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6709 阅读:4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车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锁芯、锁芯铆钉、锁框螺栓套筒,锁芯通过铆钉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锁框螺栓套筒为空心管,处于锁芯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靠背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由于采用多片结构,应力不会过于集中,从而保证锁体有更高的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行车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于车辆的多功能性要求较高,对于大多数客货两用的物流车 用户来说,希望座椅有翻折功能,同时在乘坐上又要有良好的舒适性,并保证 固定可靠。目前的靠背锁,强度较低,耐久性能不高,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松动, 甚至失效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折叠座椅的靠背固定可靠、 安全性高,强度与耐久性能都更好的汽车座椅靠背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锁芯、锁芯 铆钉、锁框螺栓套筒,锁芯通过铆钉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锁框螺栓套筒为空 心管,处于锁芯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锁芯由棘轮、棘轮轴、棘爪、 棘爪轴、棘轮回位弹簧、棘爪回位弹簧、锁壳组成,棘轮和棘爪分别通过棘轮 轴和棘爪轴连接在锁壳上,棘轮回位弹簧和棘爪回位弹簧分别缠绕安装在棘轮 轴和棘爪轴上,棘轮回位弹簧一端扣在棘轮上,另一端扣在锁壳上;棘爪回位 弹簧一端扣在棘爪的尾端处,另一端扣在锁壳上。棘轮上设有外棘轮凸起、棘轮缺口和内棘轮凸起,棘爪上设有棘爪钩、棘 爪尾端、拉带固定板和拉带,棘爪钩与外棘轮凸起形状相吻合,拉带固定板连 接在棘爪尾端处,拉带固定在拉带固定板上。棘轮与棘爪采用双层重叠的结构。本技术通过螺栓穿过锁框螺栓套筒,将锁框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开锁状态时,由于棘轮回位弹簧的作用,棘轮缺口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当锁闩撞击 棘轮缺口时对内棘轮凸起产生作用力,推动棘轮顺时针转动,当外棘轮凸起转 动到与棘爪钩相接触时,外棘轮凸起推动棘爪钩也顺时针转动,转过一定角度 后,外棘轮凸起越过棘爪钩,棘爪钩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将外棘轮凸起扣 死,达到锁死的状态。解锁时,拉动拉带,通过拉带固定板带动棘爪顺时针转动,转过一定角度 后,棘爪钩与外棘轮凸起脱离。棘轮在棘轮回位弹簧的作用力下逆时针旋转, 回到解锁状态。松开拉带后,棘爪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至 此,完成了本技术的整个工作过程。采用本技术的结构以后,靠背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 高,且由于采用多片结构,应力不会过于集中,从而保证锁体有更高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锁芯内部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去除锁壳后的锁芯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P向结构示意图。图中,锁框A、锁芯B、锁芯铆钉C、锁框铆钉套筒D、棘轮l、棘轮轴2、 棘爪3、棘爪轴4、棘轮回位弹簧5、棘爪回位弹簧6、锁壳7、锁闩8、外棘轮 凸起ll、棘轮缺口 12、内棘轮凸起13、棘爪钩31、棘爪尾端32、拉带固定板 33、拉带3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A、锁芯B、锁芯铆钉C、锁框铆钉套筒D,锁芯B通过锁芯铆钉C固定在前后两片锁框A之间,锁框铆钉套筒D为空心管,处于锁芯B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A之间。锁芯B由棘轮1、棘轮轴2、 棘爪3、棘爪轴4、棘轮回位弹簧5、棘爪回位弹簧6、锁壳7组成。棘轮1和 棘爪3分别通过棘轮轴2和棘爪轴4连接在锁壳7上。棘轮回位弹簧5和棘爪 回位弹簧6分别缠绕安装在棘轮轴2和棘爪轴4上。