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性炭为载体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56756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活性炭的处理、配制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炭的温度控制在300~500℃,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直接浸渍在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中,或将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直接喷浸到有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活性炭上,再通过进一步降温处理后获得高负载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负载的磺化酞氰钴活性组分含量高,载钴量可达到活性炭骨架质量的10%以上,浸渍或喷浸处理时间短,仅为1~60秒;负载在活性炭上的催化活性组分不易脱落,可结合传统活性炭制备工艺一次完成催化剂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磺化酞氰钴催化活性组分直接负载在活性炭载体上,制 备成高载钴含量的固体催化剂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的磺化 酞氰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产品主要用于液态石油气、汽油、石脑油、柴油 等油品的催化脱硫醇处理,使油品达到脱臭、脱硫和增加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着原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开釆深度的不断加大,高硫原油的开釆和加工 量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目前已占有巿场的60%以上,且以年均5%以上的比 例在增加,高硫原油的增加不仅加大了油品的加工难度,并且普遍增加了油品 中的硫含量,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 保护的越加重视,对油品中硫含量的限制越加严格。硫醇是存在于各种油品中的杂质,不仅腐蚀发动机、导致油品中添加剂的 效能下降,还能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必须通过抽提或催化氧化将其脱除。目 前的脱除方法除了釆用高额投资的加氩技术外,主要釆用的是碱洗、铜分子筛 脱臭和美国U0P公司开发的Merox催化精制工艺。但基于油品脱臭效果以及废 水二次污染等方面的综合性考虑,目前大多数的油品脱硫醇釆用的是Merox催 化精制工艺。根据US2988500的过程描述,该处理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强碱性 介质中,以酞氰金属或酞氰盐,特别是磺化酞氰钴或聚酞氰钴为催化剂,在常 压和空气存在下,将油品中的硫醇氧化成相对清洁的二硫化物溶解在油品中, 达到油品脱臭和改善稳定性的目的。在Merox催化脱臭工艺中,由于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催化剂,其催化性 能及其制备方法对油品中硫醇的处理效果、催化剂运行寿命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一直以来,催化剂的研制始终是该工艺发展的技术焦点。根据国内外 大量的试验证明,酞氰金属已被确定为最佳催化组分,如酞氰钴、酞氰钒等,特别是酞氰钴最为适用;由于酞氰钴较难溶于水和其它溶液,负载到催化剂载 体前需要将其转化成盐的形式,其中最广泛采用的是磺酸盐和卤化盐,即磺化酞氰钴和聚合酞氰钴。选用的催化剂载体是活性碳、分子筛、其它硅铝颗粒等,特别是活性碳最常为使用。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US2988500所描述的为代表,将磺化酞氰钴首先溶于碱性溶液中,并将该 碱液在装有活性炭的床层中进行循环,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磺化酞氰钴 负载到活性炭上,形成磺化酞氰钴催化剂。另一类以US4290913、 US4337147 等所描述的为代表,将磺化酞氰钴首先溶于碱、有机氨或甲醇溶液中,再将该 溶液喷浸或共浸于活性炭载体上,随后通过蒸汽、干燥等过程制成磺化酞氰钴 催化剂。然而这两类制备方法所制成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均存在着钴担载量较 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活性炭产品多为微孔结构,孔径小于2nm 的微孔表面面积一般占总表面积的80%以上;而磺化酞氰钴离子直径相对较 大,即使保持较长的停留时间,也难于通过活性炭微孔而发生内表面吸附,吸 附作用仅仅发生在活性炭的外表面和中孔上,使得占绝对多数的内孔表面得不 到充分利用,钴饱和吸附量较低,以致于最终制成的催化剂载钴量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的磺化酞氰钴催化 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温下活性炭的表面孔结构几乎处于均匀的张开状 态、可透过较大直径的离子或分子的性能,使得透过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离子 或分子快速吸附和固定在活性炭内孔、中孔和大孔表面上,以达到高含量、高 速负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活性炭的处理、配制 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炭的温度控制在300 ~ 