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1510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包括:摄像头(1),摄取棉或毛纤维试样图像,并输出该图像的电子信息;图像处理装置(2),读取上述电子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符合计算机系统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图像信息;计算机系统(3),读取转换后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转换为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白度和色度等计算公式中所需的数据信息,利用这些计算公式算得该试样的各项色度指标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棉、毛纤维色度的品质检测,可替代造价较高的专用设备,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标准化水平高,便于普及推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纺织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棉、毛纤维的色度是棉、毛纤维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目前国内外都用专用设备对其 进行检测。棉纤维的色度测试仪器有棉花测色仪,是由白光光束以与棉样表面法线成45 °角入射于棉样表面上,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棉样表面的反射光(即通称45°照射垂直观测, 縮写为45/0),接收其反射光中的绿、兰两个刺激值,从而通过一定公式的计算获得色度 指标---黄色深度和灰度。羊毛纤维的色度测试仪器有色度测试用色度计或光谱色度计或 分光光度计,仪器设有校正样品容器(简称样筒)的窗口玻璃片的一块校正板,测试结果 以三刺激值(X、 Y、 Z)和黄度(X—Y)表示。以上仪器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利用其测量棉、毛纤维的色度时需采用不同的专用设 备完成,给测试带来不便;且上述仪器采用的测量元件是硅(或硒)光电池,这种器件的 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不能满足长时间运行的要求,使得其测量精确度和稳定性方面 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其造价较高,不利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使得棉、毛纤 维的色度可以使用同一套装置进行测试,避免使用多台造价较高的专用设备,且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并易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 包括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及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和 计算机系统依次串联。所述的摄像头摄取棉、毛纤维试样的图像,并将得到的图像以电子 信息形式或通过串行口,送入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数据接收电路接收电子信息, 并进行串、并转换,再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数据帧解包,并把获得的纯图像信息进行过 滤及补偿后,再转换成符合计算机系统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数据,由数据锁存电路锁存并 输出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从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纯图像信息,根据与标准色的差值通 过算法再次进行必要的过滤及补偿,计算出样品的色度、白度以及其它所需测定的参数,将结果显示或打印输出。所述的电子信息形式为RGB图象信息帧;所述的串行口为通用的RS232 口或并行口LPT或USB接口。所述的由数据锁存电路锁存并输出至计算机系统(3),该输出可以采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ISA总线或EISA总线或PCI总线。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2)可以为一独立设备,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系统(3)的一部分。 所述的计算机系统(3)可以选用通用的个人电脑PC机,也可以是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工控机或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3)读取图像信息,根据该图像信息与标准色的差值对其进行过滤 及补偿,形成国家标准GB/T 17644《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规定的白度和色度等计 算公式中所需的数据信息。本技术的基本工作步骤-① .摄像头(1)摄取棉或毛纤维试样图像,并输出该图像的电子信息;② .图像处理装置(2)读取该电子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符合计算机系统(3)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图像信息;(D.计算机系统(3)读取转换后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转换为国家标准GB/T 17644 《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规定的白度和色度等计算公式中所需的数据信息,利 用这些计算公式算得该试样的色度指标值。 其中步骤③计算机系统(3)的工作过程包括下列步骤a. 从图像处理装置(2)读取图像信息;b. 根据标准色,对图像信息进行色差过滤及补偿(以弥补由于各摄像头本身的差异及其 他因素所带来的图象信息的失真),形成国家标准GB/T 17644《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 方法》规定的白度和色度等计算公式中所需的数据信息;c.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所需测定的指标值,并将其输出。所述的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在测试棉、毛纤维色度时,直接将棉或毛纤维试样 放在摄像头前的玻璃板上,用压板压紧试样,该试样的反射光或透射光进入摄像头(l)。有益效果本技术适用于棉、毛纤维色度的品质检测,使得棉、毛纤维的色度可以使用同一 套装置进行测试,替代造价较高的几台专用设备,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测试;且本 技术采用摄像头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感光元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测量器件进行测量,其寿命及检测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较硅(或硒) 光电池有很大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本技术检测棉、毛纤维色度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 靠性;此外,本技术标准化水平高,便于推广普及,更加方便按国家标准进行棉、毛 纤维品质检验。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测试棉、毛纤维色度的示意图。图中l一摄像头 2 —图像处理装置 3 —计算机系统 ll一玻璃板 12 —压板 图2为本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包括摄像头(1)、图像处理 装置(2)及计算机系统(3)。摄像头(1)用于摄取棉、毛纤维试样的图像并将得到的图像以电子信息形式(如RGB图 象信息帧等),或通过串行口,如通用的RS232 口、并行口LPT、 USB接口等,送入图像 处理装置(2)。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装置(2)的数据接收电路接收该电子信息并进行串、并转换, 再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数据帧解包,并把获得的纯图像信息进行过滤及补偿后,再转换 成符合计算机系统(3)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数据,由数据锁存电路锁存并输出至计算机 系统(3)(该输出可以采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如ISA总线、曰SA总线、PCI总线等 形式)。该图像处理装置(2)可以为一独立设备,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系统(3)的一部分。 计算机系统(3)从图像处理装置(2)取得纯图像信息,根据与标准色的差值通过算法再 次进行必要的过滤及补偿,形成国家标准GB/T 17644《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规 定的白度和色度等计算公式中所需的数据,然后用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的色度、白 度以及其它所需测定的参数,将结果显示或打印输出。该计算机系统(3)的工作流程如 图3所示。该计算机系统(3)可以选用通用的个人电脑( 机),也可以是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如工控机或其它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利用上述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测试棉、毛纤维色度时先将棉或毛纤维试样放在摄像头(1)前的玻璃板(11)上,如图1所示,为保持试 样一定的密度,用压板(12)压紧试样,将光源的光束投射到玻璃板(11)前或后的棉、 毛纤维试样上,试样的反射光或透射光进入摄像头(1),摄像头(1)测得该试样图像的 电子信息;再将摄像头(1)测得的试样图像的电子信息送入图像处理装置(2),由图像处理装 置(2)转换为符合计算机系统(3)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图像信息; 而后将转换后的图像信息送入计算机系统(3)中,由计算机系统(3)根据国家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毛纤维色度测试装置,包括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及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1)、图像处理装置(2)和计算机系统(3)依次串联;所述的摄像头(1)摄取棉、毛纤维试样的图像,并将得到的图像以电子信息形式或通过串行口,送入图像处理装置(2);图像处理装置(2)的数据接收电路接收电子信息,并进行串、并转换,再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数据帧解包,并把获得的纯图像信息进行过滤及补偿后,再转换成符合计算机系统(3)内部总线接口标准的数据,由数据锁存电路锁存并输出至计算机系统(3);计算机系统(3)从图像处理装置(2)取得纯图像信息,根据与标准色的差值通过算法再次进行必要的过滤及补偿,计算出样品的色度、白度以及其它所需测定的参数,将结果显示或打印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杰宋琦宋均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