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钢种连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26014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钢种连铸方法,所述方法在连铸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的钢种,并且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异钢种混浇时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来缩短采用同一中间包异钢种混浇坯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缩短板坯连铸 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浇注不同钢种时产生的混浇坯长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连铸方法。在钢坯连铸过程中,先将钢水装入具有一定容量的钢水罐 10中,钢水罐10通过长水口 20将钢水注入到固定的中间容器即中间包30中。中间包30 将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 40再注入结晶器50中,结晶器50内的钢水通过结晶器50周围的 冷却水的冷却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固坯壳。在连铸机70的牵引下,凝固的坯壳被连续拉 出,从而实现连铸,得到连铸坯6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一炉钢水罐10中的钢水浇注完成后,下一炉钢水罐10紧接 着将其中的钢水注入到中间包30中以确保连续生产。随着中间包30使用寿命的提高,一般一个中间包30可以连续浇注10炉次以上再 更换新的中间包30。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连续生产,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不同钢种在同一中间包30中混合浇铸。具体地讲,在连铸操作中,不同钢种在同一个 中间包30内连续浇注,下一炉钢水罐10中不同钢种的钢水注入中间包30之后,必然和中 间包30中的上一种钢水混合,混合钢水形成的铸坯即称为混浇坯。一般情况下,混浇坯长度计算方式为下一炉钢水开始注入中间包30时,结晶器 50内已凝固成形的铸坯计算为前一钢种钢水形成的铸坯,之后形成的一段铸坯即为混浇 坯。此时结晶器50坯壳顶端即为混浇起始点。随着钢水浇铸的进行,两种钢水首先在中间 包30内混合后再流入结晶器50。由于钢水流入结晶器50内并不能立即完全凝固,即使中 间包30内混合钢水已全部注入结晶器50,新的钢水注入结晶器50后仍将与结晶器50以及 连铸机70中的未凝固的钢水混合,直到这部分钢水已完全凝固,后面钢水形成的铸坯才全 部为新钢水形成的铸坯,之前从混浇起始点开始形成的铸坯都属于混浇铸坯。实际上,由于 混浇起始点之前的铸坯在新的钢水注入结晶器50时,并未完全凝固,仍然会与其后的钢水 进行混合,因此,实际混浇铸坯长度更大。对混浇铸坯,其成分一般不能满足前后两个钢种 要求。因此连铸生产厂家都力图减少混浇坯长度,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方法在 连铸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的钢种,并且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异钢种混浇时中 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来缩短采用同一中间包异钢种混浇坯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当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 容量的体积比的30% 50%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的钢水。优选地,当中间包中剩余 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体积比的35% 45%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的钢水。 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连铸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缩短板坯连铸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浇注不同钢种时产生的混浇坯长度,本 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铸方法,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异钢种混浇时中 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来缩短采用同一中间包得到的异钢种混浇坯的长度。具体地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铸方法,当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 包总容量的30% 50% (体积比)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的钢水。优选地,当中间 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35% 45% (体积比)时,向中间包中加 入下一钢种的钢水。混浇坯是不同钢种的钢水在中间包内混合产生的,所以中间包中上一钢种的钢水 剩余越多,越有利于钢水中夹杂上浮及操作的稳定,但是中间包中上一钢种的钢水剩余越 多,产生的混浇坯长度也越长;中间包中上一钢种的钢水剩余越少,越有利于减少混浇坯的 长度,但中间包中剩余钢水量太少又容易造成中间包内钢渣随钢水流进入结晶器,来不及 上浮而造成铸坯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中间包剩余钢水少,缓冲时间不足,可能造成断浇 事故。因此,要减少混浇坯长度,确定合适的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是关键控制因素。在本专利技术 中,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30% 50% (体积比),优选地为 35% 45% (体积比)时,加入下一钢种。下面将通过具体的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 1上一浇铸钢种为Mb32,成分为C 0. 03%, P 0. 017%, S 0.016%;下炉异钢种 IF3,成分为C 0. 0036%, P 0.011%,S 0.007%。在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控制为中间包总容 量的36%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得到的混浇铸坯长度为10. 20米,与根据现有技术 的方法相比,混浇坯的长度减少了 69%。示例 2浇铸钢种为Mb32,成分为C 0. 04%, P 0. 012%, S 0. 0 % ;下炉异钢种IF3, 成分为C 0. 0031%, P 0.011%, S 0.014%。在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控制为中间包总容量的 40%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得到的混浇铸坯长度为10. 90米,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方 法相比,混浇坯的长度减少了 67%。示例 3浇铸钢种为Mb32,成分为C 0. 06%, P 0. 011%, S 0. 013% ;下炉异钢种IF3, 成分为C 0. 0039%, P 0.011%, S 0. 008%,当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控制为中间包总容量的 38%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得到的混浇铸坯长度为10. 60米,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方 法相比,混浇坯的长度减少了 68%。对比示例1浇铸钢种为Mb32,成分为C 0. 07%, P 0. 012%, S 0. 010% ;下炉异钢种IF3,成分为C 0. 0035%, P 0.010%, S 0. 007%,当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控制为中间包总容量的 60%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得到的混浇铸坯长度为31米。对比示例2浇铸钢种为Mb32,成分为C 0. 06%, P 0. 015%, S 0. 008% ;下炉异钢种IF3, 成分为C 0. 0037%, P 0. 009%, S 0. 008%,当中间包剩余钢水量控制为中间包总容量的 25%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得到的混浇铸坯长度为8. 5米。虽然根据对比示例2 的方法得到的混浇坯长度较短,但是根据对比示例2的方法由于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 的时间较晚,所以中间包中的包渣会流入结晶器,从而不得不采取降低拉速及换渣操作,这 就增加了操作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而且如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漏钢等连铸操作事故。根据以上示例1-3以及对比示例1-2可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当中间包中剩 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35% 45% (体积比)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 钢种的钢水,可以缩短混浇坯的长度,同时中间包中的包渣不会流入结晶器而影响后续操 作。权利要求1.一种,所述方法在连铸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的钢种,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方法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异钢种混浇时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 钢水量来缩短采用同一中间包异钢种混浇坯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当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 钢水量为中间包总容量的体积比的30% 50%时向中间包中加入下一钢种的钢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当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 钢水量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钢种连铸方法,所述方法在连铸过程中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的钢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方法通过控制连铸过程中异钢种混浇时中间包中剩余的上一钢种的钢水量来缩短采用同一中间包异钢种混浇坯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科周明佳张均祥李清春彭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