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76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捕虫器具有一个容器和一个用于使昆虫相对容易地进入所述袋子中而相对困难地从所述袋子中出去的入口机构。该捕虫器还具有一个装有昆虫引诱素的细瓶。当需要捕虫器工作时,该细瓶能被容易地打碎以将引诱素释放出来。该捕虫器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盛放细瓶的保护壳,当使用者将该细瓶打碎而使引诱素释放出来后,保护壳保护使用者不会被破碎的玻璃细瓶伤害到,同时又能让引诱素从所述开口端散发出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sect catch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sect catching devic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er and an entrance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getting the insect to enter the bag relatively easily and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get out of the bag.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also has a fine bottle with an insect attractant. When a bug catcher is needed, the flask can be easily broken to release the attractant.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further comprises a protective shell for a fine bottle, the bottle will be fine when users break and make pheromone released after the glass bottle of fine damage protection shell to protect the user will not be broken, and can make pheromone from the opening end comes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捕虫器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权人为斯内米勒的美国专利NO.4,873,787公开了一种捕虫器,该捕虫器具有形成在柔性袋中的锥形入口机构。本专利技术是对该专利中描述的捕虫器的改进。本专利技术提出这样一种捕虫器,该捕虫器具有一个容器和一个锥形入口机构。该容器优选设计为一个柔性塑料袋子。该入口机构为截锥形,用于使昆虫相对容易地进入所述袋子中而相对困难地从所述袋子中出去。该捕虫器还具有一个细瓶,该瓶中装有用于将昆虫从所述锥形入口机构引诱到所述容器中的昆虫引诱素。该细瓶优选为由不与引诱素发生反应的玻璃构成。当需要捕虫器工作时,该细瓶能容易地被使用者打碎以将引诱素释放出来。该捕虫器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盛放细瓶的保护壳,该保护壳优选为由塑料成型而成的空心管形并且两端开口。当使用者将该细瓶打碎而使引诱素释放出来后,保护壳保护使用者不会被破碎的玻璃细瓶伤害到,同时又能让引诱素从所述开口端散发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捕虫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的该捕虫器处于封闭的、非工作的、运输状态。图2是上述捕虫器处于打开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图3示出的捕虫器处于分解状态,用于示出制造该捕虫器的方法的工作步骤。图1和图2示出的捕虫器10具有一个容器12,该容器12限定了一个捕集腔或者说捕集室。在图示出的该实施例中,容器12被设计成一个柔性的塑料袋子。容器12的周边是密封的,用于防止盛在其中的水或其它液体泄漏出来。在容器或者说袋子12的顶部具有一个入口机构14。该入口机构14优选由塑料构成,并包括一个肩件16、一个中间件18以及一个截锥形件20。通过将肩件16固定在容器12的内表面上,入口机构14得以被固定在其安装位置上。中间件18和锥形件20被固定连接在一起,它们构成的组合件滑动地装在肩件16中,并可以在封闭位置(图1)和开口位置之间移动(图2)。中间件18具有一个顶部环形盖22和一个固定件24,其中环形盖22用于当捕虫器处于封闭位置时(图1)封闭捕虫器的入口,固定件24用于吊挂或以其它方式定位工作状态下的捕虫器。中间件18还包括三个径向延伸的、中部内连接的叶片,图中示出了叶片26a和26b,另一个藏在图后面未示出。但是,这里还可以采用多于或少于三个的叶片。这些叶片限定了多个通道或者说通路,通过这些通道或通路,昆虫可以进到捕虫器中去。锥形件20上具有多排水平的开孔30,用于将捕虫器中存储的引诱素的气味散发出去。锥形件20的顶部和底部是开口的,但是其顶部开口的直径要比其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但是,该底部开口应足够大,以保证一只昆虫(例如一只苍蝇)能够进入容器12所限定的捕集腔中。捕虫器10还具有一个引诱素组件40,该组件40位于容器12所限定的捕集腔中。优选的是,引诱素组件40被安装在袋子12的内表面上并位于入口机构14的下部。引诱素组件40由一个细瓶42、一个保护壳44和一对端盖46a、46b构成。在该细瓶42内装有用于某一昆虫品种的液体引诱素。例如,用于捕苍蝇时安装的就是一个盛有苍蝇引诱素的细瓶。细瓶42优选为由不与引诱素发生反应的材料例如玻璃构成。细玻璃瓶42的壁很薄,以利于当需要捕虫器工作时,该玻璃瓶能被容易地打碎以将引诱素释放出来。保护壳44为一个两端开口的柔性空心管,并最好由塑料构成。保护壳44的尺寸使其能容纳上述的细玻璃瓶42于其中。