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2418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具多元散热元件,其包括有:一集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块所形成;一散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体所形成;一热导元件,连接于集热部与散热部之间,用以将集热部热源快速传导至散热部;一风扇,是置于集热部的散热柱上方,强制排除壳体空间内的热能;及一壳体,设有复数个散热孔,提供最佳散热成果;由此,提供所述电源供应器,具多元散热元件的散热装置,进而避免长时间使用下,令温度提高,让使用者影响机器的操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元散热元件的电源供 应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电脑,尤其大型网站必须全天24小 时开机。为了达到长时间的使用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内部组件散热,此 外,还有设置具有空调效果的机房等方法,而其中产生热能部分,以电源供应 器及中央处理器,最能影响电脑的表现。在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使用设置散热装置的电源供应器的设备和产品,这 些产品都是釆用普通的散热块方式加风扇来实现散热,部分产品设有热导管不 设风扇以省电,但其集热部及散热部,是组合固定的鳍片衔接式,有温度梯度 流失问题,又多数电源供应器的壳体设置少数散热孔,不足有效形成空气动力, 带动空气流动。中国台湾省专利93205020 '电源供应器的热导管散热装置,, 即是一种热导管散热装置,在其实施例中公开的就是这样的技术方案。将热导 管安装于电源供应器,达到使用散热的目的。在中国台湾省专利87204253的说 明书中也公开了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其集热器,则不兼具散热器使用。因此现有技术概括具有如下的缺点1. 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不具有多元散热元件,使用配合不 易达成最高效率散热成果。2. 现有技术虽或有利用所述壳体设置少数散热孔,但不足有效形成空气动 力,带动空气流动。3. 现有技术的集热部及散热部,是组合固定的鳍片衔接式,有温度梯度流 失问题,效率不佳。4. 现有技术使用时,不能充分整合利用集热器兼具散热器使用,使其散热 效果不佳。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 难点的所在,也是本案创作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有感于上述 传统用品的不便,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戮力摒除现有电源供 应器的散热装置的诸多缺点,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案,使本技术得以诞生, 并以增进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 的散热装置,具有风扇、导热管、散热部的两夹体等多元散热元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集热部及散热部,以一体成型的铝挤型体 互相固合,可有效传送热能,无衔接式的温度梯度流失问题。为实现这些本技术的目的,并且根据如所实施和扭l括描述的那样以及 其他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具多元散热元件,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一集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块,留设一夹持部所形成,所述两夹块的 一固定端与电源供应器的发热源紧贴,另一自由端形成复数一体成型的散热柱;一散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体,留设一隙缝缺口所形成,利用所述两 夹体设有复数梳柱体以进行排热;一热导元件,连接于集热部与散热部之间,用以将集热部热源快速传导至 散热部;一风扇,是置于集热部的散热柱上方,并固设壳体上,强制排除壳体空间 内的热能;及一壳体,上端固设有风扇,其前端板与后端板,皆设有复数散热孔,提供 最佳散热成果;可以理解,前面技术方案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 旨在为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 其中所述集热部是形成T字状,设置在壳体内一处以上,另外,其中所述集热 部的两夹块为一体成型的铝挤型互相固合;又所述散热部是以对称状夹固热导 元件,所述热导元件是热导管,另其中所述散热部的两夹体为一体成型的铝挤 型互相固合;另外,所迷风扇的送风方向可以向壳体内部或外部,及其中所述壳体的前端板设有穿越槽,提供穿置热导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效果好、适用各类机 械、且可有效传送热能,无衔接式的温度梯度流失问题,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 下,温度提高,让使用者影响机器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组合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辅助视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5是本技术集热部剖面示意图6是本技术散热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散热装置;2集热部;21、 22两夹块;23夹持部;24固 定端;25自由端;26散热柱;3散热部;31、 32两夹体;33隙缝缺口; 34梳 柱体;4热导元件;5风扇;6壳体;61壳体空间;62前端板;63后端板;620、 630散热孔;64穿越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组合示意图及本实用 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本技术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1,具多元 散热元件,其特征包括有一集热部2,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块21、 22,留设一夹持部23所形成,所 述两夹块21、 22的一固定端24与电源供应器的发热源紧贴,另一自由端25形 成复数一体成型的散热柱26;一散热部3,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体31、 32,留设一隙缝缺口 33所形成, 利用所述两夹体31、 32设有复数梳柱体34以进行排热,所述的散热部3是以 对称状夹固热导元件4;一热导元件4,连接于集热部2与散热部3之间,用以将集热部2热源快速 传导至散热部3,又所述的热导元件4是热导管;一风扇5,是置于集热部2的散热柱上方,并固设壳体6上,强制排除壳体空间61内的热能,其中所述的风扇5的送风方向可以向壳体内部或外部;及一壳体6,上端固设有风扇5,其前端板62与后端板63,皆设有大面积复 数散热孔620、 630,提供最佳散热成果,其中所述的壳体6的前端板62设有穿 越槽64,提供穿置热导元件4。再请参阅图3、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局部辅助视图及本技术的俯 视示意图。其中本技术实施时,将集热部2形成T字状,设置在壳体6内 一处以上位置,固定端24固设在底板上,提供设置发热元件吸收热量,再经由 至少一支的热导元件4平行传递至壳体6外的散热部3散发热能,其中余留热 能续由集热部2,垂直传导至自由端的散热柱,再发散至内部空气中,最后可经 由壳体6上方风扇强制带出壳体6;又所述壳体6,其前端板62与后端板63, 皆设有复数散热孔620、 630提供流畅的空气通路,当风扇启动时可多面向产生 空气回路。又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集热部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集热部2, 是由一体成型的铝挤型两夹块21、 22互相固合,留设一夹持部23所形成,所 述夹持部23是夹固热导元件使用,其中集热部2是形成T字状,另外,自由端 25形成复数一体成型的散热柱26以进行排热,形成类似直向的排热器。另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技术散热部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散热部3, 是由一体成型的铝挤型两夹体31、 32互相固合,留设一隙缝缺口 33所形成, 所述隙缝缺口 33是夹固热导元件使用,其中两夹体31、 32用以对称状夹固热 导元件,另自由端设有复数梳柱体34以进行排热。为使本技术更加显现出其有益效果,特将其优点再列举如下1. 本技术具有风扇、导热管、散热部的两夹体等多元散热元件,可达 成最高效率散热成果。2. 本技术的集热部及散热部,是一体成型的铝挤型体互相固合,可有 效传送热能,无衔接式的温度梯度流失问题。3. 本技术的壳体设有风扇及大面积复数散热孔,提供最佳空间散热成 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集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块留设一夹持部所形成,所述两夹块的一固定端与电源供应器的发热源紧贴,另一自由端形成复数一体成型的散热柱; 一散热部,是由一体成型的两夹体留设一隙缝缺口 所形成,利用所述两夹体设有复数梳柱体以进行排热; 一热导元件,其连接于所述集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之间,用以将所述集热部热源快速传导至所述散热部; 一风扇,是置于所述集热部的散热柱上方,并固设壳体上,强制排除所述壳体空间内的热能;及   所述壳体,上端固设有所述风扇,其前端板与后端板,皆设有复数个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葛迪亚查玛柯那
申请(专利权)人:米葛迪亚查玛柯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ES[西班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