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片及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868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百叶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片,包括主叶片,所述主叶片呈水平状固定设置,还包括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内端与所述主叶片的内端铰接。当太阳高度角H小于百叶遮阳角β″时,该百叶片不改变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原先光线路径,可防止阳光射入室内产生眩光,同时还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百叶片的百叶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百叶窗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光、防过热及照明功能的百 叶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百叶片的百叶窗。
技术介绍
百叶窗是一种可用于遮阳、室内外通风的窗子,其具有美观、保护隐私、遮挡紫外 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办公、家居场所。现有技术中,百叶窗在窗户附近常常因导入过多直射阳光,使得靠近窗户处产生 眩光和室内过热,而在办公室内深处又因导入的光线太少,使得办公室内过暗。为了降低靠 近窗户处的光和热,就必须关闭百叶窗、遮挡阳光的直射,这样就导致办公室内过暗,从而 在阳光之日采用人工照明来维持办公室的正常运行,这样将致使大量的能源被浪费,而且 也降低了人们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和过热、并能使得 室内深处获得均勻的日光照明,是目前百叶窗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一般来说,百叶窗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通常情况下,上部分与下部分的分界处 以一人身高为基准,在欧美地区所述分界处一般设定为1. 9m,在亚洲地区所述分界处一般 设定为1.8m),百叶窗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为独立设置的两部分,下部 分设置为防眩光、防过热结构,上部分设置为光线导入结构,既可满足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 眩光、过热的要求,又可满足室内深处获得均勻日光照明的要求。专利号为EP1212508B1的欧洲专利公开了一种百叶遮阳导光系统,该百叶遮阳导 光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带齿弧形百叶片或W形百叶片,其在直射阳光的回复反射与导 入以及透视率方面具有优异的特性,在太阳高度角H大于百叶遮阳角β"的情况下,这种 结构的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透视率可以达到74% (W形百叶片)和88% (多个带齿弧形百 叶片)。但是这种结构的百叶遮阳导光系统,当太阳高度角H小于百叶遮阳角β “的情况 时,将有一部分阳光射入室内,无法防止眩光产生。此时,为了防止阳光射入室内、防止眩光 产生,通常需要转动百叶片、关闭整个百叶遮阳导光系统来阻挡阳光的入射,转动百叶片将 使得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原先光线路径遭到破坏;整个百叶遮阳导光系统关闭,导致室内 需要开启人工照明,使得日光照明无法被利用,同时室内外无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为了防止阳光射入室内,还可以采用在靠近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处安装遮阳卷帘 来遮挡阳光的入射,但是这种方法无法防止眩光产生,同时室内外也无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因此,当太阳高度角H小于百叶遮阳角β “时,如何防止阳光射入室内产生眩光、 不改变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原先光线路径,且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成为本 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百叶片,当太阳高度角H小于百叶遮阳角β “时,该百叶片不改变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原先光线路径,可防止阳光射入室内产生眩光,同 时还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百叶片的百叶窗。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叶片,包括主叶片,所述主叶片呈 水平状固定设置,还包括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内端与所述主叶片的内端铰接。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叶片外侧、内侧的反光部、导光部, 所述反光部、所述导光部的上表面分别形成反光区、导光区。优选的,所述反光部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一个的齿槽。优选的,所述齿槽为直角齿槽。优选的,沿所述百叶片外侧至内侧方向,所述直角齿槽的迎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逐渐增大。优选的,所述导光区的上表面为圆弧面。优选的,所述导光区的弦高比为0 16%。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的宽度为L,所述导光部的宽度在0. 4L 0. 5L之间。优选的,所述主叶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主叶片的内侧形成导光区。优选的,所述主叶片的导光区的上表面为圆弧面。优选的,所述主叶片的导光区的弦高比为0 16%。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的宽度为L,所述主叶片的宽度在0. 5L L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百叶片包括主叶片和旋转叶片,主叶片呈水平状设置,旋转叶片的 内端与主叶片的内端铰接,旋转叶片可绕铰接处旋转,旋转叶片的上表面可与主叶片的下 表面贴合,旋转叶片也可与主叶片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当太阳高度角H大于百叶遮阳角β “时,为了保证具有较高的透视率,旋转叶片 可与主叶片贴合,射至主叶片的阳光可在主叶片的作用下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射至室外,而 不会反射至上方百叶片的下表面,不会产生眩光;室外的光线可通过相邻百叶片之间的透 视区均勻进入室内,可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和过热,同时可对办公室远离窗户的地方 进行日光照明。当太阳高度角H小于百叶遮阳角β “时,转动旋转叶片,使得旋转叶片与主叶片 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降低相邻百叶片之间的透视率,旋转叶片可遮挡能够直射进入室内 的太阳光,可防止阳光射入室内产生眩光,旋转叶片的转动角度大小只要能够满足可遮挡 能够直射进入室内的太阳光即可,由于主叶片并未发生转动,即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原先 光线路径并未改变,相邻百叶片之间仍具有一定的透视率,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 流动;当太阳高度角H再次大于百叶遮阳角β “时,由于主叶片并未发生转动,即百叶遮阳 导光系统的原先光线路径并未改变,此时仅需根据需要转动旋转叶片,调整旋转叶片与主 叶片之间的夹角,得到所需的透视率,如果将旋转叶片调整到与主叶片重合的初始位置,获 得设计要求的最高透视率。这种结构的百叶片,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主叶片的宽度,主叶片的宽度可小于旋 转叶片的宽度,主叶片的外侧可以为反光区、内侧为导光区,旋转叶片的外侧也为反光区、 内侧为导光区,旋转叶片与主叶片贴合时,旋转叶片的反光区可对射入的太阳光进行反射, 主叶片的宽度可以缩小,这样并不会改变百叶遮阳导光系统的光线路径,不应影响百叶片的导光效果,这样可以简化主叶片的加工工艺,节省材料,使得百叶片的外观更加美观,同 时由于主叶片的宽度缩小,主叶片可以采用具有较大强度的材质,使得具有百叶片的百叶 窗具有防盗和抗强风的功能。另外,主叶片可以仅具有导光区,主叶片导光区的表面一般较为光滑,反光区一般 具有齿形结构,若主叶片仅具有导光区,由于与主叶片铰接的铰接装置需要与主叶片的表 面贴合,可以简化铰接装置的加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百叶片的百叶窗,由于 上述的百叶片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百叶片的百叶窗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优选的,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端部铰链、中部铰链,所述端部铰链铰接于所述百叶片 的内侧端,所述中间铰链铰接于所述百叶片侧边的中部。优选的,所述端部铰链的合页的形状与所述百叶片的形状相吻合。优选的,所述中部铰链的合页的形状与所述百叶片的形状相吻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微型齿槽且主叶片与旋转叶片等宽的百叶片的结构 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微型齿槽且主叶片与旋转叶片不等宽的百叶片的结 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大齿槽且主叶片与旋转叶片等宽的百叶片的结构示 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大齿槽且主叶片与旋转叶片不等宽的百叶片的结构 示意图;图5为具有直角齿槽的主叶片反光、导光原理示意图;图6为位于分界处以下具有大齿槽的百叶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位于分界处以下具有一个大齿槽的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位于分界处以下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叶片,包括主叶片,所述主叶片呈水平状固定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内端与所述主叶片的内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