端盖46a和46b可以分别插入在保护壳44的相对开口端上以将细玻璃瓶42保持在保护壳44中。端盖由可渗透性材料(例如丝网)构成,以使当引诱素从细玻璃瓶42中被释放出来后,通过保护壳44的开口端,能散发出来。应该注意,捕虫器10可以被设计成带有一个较大的袋子,这时,在这个袋子中可以设置多个引诱素组件40。捕虫器1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装有固体的辅助引诱素的夹袋50,该夹袋50被松松地保持在袋子12中,用于延长细瓶42中的主要引诱素的寿命。夹袋50由不溶于水的材料(聚乙烯醇)构成。对于一些苍蝇品种,这些引诱素,一旦从细玻璃瓶42中释放出来,可以在三至四个星期内保持强烈和有效。然而通过加入辅助引诱素夹袋50,这些引诱素可以在两个月内保持强烈和有效。图1所示出的捕虫器10处于关闭的非工作状态,这时的中间件18位于容器12中。入口机构14的盖22盖住捕虫器的入口,而且袋子12密封地包在入口机构14的顶部。引诱素组件40被固定在袋子12中,而且夹袋50被自由地保持在袋子12中。细瓶42中的液体引诱素与位于夹袋50中的固体引诱素是分开放置的。在这种状态下,捕虫器10完全是自封闭的。这种自封闭的捕虫器10能被方便地运输、放在货架上展示或被使用者存放在家中。当使用者想要使用捕虫器时,可将袋子的沿盖22的周边部分割开,并相对于肩件16提起中间件18直到锥形件20顶在肩件16上(图2)。然后使用者通过挤压或者其它方式将压力施加在保护壳44上,并使压力通过保护壳44传到细玻璃瓶42上而使细玻璃瓶42破碎。当细瓶碎后,由于塑料保护壳44的存在,使用者不会接触到碎的玻璃片,故不会被割伤或受到其它伤害。渗透性的端盖46a和46b将碎的瓶子碎片保持在保护壳44中,并同时确保引诱素能够通过保护壳44的开口端进入捕集腔。然后,使用者可通过入口机构14将一种液体(例如水)充入袋子12中,并使液体的液面与印在袋子上的一条填充线60平齐,并将引诱素组件40置于填充线60的下方。这样,在捕集腔内,来自破碎的细瓶42的引诱素液体与这些液体混合而构成一个引诱液池。固体的辅助引诱素夹袋50位于液体中,并且开始缓慢地释放出辅助引诱素。该捕虫器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固定件24挂在需要位置上。由于引诱素的引诱,昆虫会通过入口机构14被诱进捕虫器10中。这些昆虫穿过由三叶片的中间件18构成的通道进入锥形件20,并向下爬过锥形件20的底部开口而被捕捉到捕集腔中。一旦进入,这些昆虫是很难找到这个狭窄的锥形开口而逃离的。通过这种锥形的入口机构,昆虫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袋子中而又比较困难地从袋子中逃出。大多数昆虫会掉进引诱液池的。一旦袋子中装满了昆虫,使用者只需简单地压迫中间件18使之返回袋子12中的关闭位置(图1)并且扔掉整个袋子即可。这种自封闭型一次使用的捕虫器为控制昆虫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干净的途径。使用者不必亲自接触昆虫和引诱素,而且液体的引诱素始终被安全地保持在容器12中。盛有引诱素液体的细玻璃瓶42被安全地保护在保护壳中,甚至在该瓶破碎以后,也不会伤害到使用者。图3示出了制造一个捕虫器的方法。在组装前,先制造出容器12、入口机构14。带有引诱素的细瓶42、保护壳44和夹袋50。在捕虫器的组装过程中,先将盛有引诱素的细瓶42插入管形保护壳44的一端开口中,然后端盖46a和46b被塞到保护壳44的两相对开口端上以将细瓶42保持在保护壳44中,而构成引诱素组件。然后用粘结剂将保护壳44安装在容器12中,同时将夹袋50松松地放在容器中。而后,入口机构14被密封地固定到容器12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肩件16是通过粘结剂固定到袋子12顶部的内表面上的。上面已经根据有关法律的要求,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方法特征进行了或多或少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由于上面所公开的装置包括了为了进行实施而采用的具体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特征。根据相似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虫器(10),包含:一个容器(12);一个与所述容器相通的入口机构(14);以及一个装在该容器(12)中的可破碎细瓶(42),该瓶(42)中装有用于将昆虫从所述入口机构(14)引诱到所述容器(12)中的昆虫引诱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虫器(10),包含一个容器(12);一个与所述容器相通的入口机构(14);以及一个装在该容器(12)中的可破碎细瓶(42),该瓶(42)中装有用于将昆虫从所述入口机构(14)引诱到所述容器(12)中的昆虫引诱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容器(12)为一个柔性的袋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容器(12)内可盛有液面达到一条规定的填充线(60)的水,而且细瓶(42)装在容器(12)内的填充线(60)以下的位置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容器(12)内的夹袋(50),所述的夹袋(50)中装有辅助引诱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盛放细瓶(42)的保护壳(4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该细瓶(42)由玻璃构成,而且还进一步包括用于盛放细玻璃瓶(42)的塑料保护壳(4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该细瓶(42)由玻璃构成;而且还进一步包括用于盛放细瓶(42)的保护壳(44),该保护壳(44)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尼G施奈德勒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林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