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汤荣专利>正文

海水淡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51139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一壳体,通过周围的壳壁框围 成一容室,且该容室内部形成较外界标准大气压为低的压强;一集水槽,呈开 口向上且与该容室相通,且设于该容室内部,该集水槽的周围与该壳体内缘形 成一第一通道;复数超导棒,设于该容室内部,且呈相间隔排列,该复数超导 棒各自内部填充超导液体;一预冷室,是框设于该复数超导棒的周围;一海水 管路,包括一冷却前置段,该冷却前置段可于该预冷室内释放海水而提供该复 数超导棒周围形成冷源;该冷却前置段的末端衔接一加热系统,且该加热系统 的末端形成一入水段;该入水段的末段形成与该容室相通,且设有可释放海水 的开放端。利用低压使水的沸点降低,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水淡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低压蒸馏令海水中的盐分 及其他固体与水分离的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及生活的改善,淡水的需求不断上升。 一方面温室 效应对地球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所以人类已面临了淡水供给上的问题。海水淡 化为解决淡水供给上的有效方式,因为地球上有百分的七十的面积为海水所覆 盖,所以海水的供给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取的不尽的。目前海水淡化面临的 问题是高昂的成本,所以也一直无法普及,传统上海水淡化需要使用到大量的 电能。现有已商业化的海水淡化系统有逆渗透(Reverse Osmosis Module, R.O.)、多 级闪化(MSF)、多级效应蒸馏(MED,即传统船用造水机)、蒸汽压缩式等四种。 就逆向渗透式海水淡化技术而言,主要元件为逆渗透膜(R.O.),它是由微细化学 纤维薄膜所组合成的元件,利用海水渗透压原理,来处理高杂质含量的水,以 获得净化水。其操作原理是将杂质含量高的水,经高压水泵加压处理,使其压 力高于渗透膜的渗透压,则淡化水透过渗透膜而逆渗出来,未渗透的水,即是 浓盐水,则由渗透膜的另一端排出。逆向渗透式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每吨水所耗电量为8.5kW.h,若电费以每度 2元来计算,生产每吨淡水所需电费约为17元,占造水成本40元的42.5%。可 见,能源费用在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中,尚有待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主要在于设计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主要目的是利用低压时水沸点较低的原理,使海水在低于标准大气压强的环境 令加热后的海水蒸发,在不耗费过多能源及使用较低的温度范围的原则下,取得淡水使用,并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为解决先前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为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一壳体通过周围的壳壁框围成一容室,且该容室内部形成较外界标准大 气压为低的压强;一集水槽呈开口向上且与该容室相通,且设于该容室内部,该集水槽的 周围与该壳体内缘形成一第一通道;复数超导棒设于该容室内部,且呈相间隔排列,该复数超导棒各自内部 填充超导液体;一预冷室是框设于该复数超导棒的周围;一海水管路包括一冷却前置段,该冷却前置段连通于该预冷室,向该预 冷室内释放海水而提供该复数超导棒周围形成冷源;该冷却前置段的末端衔接 一加热系统,且该加热系统的末端形成一入水段;该入水段的末段形成与该容 室相通,且设有可释放海水的开》文端。标准大气压(760mmHg)即俗称的一个大气压(latm ),在标准大气压下 (latm),水的淬点为IOO'C,任何多于IO(TC的热能将使部份水转变为蒸汽。因 此要令沸点降低,只有将水在低于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加热,使其沸腾转变为蒸 汽,譬如600 720mmHg时,水的沸点温度约为42~50°C 。因此,本发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低压使水的沸点降低,减少令 海水蒸发所需的高温,从而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且本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廉,制造和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剖视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洒水装置立体分布图6是本技术的洒水装置平面分布图。