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9404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减震领域,可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中,其包括橡胶支座、木连接件、木竹斜杆,橡胶支座下端与木连接件连接,木连接件则接有木竹斜杆。该支撑结构通过橡胶支座和木竹斜杆分别与建筑木框架的上下木框架梁连接,安装固定于木框架内起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需要抗震的木框架结构中,与主体结构连接简单、施工方便、传力可靠,且一旦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更换、维护简单、造价低,可用于减小木结构建筑的地震反应,避免或减小木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建筑木结构消能减震控制装置,可用于减 小建筑木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或减小木结构的震害。
技术介绍
木材具有安全、舒适、热效率等优点,是天然的理想建筑材料,用木材建 造的木结构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我国的古代建筑中大量使 用了木结构体系,近年来城镇建筑虽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但木结构在乡镇建筑和特色建筑中仍广为流行。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 级大地震中,出现较多木结构建筑的倒塌现象,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改善成 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越来越 多的采用消能减震部件,其原理是通过消能减震部件的变形,耗散地震动输入 能量,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目前尚未见到适用于木结构中的消能减震 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竹-橡胶支座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利用对 现有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的隔震材料和技术的集成而开发设计的一种低造价木 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该装置将造价较低的带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与木竹支撑组合,形成适用于木结构建筑中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采用木竹-橡胶支座组合制成消能减震支撑结构。 进一步,其包括橡胶支座、木连接件、木竹斜杆,橡胶支座下端与木连接 件连接固定,木连接件与木竹斜杆上端相连。该橡胶支座中间为叠层铅芯橡胶,其两端设有钢板,钢板四角设有螺孔。 该木连接件设有与橡胶支座相对应的螺孔。 该橡胶支座与木连接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该木连接件与木竹斜杆通过硬木钉固定,木竹斜杆为对称设置的两根。 该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上下框架梁和 左右框架柱内。该木杆斜杆为斜撑杆件,采用木材、竹材或者铜质材料。该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在木框架内形成一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组合支撑。在地 震作用下,木框架发生侧向位移,使消能减震支撑结构顶部与底部产生相对水 平变形,从而带动橡胶支座产生水平变形,通过橡胶支座的变形耗散地震输入 能量,这样组合消能支撑就发挥其抗震消能作用,使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大减 小。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橡胶支座的已有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技术人员在应用时比较熟悉和容 易把握,便于操作。2. 橡胶支座有弹性,与木连接件组合后,可以在地震作用下充分发挥橡胶 支座的变形特点,从而使本技术具有消能减震的效果。3. 橡胶支座造价较低,将其引入木结构中,在不大幅提高木结构建筑成本 的情况下,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4. 与木结构主体连接简单、施工方便、传力可靠。5. 若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由于与主体结构连接简单,更换比较简单, 日后维护简单易行,无后顾之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4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橡胶支座1、木连接件2、木竹斜杆3。可在建筑结构的上、下木框架梁4、 5和左、右木框架柱6、 7内安装本技术。 橡胶支座l的中间为叠层铅芯橡胶(层状),其上下端则是钢板,钢板略宽于叠层 铅芯橡胶,上下钢板各在四个角设有螺孔,通过螺栓与其它部件相连。在木结构内部的上木框架梁4底部开设螺孔,该螺孔与橡胶支座1上的螺 孔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用螺栓和螺母将上木框架梁4与橡胶支座1螺栓连 接为一体。木连接件2顶部开设螺孔,该螺孔也与橡胶支座1上的螺孔大小相 同、位置相对应,同样用螺栓和螺母将木连接件2顶部与橡胶支座1底部螺栓 连接为一体。木连接件2底部通过硬木钉与木竹斜杆3连接,木竹斜杆3材料 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竹材。下木框架梁4顶部开设榫槽,榫槽的宽度、深度 与木竹斜杆3上的榫槽相匹配,用硬木钉将下木框架梁4与木竹斜杆3连接为 一体,使对称设置的木竹斜杆3成为一等腰三角形形状,这样就构成了本实用 新型的抗震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本技术的木竹斜杆作为斜撑 杆件也可以用铜质材料。在设计时要根据建筑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来确定本组合支撑的位 置,在位移反应较大楼层设置组合支撑,使其带来的消能减震效果最佳。本技术的主要用于建筑木结构内,使地震发生时,减小木结构建筑的 地震反应,达到改善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目的,从而避免或减小木结构建筑 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 本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 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本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 示,对于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木竹-橡胶支座组合制成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包括橡胶支座、木连接件、木竹斜杆,橡胶支座下端与木连接件连接固定,木连接件与木竹斜杆上端相连。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橡胶支座中间 为叠层铅芯橡胶,两端设有钢板,钢板四角设有螺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木连接件设有 与橡胶支座相对应的螺孔。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橡胶支座与木 连接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木连接件与木 竹斜杆通过硬木钉固定,木竹斜杆为对称设置的两根。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消能减震支撑 结构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安装于建筑结构的上下框架梁和左右框架柱内。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消能减震支撑 结构通过橡胶支座与上框架梁由螺栓螺母固定,木竹斜杆与下框架梁经榫槽接合 硬木钉固定固定于上下框架梁和左右框架柱内。8、 如权利要求1、 6、 7中任一项所述的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木杆斜杆为斜撑杆件,采用木材、竹材或者铜质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减震领域,可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中,其包括橡胶支座、木连接件、木竹斜杆,橡胶支座下端与木连接件连接,木连接件则接有木竹斜杆。该支撑结构通过橡胶支座和木竹斜杆分别与建筑木框架的上下木框架梁连接,安装固定于木框架内起减震作用。本技术安装在需要抗震的木框架结构中,与主体结构连接简单、施工方便、传力可靠,且一旦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更换、维护简单、造价低,可用于减小木结构建筑的地震反应,避免或减小木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文档编号E04B1/98GK201358522SQ20082015286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何敏娟, 吕西林, 颖 周, 熊海贝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竹-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木竹-橡胶支座组合制成消能减震支撑结构,其包括橡胶支座、木连接件、木竹斜杆,橡胶支座下端与木连接件连接固定,木连接件与木竹斜杆上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西林周颖熊海贝何敏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