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镇流荧光灯灯头及其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9340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连接在灯座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下塑件,它还包括上塑件,所述上塑件为一与所述灯座相匹配的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于所述上塑件上并穿过所述上塑件的壳体,所述上塑件与所述下塑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镇流荧光灯,包括荧光灯灯管,采用上述自镇流荧光灯灯头,所述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下塑件与所述荧光灯灯管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节约金属电极材料,现有的螺纹结构的第二电极需要较多的金属材料。简化了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生产工艺,并且更加节能环保,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镇流荧光灯灯头及其荧光灯
技术介绍
自镇流荧光灯具有发热量小、节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现有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第一电 极l、玻璃2、第二电极3、塑件4,灯管(图中未示)设于塑件4的下方,灯管的 两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3相连接。其中,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3 之间采用玻璃2绝缘隔开,但玻璃2具有易碎、不安全缺陷。第二电极3通常为一 螺紋结构,起到导电、散热并固定焚光灯于灯座中的作用。其通常采用电镀的铜材 料,廉价的采用的是电镀螺紋的铁材料,釆用铁的容易生锈。塑件4也包括有螺紋 结构,其与第二电极3的内螺紋相配合,拧进后形成图4的结构,并且在塑件4 螺紋结构的根部(图1中的虚线位置)进行压铆,塑件4通常采用PBT材料。此外,自镇流荧光灯灯头拧到用电灯座内后,其外露部分要符合防高压触电项 目的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镇流荧光灯 灯头及其荧光灯,以简化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之一所述的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连接在灯座上,包括第一 电极、第二电极、下塑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塑件,所述上塑件为一与 所述灯座相匹配的结构,所述第 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设于所述上塑件上并穿过所 述上塑件的壳体,所述上塑件与所述下塑件固定连接。在上述的自镇流焚光灯灯头中,所述上塑件与所述下塑件为一体的结构。在上述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所述上塑件为外侧具有螺紋的圓柱型结构,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圆柱型结构所述上塑件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极设于 所述上塑件的为侧面上。在上述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所述第一电极为铆接于上塑件顶端的金属 铆件。在上述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所述上塑件底端周边与所述下塑件顶端周 边对应设有卡扣结构,所述上塑件和所述下塑件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在上述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所述第二电极为一个金属块或片状结构。在上述的自镇流焚光灯灯头中,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对称 或等角度设置于所述上塑件的侧面。在上述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所述第二电极外侧设有与所述上塑件的外 螺紋相一致螺紋。在上述的自镇流焚光灯灯头中,所述上塑件和下塑件的材料为PBT塑料。 本技术之二所述的一种自镇流荧光灯,包括荧光灯灯管,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自镇流荧光灯灯头,所述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下塑件与所述荧光灯灯管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节约金属电极材料,现有的螺紋结构的第二电极需要较多的金属材料。例 如常见的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面积为40mmx 88mm=3520mm2,而在本技术 中需要的面积为5mmx iomm=50mm2,即可实现,节约70倍的铜材及电镀材料。2. 简化了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生产工艺,由于上塑件承担了原灯头的部分功 能,因此无需玻璃,取消原灯头玻璃易碎的加工工序、电镀工艺和旋压工艺的污染 过程,同时也取消企业生产中的压铆工序和扭力测定工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且更加节能环保。3. 本技术自镇流焚光灯灯头拧到用电灯座后,第二电极可藏入灯座内, 完全解决防高压和触电的安全指标,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4. 本技术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中的上塑件容易加工制造,可视不同的灯头 进行同比例放大和缩小,也可以做成梯形等适合特殊灯座的灯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自镇流焚光灯灯头的侧视图;图2为现有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第一电极、绝缘玻璃和第二电极俯视图3为现有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第一电极、绝缘玻璃和第二电极侧视图4为现有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塑件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侧视图6为本技术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第一电极和上塑件的俯视图7为本技术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上塑件的侧视图8为本技术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下塑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之一的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 连接在灯座上,包括第一电极ll、上塑件12、第二电极13、下塑件14,其中,所 述上塑件12为一与灯座相匹配的结构,即所述上塑件12参照不同的灯座类型结构, 如柱状或梯形等,制成不同的形状结构等等,实现灯头与灯座的匹配。所述第一电 极11和第二电极13设于所述上塑件12上并穿过上塑件12的壳体,所述上塑件 12与所述下塑件14固定连接。所述上塑件12与所述下塑件14可以根据需要加工 成一体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加工步骤,节省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上塑件12为外侧具有螺紋的圆柱型结构。使用时,该有圓柱 形结构外侧上的螺紋与相应的灯座螺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11设于所述圓柱型结构所述上塑件12的顶端,所述 第二电极13设于所述上塑件12的为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ll为铆接于上塑件12顶端的金属铆件。这样可以方 ^f更地进4亍加工制造。进一步地,所述上塑件12底端周边与所述下塑件14顶端周边对应设有卡扣结 构,所述上塑件12和所述下塑件14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说明的 卡扣结构的形式是在所述上塑件1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121,在所述下塑件14 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凹槽141,所述上塑件12和所述下塑件14通过所述凸 起121和凹槽141固定连接。在分开加工所述上塑件12和所述下塑件14时,可以 按不同要求设计所述上塑件12和下塑件14的颜色,从而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13为一个金属块或片状结构,具体的可以是梯形、圆形或柱形等等不同的形状,所述第二电极13通过嵌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上塑件 12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13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对称或等角度设置于所述 上塑件12的侧面。例如,为了使第二电极13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可在上塑件12 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电极13。也可等角度设置三个所述第二电极13,即在 上塑件的圓周截面上设置三个第二电极13,每个第二电极13的角度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13外侧设有与所述上塑件12的外螺紋相一致螺纹。 其中,所述上塑件12和下塑件可采用耐高压、高绝缘、阻燃的材料。如采用 PBT塑料等。本技术之二的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包括荧光灯灯管,采用上述自镇流 荧光灯灯头,所述自镇流荧光灯灯头的下塑件14与所述荧光灯灯管固定连接。制作上述自镇流荧光灯时,将自镇流荧光灯灯头与荧光灯灯管连接,即所述第 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3分别与荧光灯灯管的两电极相连接。当所述第一电极11 和第二电极13触及灯座上的电源电极时,荧光灯灯管发光。其中,上塑件12起到 将自镇流荧光灯灯头固定于灯座中的作用,而下塑件14起到固定灯管的作用。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 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 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 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连接在灯座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下塑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塑件,所述上塑件为一与所述灯座相匹配的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于所述上塑件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镇流荧光灯灯头,连接在灯座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下塑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塑件,所述上塑件为一与所述灯座相匹配的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于所述上塑件上并穿过所述上塑件的壳体,所述上塑件与所述下塑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峰照明器材厂陈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