹性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夕和弘,铃木真纯,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