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
技术介绍
在我国及亚太地区患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病人中,以系膜增生性 肾炎为最多,约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数为IgA肾病。其临床特点为血 尿或/和蛋白尿。因患者在此病的初期至中期绝大多数无肾脏病本身的 特殊症状,部分病人因感染发热过分疲劳或受寒而血尿加重,许多医者 均以此作为辩证论治的依据,因此,疗效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消除和减轻肾小球性 血尿和/蛋白尿,治疗肾小球性血尿有效率高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其特征是组成该药的原料药主要为下 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黄芪5 12%党参-8%墨旱莲6 15%女贞子l-4%丹参6 13%川考6--14%红花5~8%当归6--15%赤芍.6 13%大蓟4--8%茜草根 4 8% 紫草 6~10%景天 5 7%。所述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原料药还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陈皮 3~7% 甘草 1~5%。本专利技术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消除和减轻肾小球性血尿和/蛋白尿,治 疗肾小球性血尿有效率高。应用本专利技术治疗了124例肾小球性血尿病人, 男性98例,女性26例,年龄在15-47岁之间。其中经肾活检诊断为系 膜增殖性肾炎(IgA型和非IgA型)42例,局灶性节段性肾炎5例,紫癜 性肾炎8例,胡桃夹现象6例,其他病例不愿做肾活检,均属肾小球性 血尿,病人合并有重度高血压和尿蛋白定量〉2克/日者,未列入统计。 全部病例均无肾病的特殊症状,肾功能在正常范围。经1-2月治疗血尿 都明显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人在服药1-2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其特征是:组成该药的原料药主要为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黄芪5~12%党参3~8%墨旱莲6~15%女贞子1~4%丹参6~13%川芎6~14%红花5~8%当归6~15%赤芍6~13%大蓟4~8%茜草根4~8%紫草6~10%景天5~7%。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其特征是组成该药的原料药主要为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黄芪5~12%党参3~8%墨旱莲 6~15%女贞子 1~4%丹参6~13%川芎6~14%红花5~8% 当归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桐荪,达展云,
申请(专利权)人:钱桐荪,达展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