附图标记说明l-壳体;11-容室;12-隔板;13-第二唧管;14-卤水泵;15 -液位制开关;2-集水槽;21-第一通道;22-水封式真空泵;23-第一唧管;24 -穿孔;25-第二通道;3 -超导棒;31-超导液体;32-散热鳍片;4-预冷室;5- 海水管路;51-冷却前置段;52-加热系统;53 -入水^殳;54-洒水装置;6- 框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海水淡化系统,主要包括 一壳体(l):通过周围的壳壁框围成一容室(ll),且该容室(ll)内部形成较外界标准大气压为低的压强;一集水槽(2):呈开口向上且与该容室(ll)相通,且设于该容室(ll)内部,该集水槽(2)的周围与该壳体(l)内缘形成一第 一通道(21);复数超导棒(3):设于该容室(ll)内部,且呈相间隔排列,该复数超导棒(3)内部填充超导液体(31);一预冷室(4):是框设于该复数超导棒(3)的周围;一海水管路(5):包括一冷却前置段(51),该冷却前置段(51)可于该容室(11) 内释放海水而提供该复数超导棒(3)周围形成冷源;该冷却前置段(51)的末端衔接 一加热系统(52),且该加热系统(52)的末端形成一入水段(53);该入水段(53)的末 段形成与该容室(11 )相通,且设有可释放海水的开放端。该容室(11)下段部横设一隔板(12),通过该隔板(12)与壳体(1)的周壁与底壁 框围形成该预冷室(4),且该复数超导棒(3)皆至少有一局部段是插设于预冷室 (4),该预冷室(4)是汇集海水提供该复数超导棒(3)周围形成冷源,使该复数超导 棒(3)内的超导液体(31)迅速将冷源传至该容室(11)内部,而该容室(ll)内部形成 较外界标准大气压为低的压强,是由该容室(11)内部的集水槽(2)连接一水封式真 空泵(22)的第 一唧管(23),通过该第 一。即管(23)所抽唧。本技术运作流程为常温海水(约25。C)由该海水管路(5)的冷却前置段(51) ,释放海水于该预冷室(4)内,并提供该复数超导棒(3)周围形成冷源,再由该 冷却前置段(51)的末端导出海水,经该加热系统(52)加热后,由连接该加热系统(52) 末端的入水段(53)释放加热后的海水于该容室(11)内部,通过该容室(11)内的低 压环境使加热后的海水汽化产生蒸汽,该蒸汽经由该第一通道(21)并由该集水槽 (2)周壁的复数穿孔(24)渗入该集水槽(2)内部,使该蒸汽经该复数超导棒(3)扩散的冷源冷凝成液体,并滴落汇集于该集水槽(2)底部,通过该水封式真空泵(22) 抽出;而预冷室(4)的冷源是通过该复数超导棒(3)内部的超导液体(31)迅速将冷 源传至该集水槽(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亦可简化上述的构造,而达到相同效果,该容室(ll) 的上部于该集水槽(2)内部搭设该一框体(6),该框体(6)的周壁与集水槽(2)的内侧 相间形成一第二通道(25),且该扭体(6)内部空间形成该预冷室(4),且该复数超 导棒(3)皆至少有一局部段是插设于预冷室(4)。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运作的流程,为常温海水由该海水管路(5)的冷却前 置段(51)导入该预冷室(4),并释放海水而提供该复数超导棒(3)周围形成冷源, 再由该冷却前置段(51)的末端导出海水,经该加热系统(52)加热后,由连接该加 热系统(52)末端的入水段(53)释放加热后的海水于该容室(11)内部,通过该容室(1 l)内的低压环境使加热后的海水汽化产生蒸汽,该蒸汽经由该第一通道(21)并由 该集水槽(2)周壁的复数穿孔(24)渗入该第二通道(25)内,经由该复数超导棒(3) 扩散的冷源,使蒸汽冷凝成液体,并滴落汇集于该集水槽(2)底部,通过该水封 式真空泵(22)抽出。如图2、图4所示,该复数超导棒(3)各自于周围设有复数相间隔的散热鳍 片(32),通过该散热鳍片(32)增加冷源扩散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包括: 一壳体:通过周围的壳壁框围成一容室,且该容室内部形成较外界标准大气压为低的压强; 一集水槽:呈开口向上且与该容室相通,且设于该容室内部,该集水槽的周围与该壳体内缘形成一第一通道; 复数超导棒:设于 该容室内部,且呈相间隔排列,该复数超导棒各自内部填充超导液体; 一预冷室:是框设于该复数超导棒的周围; 一海水管路:包括一冷却前置段,该冷却前置段连通于该预冷室,向该预冷室内释放海水而提供该复数超导棒周围形成冷源;该冷却前置段的 末端衔接一加热系统,且该加热系统的末端形成一入水段;该入水段的末段形成与该容室相通,且设有可释放海水的开放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朱汤荣苏家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