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621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6-12g,生地9-30g,白疾藜6-12g,防风6-12g,荆芥6-12g,川芎3-6g,赤芍6-12g,当归6-12g,薏仁12-30g,丹皮6-9g,泽泻6-9g,白藓皮9-12g,地肤子12-30g,苍耳子4.5-9g,路路通6-12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表里双解的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其中疾藜子活血祛风止痒,黄柏、丹皮、泽泻薏仁清热燥湿,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耳子祛风止痒杀虫,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除湿,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补血养血凉血,使攻邪而不伤正,从而达到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对无明显病因可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和阴虚风燥性皮肤瘙痒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中草药领域,具体指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
技术介绍
顽固性皮肤瘙痒,一般认为是由皮肤免疫基因受损引起的,是一种无原发皮损的 慢性皮肤病。人群中很多皮肤瘙痒症无明显病因可究,可由某些疾病、药物、寒冷、毛织品过 敏等刺激而发生,属于神经功能性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但难以完全治愈的皮肤疾病。尤其 是老年顽固性皮肤瘙痒,有半数以上的瘙痒无特殊原因,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皮肤老化、皮 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水合度较低,易产生局部致痒性质的物质,如细胞因子等,或对某 些致痒物质敏感性增高。持续性的顽固性皮肤瘙痒,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上难以忍受 的痛苦。因为剧烈挠抓,致使体无完肤,常表现皮肤显著增厚、革化、出血、结痂、继发感染寸。目前治疗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西药都已有应用。如西药中的口服抗组胺药、钙 剂、维生素A、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而中医则认为本病属血虚风燥,治疗宜养血润肤, 疏风止痒。常见的中药配方有当归、赤芍、川芎、防风各10克,生地、熟地、鸡血藤、首乌藤、 刺蒺藜、地肤子各15克。水煎服2次,每日1剂。这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外用药物辅助治疗, 例如在瘙痒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及止痒药水和润肤药水等。上述这些现有的 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药物,有的副作用太大、有的效果不佳、有的有使用禁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的治 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该中药可长期服用,并且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6-12g,生地9-30g,白疾藜6_12g,防风6_12g,荆芥6_12g,川芎3_6g,赤芍 6-12g,当归6-12g,薏仁12-30g,丹皮6-9g,泽泻6-9g,白藓皮9_12g,地肤子12_30g,苍耳 子 4. 5-9g,路路通 6-12g。本专利技术选择上述药物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 疗顽固性皮肤瘙痒。其中黄柏又称黄皮、黄檗、川黄柏、关黄柏、黄菠罗,为清热燥湿药,归肾、膀胱经,性味 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性能,用于阴虚火旺、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 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生地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 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白疾藜性味苦、辛、平,入肝经,疏肝解鬱,祛风止痛,益精明目,用于治疗虚劳腰痛、遗精带下、头痛、目赤多泪、咳逆肺痿、症结积聚、乳闭不通、皮肤瘙痒、风疹、白癜风。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 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荆芥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能,主治感 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川芎性味辛、温,入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治 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主治温毒发斑、吐血 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薏仁又称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 排浓的功能,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丹皮性味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温毒 发斑、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泽泻又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 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能,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 脂。白藓皮性味苦咸、寒,入脾、胃经,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疮 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地肤子别名扫帚子、地葵、地麦、益明,性味苦、寒,归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止 痒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浙涩痛、周身瘙痒、湿疮。苍耳子别名苍耳、老苍子、苍子、棻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性味辛、 苦、温,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 挛。路路通别名九孔子,性味苦、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功效,主 治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及其用量是经过专利技术人长期临床应用并进行了大量摸索、调整后 总结得出的。通常,各组分在下述用量时可获得更好的疗效黄柏9g,生地19g,白疾藜9g,防风9g,荆芥9g,川芎5g,赤芍9g,当归9g,薏仁20g, 丹皮7g,泽泻8g,白藓皮llg,地肤子23g,苍耳子7g,路路通9g。本专利技术中药的使用方法为常规水煎,得水剂后口服。根据近几年本药的临床使用情况,统计了 145例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使用本药后 的情况如下总病例145例,其中男97例,女48例,年龄35-55岁111例,55岁以上34例。治 疗方法为水煎服。其中治愈140例,好转3例,有效2例。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89例,2疗 程治愈者51例,其中每疗程用药3天,每天用药1剂,水煎后将所得水剂分成两份,早晚分 服。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所谓治愈为瘙痒完全消失,并且无复发,好转为瘙痒减轻,有效为自觉症状好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表里双解的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 其中疾藜子活血祛风止痒,黄柏、丹皮、泽泻薏仁清热燥湿,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苦 参、苍耳子祛风止痒杀虫,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除湿,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补血养血凉血, 使攻邪而不伤正,从而达到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对无明显病因可究对顽固性皮肤瘙 痒症和阴虚风燥性皮肤瘙痒症等有较好的疗效。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制备例1黄柏9g,生地19g,白疾藜9g,防风9g,荆芥9g,川芎5g,赤芍9g,当归9g,薏仁20g, 丹皮7g,泽泻8g,白藓皮llg,地肤子23g,苍耳子7g,路路通9g,水煎服。制备例2黄柏6g,生地IOg,白疾藜12g,防风Sg,荆芥12g,川芎6g,赤芍6g,当归12g,薏仁 12g,丹皮6g,泽泻9g,白藓皮9g,地肤子30g,苍耳子9g,路路通6g,水煎服。制备例3黄柏12g,生地20g,白疾藜6g,防风6g,荆芥6g,川芎3g,赤芍12g,当归6g,薏仁 30g,丹皮9g,泽泻6g,白藓皮12g,地肤子12g,苍耳子4. 5,路路通12g,水煎服。制备例4黄柏10g,生地30g,白疾藜llg,防风12g,荆芥10g,川芎4g,赤芍10g,当归IOg, 薏仁25g,丹皮8g,泽泻7g,白藓皮10g,地肤子20g,苍耳子5g,路路通10g,水煎服。病例报告1、王某,男,49岁,开始皮肤奇痒难受,手、脚、阴部有红色显性疹点、斑,舌红苔白, 用过多种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6-12g,生地9-30g,白疾藜6-12g,防风6-12g,荆芥6-12g,川芎3-6g,赤芍6-12g,当归6-12g,薏仁12-30g,丹皮6-9g,泽泻6-9g,白藓皮9-12g,地肤子12-30g,苍耳子4.5-9g,路路通6-12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曜龙再浩王群威谢艳丽应林初黄仕彪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谭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