棘轮回位弹簧5 —端扣在 棘轮1上,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棘爪回位弹簧6 —端扣在棘爪3的尾端处, 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棘轮1上设有外棘轮凸起11、棘轮缺口 12和内棘轮凸起13;棘爪3上设 有棘爪钩31、棘爪尾端32、拉带固定板33和拉带34,棘爪钩31与外棘轮凸起 ll形状相吻合;拉带固定板33连接在棘爪尾端32处,拉带34固定在拉带固定 板33上。棘轮1与棘爪3都是双层重叠的结构。本技术通过螺栓穿过锁框铆钉套筒D,将锁框A固定在汽车座椅上。 开锁状态时,由于棘轮回位弹簧5的作用,棘轮缺口 12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当 锁闩8撞击棘轮缺口 12时,对内棘轮凸起13产生作用力,推动棘轮1顺时针 转动,当外棘轮凸起11转动到与棘爪钩31相接触时,外棘轮凸起11推动棘爪 .钩31也顺时针转动,转过一定角度后,外棘轮凸起11越过棘爪钩31,棘爪钩 31在棘爪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往回转动,将外棘轮凸起ll扣死,达到锁死的状 态。解锁时,拉动拉带34,通过拉带固定板33带动棘爪3顺时针转动,转过一 定角度后,棘爪钩31与外棘轮凸起11脱离。棘轮1在棘轮回位弹簧5的作用 力下逆时针旋转,回到解锁状态。松开拉带34后,棘爪3在棘爪回位弹簧6的 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回到初始状态。至此,完成了本技术的整个工作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A)、锁芯(B)、锁芯铆钉(C)、锁框铆钉套筒(D),其特征在于锁芯(B)通过锁芯铆钉(C)固定在两片锁框(A)之间,锁框铆钉套筒(D)为空心管,处于锁芯(B)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A)之间;所述锁芯(B)由棘轮(1)、棘轮轴(2)、棘爪(3)、棘爪轴(4)、棘轮回位弹簧(5)、棘爪回位弹簧(6)、锁壳(7)组成,所述棘轮(1)和棘爪(3)分别通过棘轮轴(2)和棘爪轴(4)连接在锁壳(7)上,所述棘轮回位弹簧(5)和棘爪回位弹簧(6)分别缠绕安装在棘轮轴(2)和棘爪轴(4)上,棘轮回位弹簧(5)一端扣在棘轮(1)上,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棘爪回位弹簧(6)一端扣在棘爪(3)的尾端处,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 (1)上设有外棘轮凸起(11)、棘轮缺口 (12)和内棘轮凸起(13);所述的棘爪(3)上设有棘爪钩(31)、棘爪尾端(32)、拉带固定板(33)和拉带(34), 所述的棘爪钩(31)与外棘轮凸起(11)形状相吻合;所述拉带固定板(33) 连接在棘爪尾端(32)处,所述拉带(34)固定在拉带固定板(33)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棘轮(1)与棘爪(3)都是双层重叠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行车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锁芯、锁芯铆钉、锁框螺栓套筒,锁芯通过铆钉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锁框螺栓套筒为空心管,处于锁芯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之间。采用本技术后,靠背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由于采用多片结构,应力不会过于集中,从而保证锁体有更高的强度。文档编号B60N2/235GK201287649SQ20082013790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鹏 曹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锁,包括锁框(A)、锁芯(B)、锁芯铆钉(C)、锁框铆钉套筒(D),其特征在于:锁芯(B)通过锁芯铆钉(C)固定在两片锁框(A)之间,锁框铆钉套筒(D)为空心管,处于锁芯(B)的下方,并固定在两片锁框(A)之间;所述锁芯(B)由棘轮(1)、棘轮轴(2)、棘爪(3)、棘爪轴(4)、棘轮回位弹簧(5)、棘爪回位弹簧(6)、锁壳(7)组成,所述棘轮(1)和棘爪(3)分别通过棘轮轴(2)和棘爪轴(4)连接在锁壳(7)上,所述棘轮回位弹簧(5)和棘爪回位弹簧(6)分别缠绕安装在棘轮轴(2)和棘爪轴(4)上,棘轮回位弹簧(5)一端扣在棘轮(1)上,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棘爪回位弹簧(6)一端扣在棘爪(3)的尾端处,另一端扣在锁壳(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