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乾坤专利>正文

手臂定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53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臂定位架,其包括:一底架,一端具水平杆,并设一万向球轴,且以一抵顶装置以为活动或固定的控制;一上架,由一手架其前端具一握架,另端则设一万向球轴,且以一抵顶装置以为活动或固定;一中继杆,其两端分别连结于底架与上架;以便通过底架的另端固定于被固定物,中继架与底架间,以及中继架与上架间可为活动以调整方向及高度及固定,以供患手部定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手臂定位架,尤指一种诸如唯不限于肩部手术时供病患手臂支撑与定位的架体结构。
技术介绍
人吃五谷杂粮,病痛难免,其实,人们的病痛,除了人体内部脏器的疾病外,亦由于人的活动,使得肢体亦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四肢医疗,亦为医疗行为中所常见。以手部以上的肩胛骨或肩膀为例,病患于开刀或医疗行为时,其手部的定位至关重要,因为手臂所牵连,是为肩部,所以,通常具有供手部定位的装置,以利肩部治疗的进行。肩关节的开刀可分卧姿与坐姿。卧姿开刀仅能由上而下,不若坐姿开刀可采前左右等立体空间,进行手术。然而采用坐姿开刀患者手臂的摆放与固定需要辅具加以协助,方能令手术顺利进行。然而这一部分一直未能有适当的辅具出现,致使患者不是用人协助牵扶,就是以点滴架或以束带固定于周遭,这样即不专业又危险。此外,以人体工学的人体计测而论,病人的身体尺寸不尽相同,因此,在手臂定位上,煞费周章,所以,如何设计一可因应不同病患而需的手臂定位架,实为值得吾人关切的课题。有监于此,申请人乃于长年来从事医疗设备与器械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发展出一体适用于任何身材的病患的手臂固定装置,经再三实验,始创作出本技术的『手臂定位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任何身材的病患者的手臂固定架。本技术一种手臂定位架,其包括一底架,一端具水平杆,并设一万向球轴,且以一可抵顶装置以为万向球轴的活动或固定的控制;一上架,由一手架其前端具一握架,另端则设一上万向球轴,且以一抵顶装置以为其活动或固定;一中继杆,其两端分别连结于底架与上架;以便通过底架的另端固定于被固定物,中继架与底架间,以及中继架与上架间,俱可为活动以调整方向及高度而后固定,以供患者手部定位。所述的手臂定位架,其中的万向球轴是设于一座体空间内,而可抵顶装置则是于该座体一处开具螺孔,并通过一杆把螺合以为放松或抵顶。所述的手臂定位架,其中的中继杆是具弯折。所述的手臂定位架,其中的底架是于水平杆下方转折延伸一垂直杆,且垂直杆是供可高度选择地连结于医疗设备上。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立后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施之于手术椅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基本上,本技术的固定架是由一底架1,一上架2及一中继杆3所组合而成。其中,底架1是为杆状唯一端具弯折的水平杆11,该弯折的水平杆11端处,则设一杆端12,该杆端12内部具空间,以容置一万向球轴13,该万向球轴13相对于杆端12是为可转动的,此外,于杆端12的底部,则开具一具螺纹的杆孔14,并螺合一杆把15,以便于旋紧时可迫紧万向球轴;而万向球轴12的另端,则为具螺纹的杆室16,供后叙的中继杆3的螺合。同时,底架1的另端,则为平直的垂直杆17,该垂直杆17是可供与医疗设备连结时,依嵌入的长度而为高度的调整。上架2亦为架体,由一手架21其前端垂直延伸一握架22,以便供病患的手肘部分置放于手架21上而后可以手掌握持握架22以为定位,而其另端,则向下延伸并具一上万向球轴23容置于上杆室24内,呈可转动状态,且其底部亦开具一具螺纹的上架孔25,并以一具对应螺纹的上杆把26螺合,以便旋紧时可迫紧上万向球轴23,使其定位,而于前述万向球轴23的下方的上杆室24的侧向,则设置具螺纹的中继孔27,以便供后叙的中继杆3的螺合连结,实则,上万向球轴23的构造,是相同于前述的万向球轴13。中继杆3亦为杆体,以具弯折为佳,唯不以此为限,其两端具与前述底架1与上架2连结的杆接31,如具螺纹方式,以便可使三连结。请再参阅图式,本技术于实施时,是以底架1的连结于如手术台的病患欲治疗肩部的一侧,则由底架1的高度设定以为大致高度的定位,而后,由上架2相对于中继杆3,以及底架1相对于中继杆3的通过万向球轴13,23的可活动转向,而为方向的调整与高度的微调,如此,即可因应病患的人体上学所需。所以,经由本技术的实施,除了接作简单、定位确实外,其可选择性地依不同高度装设于医疗设备上,对于肩部医疗过程言,因患者的手肘得以置放于手架21上,并以手掌握住握架22,以绷带为固定,如此手前臂固定后,经由上述组件的调整手臂可上下,前、后及向身体外侧伸展,形成一立体位的调整,并获得稳定的固定,如是对手术的进行助益极大,此对医疗行为言,助益甚大。尤有进,中继杆3与杆室16采螺合方式,除了制作方便外,亦因可分解的优点,而可将之拆解进行到高温消毒,而不需极大的消毒锅。本技术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俱不脱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臂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架,一端具水平杆,并设一万向球轴,且以一可抵顶装置以为万向球轴的活动或固定的控制;    一上架,由一手架其前端具一握架,另端则设一上万向球轴,且以一抵顶装置以为其活动或固定;    一中继杆,其两端分别连结于底架与上架;    以便通过底架的另端固定于被固定物,中继架与底架间,以及中继架与上架间,俱可为活动以调整方向及高度而后固定,以供患者手部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臂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架,一端具水平杆,并设一万向球轴,且以一可抵顶装置以为万向球轴的活动或固定的控制;一上架,由一手架其前端具一握架,另端则设一上万向球轴,且以一抵顶装置以为其活动或固定;一中继杆,其两端分别连结于底架与上架;以便通过底架的另端固定于被固定物,中继架与底架间,以及中继架与上架间,俱可为活动以调整方向及高度而后固定,以供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乾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