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64940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为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向温度在10℃以下的无水乙醇中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罐内的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随后向混合溶液中投放无水肌酸,在10-1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停止冷却,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25-40℃,开始回流,反应持续7-12小时后停止加热与回流,通冰盐水冷却至10℃以下,出料,将反应得到的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进行分离、甩干;将湿结晶物进行干燥后得成品。其中反应物中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1.4∶6~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由于使用了氯化亚砜,又增加了回流工艺,因此,反应快,收率高,纯度高,污染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酸酯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是。
技术介绍
肌酸是在大部分脊椎动物体内由肝和肾天然生成的内源性营养物质。肌酸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来作为补充物来增加肌肉力量,增强肌肉性能,改善肌肉能力。而且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紊乱症。例如,如果没有限制,可以用作治疗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各种神经肌肉紊乱症、中风等大脑缺氧病、各种肌肉不良、风湿、各种皮肤病以及心脏病。肌酸还可被用作一种消炎药剂。然而,肌酸本身难溶于水(大约10-15毫克/毫升),而且也很难被肠胃吸收,吸收率最多时为14%。因此口服吸收非常有限。为了得到必需的肌酸,现行产品需要服用大量肌酸才能生效,但服用高剂量的肌酸会产生腹胀、肠胃疼痛、及腹泻等副作用。实践中发现肌酸酯可以借助于各种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酯酶而转化成肌酸。肌酸酯具有更强的亲油性,生物利用率更高。另外,在肌酸酯的酯化反应中,肌酸的羧基功能团被抑制发挥作用,因此避免了无用的肌酸酐的产生。肌酸是一种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内盐,在水和醇中的溶解度都很小,要合成肌酸乙酯盐酸盐必须先将肌酸制成盐酸盐,使其溶于乙醇中,然后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合成肌酸乙酯盐酸盐。已知的利用肌酸生产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工艺,有直接用盐酸或氯化氢气体与乙醇混合制成混合溶液,然后与肌酸进行反应生成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工艺。如中国专利CN1616420A公开了一种“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制造工艺”,其将乙醇与氯化氢混合制成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投入肌酸,进行搅拌,生成肌酸乙酯盐酸盐。但是,具有腐蚀性的盐酸会给生产系统中使用的金属及周边环境造成腐蚀,并会增加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污染,确保安全,必然提高造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又有用酰基卤尤其是用乙酰氯代替氯化氢来生产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工艺。如美国专利SU6897334B2公开了一种“使用肌酸生产肌酸酯产品”的生产方法,其是将乙酰氯逐滴加入到乙醇或添加了乙酸乙酯的乙醇中,随后将肌酸加入到冷却的乙醇中,生成肌酸乙酯盐酸盐。但是使用乙酰氯有两个缺点首先它的反应速度慢,因此反应时间长。再有,乙酰氯参与反应后有水生成,使生成物部分水解,收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能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收率,减少污染而提供一种采用氯化亚砜代替氯化氢和乙酰氯的一种。其反应方程式为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氯化亚砜代替氯化氢和乙酰氯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向温度在10℃以下的无水乙醇中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罐内的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b.向乙醇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投放无水肌酸,在温度10-1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随后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25-40℃,开始回流,反应时间持续7-12小时后,停止加热,通冰盐水冷却至10℃以下。c.将反应得到的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进行分离、甩干、干燥后得成品。反应中的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1.4∶6~10。本专利技术的,由于采用了氯化亚砜,反应产物中没有水,不会产生水解反应,生成物中杂质少,反应效果更好。而且本专利技术中增加了回流工艺,使反应进行得更彻底,提高收率,确保得到高纯度的肌酸乙酯盐酸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反应收率在70-75%,产品的纯度在96-98%。并且氯化亚砜反应后生有盐酸,能促使反应加快。同时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从冷凝器上的排出口被引走,进行收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和合理性,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乙醇为无水乙醇,乙醇含量为99.7%以上。肌酸在反应前预先于120℃干燥,反应中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2∶6,反应时间为9-10小时。为了能更彻底地反应,提高收率,本专利技术在反应罐上连接了回流装置。使没反应完的氯化亚砜冷凝后回到反应罐继续反应,冷凝器上有个排出口,将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引走,进行收集处理,最后成品在70℃的温度干燥6小时。实施例预先将一水肌酸置于干燥箱内于120℃烘干11小时,备用。在一个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排气口及回流装置的反应罐内,投入60公斤的无水乙醇,开启搅拌,夹层通冰盐水冷却,反应罐内温度降至10℃以下时,滴加氯化亚砜12公斤,边搅拌边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保持反应罐内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随后加入10公斤经过干燥的无水肌酸,保持反应罐内温度在10-15℃,搅拌1小时后,停止冷却,夹层通气加热至40℃,开始回流,反应时间持续9-10个小时。此时反应罐内的肌酸全部融化,溶液变得浓稠,停止加热及回流,夹层通冰盐水冷却至6℃,出料,滤去大部分液体后,放入离心机分离出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甩干,将湿晶体放入干燥箱内,70℃干燥6小时后得成品13公斤。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向温度在10℃以下的无水乙醇中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罐内的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b.向乙醇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投放无水肌酸,在温度10-1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随后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25-40℃,开始回流,反应持续7-12小时后,停止加热,通冰盐水冷却至10℃以下;c.将反应得到的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进行分离、甩干、干燥后得成品;反应中的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1.4∶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上述反应中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时间为9-10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将肌酸预先于100-120℃进行干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骤b中当反应罐内的温度升至反应温度时开始回流,持续到反应结束时停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骤c中结晶物干燥的条件为在70℃的温度下干燥6小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此方法为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向温度在10℃以下的无水乙醇中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罐内的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随后向混合溶液中投放无水肌酸,在10-1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停止冷却,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25-40℃,开始回流,反应持续7-12小时后停止加热与回流,通冰盐水冷却至10℃以下,出料,将反应得到的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进行分离、甩干;将湿结晶物进行干燥后得成品。其中反应物中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1.4∶6~1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由于使用了氯化亚砜,又增加了回流工艺,因此,反应快,收率高,纯度高,污染少。文档编号C07C277/00GK1900056SQ20061001479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国基 申请人: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向温度在10℃以下的无水乙醇中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罐内的温度在10℃以下,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20分钟;b.向乙醇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溶液 中投放无水肌酸,在温度10-1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随后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25-40℃,开始回流,反应持续7-12小时后,停止加热,通冰盐水冷却至10℃以下;c.将反应得到的肌酸乙酯盐酸盐结晶物进行分离、甩干、干燥后得成品; 反应中的肌酸∶氯化亚砜∶乙醇的重量比为1∶1~1.4∶6~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