60(TC,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直接浸渍在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中,或将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直接喷浸到有惰性气体保护 的高温活性炭上,再通过进一步降温处理后获得高负载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案方案一、釆用传统活性炭制备方法的活化完成后的降温阶段进行,其特征 在于在活性炭降温至300 60(TC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活性炭直接浸渍 在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中,溶液中的磺化酞氰钴的浓度为1 %wt~20%wt,浸渍处理时间为1~60秒,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活性炭,再 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干燥后即制成磺化酞氰钴催化剂成品。方案二、选用成品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活性炭的主要性质为含水率4%、 比表面积900mVg、平均孔径l. Onm、碘吸附值750mg/g、颗粒粒度5隨,进行 二次高温加热,加热控制温度为300 ~60(TC,并釆用惰性气体保护,然后将溶 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直接喷浸到有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活性炭 上,溶液中的磺化酞氰钴的浓度为l%wt~20%wt,喷渍处理时间为1~60秒,再通过进一步降温处理后获得高负载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上述活性炭的处理温度最佳为400 ~50(TC,浸渍或喷浸处理时间最佳为 1~10秒,惰性保护气体采用氮气或氩气,浸渍或喷浸液中磺化酞氰钴的浓度 为最佳为5%wt~10%wt,活性炭可选用以木质料、矿物料、塑料及废弃物等 各种原料的碳化料,如木材、木屑、木炭、椰壳、果核、果壳、煤碳、煤矸 石、石油焦、石油新青、聚氯乙烯、聚丙烯、有机树脂、废轮胎、钢铁除尘灰、 剩余污泥等经传统方法获得的碳化料;也可选用上述原料经碳化-活化制成的 各种活性炭商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负载的磺化酞氰钴活性组分 含量高,载钴量可达到活性炭骨架质量的10%以上,浸渍或喷浸处理时间短, 仅为1 60秒;负载在活性炭上的催化活性组分不易脱落,可结合传统活性炭 制备工艺一次完成催化剂产品。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实施例1称取200mg磺化酞氰钴溶于200mL质量浓度8 %的NaOH溶液中,经充分 搅拌后形成的乳浊性溶液作为催化剂浸渍液,置于一个带有氮气保护的密闭容 器中。选用巿售果壳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的主要性质为含水率4 %、比表面积900m7g、平均孔径l. Onm、碘吸附值750mg/g、颗粒粒度5mm, 称取该种活性炭lg置于管式加热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5t:/min的升温 速度,加热至45(TC后,将活性炭迅速移至装有催化剂浸渍液的密闭容器中处 理1 60秒,随着温度的迅速下降,催化剂浸渍液中的磺化酞氰钴被完全担载 到活性炭载体上,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活性炭,再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干燥后即 制成磺化酞氰钴催化剂成品。实施例2称取200mg磺化酞氰钴溶于200mL质量浓度8 %的NaOH溶液中,经充分 搅拌后形成的乳浊性溶液作为催化剂浸渍液,置于一个带有氮气保护的密闭容 器中。称取巿售果壳颗粒状炭化料5g置于管式加热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IO °C~20°C/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50'C,开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阀门向装 有炭化料的加热炉内管通入过热水蒸气,并维持加热内管温度80(rC 85(TC下 10min,以对炭化料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完成后,停止加热,增大氮气流 量降温,待加热炉内管温度降至50(TC后,将活性炭迅速移至装有催化剂浸渍 液的密闭容器中1~60秒,随着温度的迅速下降,催化剂浸渍液中的磺化酞氰 钴被完全担载到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活性炭的处理、配制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其特征在于将活性炭的温度控制在300~500℃,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直接浸渍在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中,或将溶有磺化酞氰钴盐的水溶液或碱性溶液直接喷浸到有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活性炭上,再通过进一步降温处理后获得高负载的磺化酞氰钴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凤军祁项超刘连浦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绿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