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716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它至少包括支撑装置、转运装置和连接装置,转运装置固设在支撑装置上,将整个支撑转运装置与担架或其他运载工具系固的连接装置可拆卸螺锁在支撑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患者、尤其是心脏疾病、事故创伤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急救,主要用于短途推运急救设施及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机械固定,使用方便、支撑稳固、转运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采用可折收支撑推车展开后用作支撑架,部分折收后能推运急救设施及患者,全部折收后体积小便于保存,能够与车、船、飞机等多种运载工具机械系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转运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属于医疗设备制造领域。然而,当被救患者离救治中心较远时,患者往往在被运送到救治中心的途中就会丧命,在军事野战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立即将重症伤员送抵医院往往变得不现实,若能在现场尽早开展急救并且维持后送途中的急救,无疑会大大提高救治率。众所周知,对一个重症患者的急救,需要各种急救复苏器材,例如经常需要除颤/监护仪,呼吸复苏设备等。设想,如果用担架运送一名重症伤员,由于急救设备不能随行,往往不得不中断急救,若要连续,则需要几个人手持这些急救设备跟随担架运行,这样使救治工作非常难于进行。鉴于此,研制一种移动式综合救治系统显得非常必要。移动式急救系统有多种,急救车、急救飞机即是其典型。20世纪80年代,美军就研制了Air Method急救飞机系统,由伤员装载系统、模块化医疗柜、重症伤员担架及多功能地板组成。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有三种后送重症救治单元,有近、中程500-5000Km,5000Km以上远途的,还有(PTE)后送单元适用于飞机上的ICU伤员担架。这些急救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将商用急救设备分散安装在运载工具内部,由于这些系统体大,有些地域仍不能及时到达,这样不可避免又增加重症伤员转运次数。随着仪器设备微型化、集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满足重症伤病员急救要求的急救复苏设备集成在担架上研制担架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军成功的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U.S.PAT.NO.5975081,NO.6175977,NO.5918331等均不同程度地表述了这方面的构思。我国曾研制有直升机救护系统,整套装备装于两个1吨集装箱中,包含有医疗箱、心电图机、吸引器、氧气瓶等设备,但尚属散装方式,没有实现集成化,更没有集成在担架上,形成自撑式ICU。国内现有装备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国外设备也不适合我国国情,为了满足国内院前急救、野战急救的需要,需要一种简单的综合急救系统。这种系统还应具备稳固支撑,转运灵活的特点,随时随地可以任意移动。为提高未来战争中对重症伤病员的前沿现场急救处置能力和后送途中的连续救护能力,确保医疗救护的及时性和连续性,装备此医疗设备是有重要价值的,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死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它至少包括支撑装置、转运装置和连接装置,转运装置固设在支撑装置上,将整个支撑转运装置与担架或其他运载工具系固的连接装置可拆卸螺锁在支撑装置上。转运装置为一横梁,横梁内设通轴,通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支撑装置由轮架、承托梁组成,轮架固设在横梁接近两端车轮处,轮架末端固设承托梁,承托梁两端固设有支腿;轮架与横梁为铰接,承托梁与支腿也为铰接;轮架末端固设有把手。横梁中部固设有铰点,分别朝前后两个方向铰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折叠架铰接;折叠架的另一端与固设在横杆中央的铰点铰接,铰接点处固设踏板,其方向朝外;两支腿之间近地端固设一横杆,两支腿之间近顶端承托梁的下方固设一支撑固定的架杆。连接装置为可拆卸螺锁在承托梁两端的系固旋手,承托梁内部设有紧固螺母,系固旋手内设有丝杠。系固旋手上方还凸设有倒“L”型叉块,其凸起部分插设在与其连接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上预留的固定插槽内。系固旋手内端固设一定位块。丝杠穿设在倒“L”型叉块和定位块中央,与系固旋手固设。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对患者、尤其是心脏疾病、事故创伤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急救,主要用于短途推运急救设施及患者,争取抢救时间。2、同时本技术可快速机械固定,使用方便、支撑稳固、转运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本技术采用可折收支撑推车展开后用作支撑架,部分折收后能推运急救设施及患者,全部折收后体积小便于保存。4、能够与车、船、飞机等多种运载工具机械系固。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的主要结构为一横梁5,其中央穿设有通轴6,通轴6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4。上述部件组成了本技术的转运装置。在横梁5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铰点51和52,铰接两支撑架7,支撑架7又通过端点的铰点71与两折叠架9铰接。折叠架9的另一端通过横杆11中部的铰点91与横杆11铰接。横杆11固设在两支腿10的近地端,两支腿10的顶端固设承托梁1,接近顶端承托梁1的部位还固设有架杆13,具有加固支腿10和支撑的作用。在横梁5接近车轮4的两端,铰接两轮架3。轮架3的另一端与承托梁1、支腿10相固设。同时在支腿10的两侧还固设有把手8,以方便把持。整体构架为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本技术在静止状态时支腿10为垂直着地的支撑状态。当需要转运移动时,踩踏踏板12,踏板12带动折叠架9和支撑架7以铰点71为圆心向内合拢,同时支撑架7也以铰点51为圆心运动,此时铰点71的位置上升。支腿10以铰点101为圆心向内下方合拢。此时支腿10处于收紧状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完全收折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还可以根据运输和存放的需要,完全收折起来。收折时如上述支腿10的收拢步骤相同。在支腿10收拢的同时,握住把手8并向前上方用力,此时两侧轮架会在此推力的作用下以横梁5近两侧车轮处的铰点31为圆心,向中间合拢。最终的完全收折状态如图4所示。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系固旋手结构示意图。由图7可知,连接装置主要由系固旋手22、与其一体的丝杠21、倒“L”型叉块23和定位块24组成。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系固旋手与承托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在承托梁1的内部固设有与丝杠21相螺锁固定的紧固螺母,旋紧丝杠21使其由外向内与螺母拧紧。如图5、6所示,分别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完全安装状态和未完全安装状态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担架系统或可与本技术连接的其他运载工具上预留有固定插槽25,在完全安装状态下,连接装置上的倒“L”型叉块23恰好卡入固定插槽25中,且定位块24也与承托梁1的端部相互抵紧。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安装在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上的立体示意图,为此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支撑转运装置采用可折收的支撑装置,直径为400mm充气车轮的转运装置组合而成。其中,支架高度不小于600mm,长2000mm,宽600mm,承重不小于600Kg。能在粗糙路面推行,进行伤员转运接送。可实现快速系固,结合牢靠,能抗三级路面的运输震动或相应的振动要求。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抗振动,连接装置能适应在多种运载工具内系固,快速系固在不同的运输工具上,与需要系固的运输工具上预留的固定插槽配合,并不对运载工具内部结构做任何改动,方便快捷。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安装在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上的平面示意图。图示为本技术静止状态时转运装置、支撑装置和连接装置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支撑装置、转运装置和连接装置,转运装置固设在支撑装置上,将整个支撑转运装置与担架或其他运载工具系固的连接装置可拆卸螺锁在支撑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支撑装置、转运装置和连接装置,转运装置固设在支撑装置上,将整个支撑转运装置与担架或其他运载工具系固的连接装置可拆卸螺锁在支撑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装置为一横梁,横梁内设通轴,通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由轮架、承托梁组成,轮架固设在横梁接近两端车轮处,轮架末端固设承托梁,承托梁两端固设有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架与横梁为铰接,承托梁与支腿也为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架末端固设有把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式综合急救系统的支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虎王永烈王运斗罗金辉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