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0876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单元(82),用边支架(SF)保持使来自荧光管(71)的光透过的扩散板(DL),边支架(SF)是金属制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出光的背光单元和利用来自这种背光单元的光 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电视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安装有将光提供给液晶显示 面板的背光单元。并且,在背光单元中, 一般安装有发出光的荧光 管等光源、接受来自光源的光并使其扩散而导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扩 散部件。在这种背光单元的情况下,由于光源的热的影响会产生若干问 题。例如,如专利文献l那样,扩散部件由于光源产生的热的影响 而温度上升,由此导致在设置在扩散部件上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产生温度上升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并且,由于该问题 会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专利文献l的背光单元中,如图6所示, 在不面对由直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皿状部件111和扩散部件DL' 封闭而成的封闭空间112(积存来自荧光管171的热的空间)的部位、 即外部气体不易接触的部位上设有热良导体U3、 114。这样,由于 面对封闭空间112的皿状部件111中所积存的热被散热,因此热就不容易传给液晶显示面板。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06-67179号公报(参照、 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除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温度上升以外,还有其它对液晶显 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带来不良影响的原因。那就是扩散部件DL'受到 荧光管171的热的影响而产生挠曲。这是由于当扩散部件DL,产生挠曲时,通过该扩散部件DL,射出的光(背光)会产生光量不均匀等。但是,在专利文献l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扩散部件DL'所带的热 无法通过热良导体113、 114被散热。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能将扩散部件所带的热散热的背光单元和安装该背光单元的 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用支撑框架来保持使来自光源的光透过的扩散部件 的背光单元,特别地,支撑框架是金属制成的。金属是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因此,当该金属制成的支撑框架保 持扩散部件时,由于光源而在扩散部件中带有的热通过支撑框架被 吸收。于是,扩散部件不易由于热而产生挠曲。其结果是,通过扩 散部件射出的光不会由于受到扩散部件挠曲的影响而产生劣化(光 量不均匀)。此外,对于构成支撑框架的金属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是 铁或者铝等。总而言之,只要是适合吸收扩散部件所带的热的导热 率较高的金属即可。另外,优选支撑框架与扩散部件面接触。其原因是,如果是这 种接触,那么两者(支撑框架和扩散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 扩散部件所带的热被高效率地吸收。另外,优选在支撑框架中设有夹持扩散部件的切口。这样,由 于扩散部件嵌入切口中,因此扩散部件的表面和背面两面都与支撑 框架接触。因此,支撑框架与扩散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扩散 部件所带的热被高效率地吸收。此外,包括以上的背光单元和接受来自该背光单元的光的液晶 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属于本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扩散板不易由于光源而带有热。因此, 扩散板不易由于热而产生挠曲、不会由于该挠曲而导致背光劣化。附图说明图1是图5所示的背光单元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表示边支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以外的背光单元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1和图3以外的背光单元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以往的背光单元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SF:边支架(支撑框架);BK1:第一块(支撑框架);1S: 第一块的一面(支撑面);FB:支撑块(支撑框架);VG:切口;DL : 扩散板(扩散部件);SS:透镜片;81:液晶显示面板单元;82: 背光单元;83:外壳;89:液晶显示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l下面,根据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此外,有时出于方便而在 有的附图中省略部件编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照其它附图。图5表示液晶显示装置89的分解立体图。图1是以后面说明的边 支架SF和扩散板DL等为主体所示的概要立体图。如图5所示,液晶 显示装置89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单元8K背光单元82以及覆盖两个单 元81、 82的外侧边缘的外壳83。液晶显示面板单元8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61和支撑该液晶显示 面板61的外侧边缘的框状的机壳(面板机壳)62。在液晶显示面板61中,用密封材料(未图示)将有源矩阵基板 (AM基板)63和与该AM基板63相对的对置基板64贴合在一起,在 它们之间的间隙中注入了液晶(未图示)。另外,液晶显示面板61 包括夹着AM基板和对置基板64的光学片(例如偏光片、相位差片, 未图示)。并且,液晶显示面板61由面板机壳62支撑,并位于与背光单元 82重叠的位置,通过接受来自该背光单元82的光(背光)而发挥显示面板的功能。背光单元82包括荧光管(光源)71、边支架(支撑框架)SF、反射片72、扩散板(扩散部件)DL、透镜片SS、背光机壳73 以及支撑销台74。荧光管(线状光源)71发出光,在背光单元82内排列有多个荧 光管71 (但是,为了方便,在附图中仅示出一部分数量)。此外, 荧光管71在排列的方向(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小于荧光管71的长度 方向的长度。因此,当用多个排列的荧光管71来规定面时,该面为 矩形。因此,下面将荧光管71的配置称为矩形配置。另外,下面将 荧光管71的排列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将荧光管71的线状方向(长 度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如图1所示,边支架SF包括支撑多个荧光管71的一端的块BK (第一块BK1)和支撑这些荧光管71的另外一端的块BK (第一块 BK1)。即,边支架SF通过支撑多个荧光管71的两端来保持这些荧 光管71。此外,成为边支架SF的第一块BK为板状,使其与背光机壳73 的底部73a(具体地说,是位于背光机壳73的底部73a上的反射片72) 方向相同的一面(支撑面1S)朝向扩散板DL。并且,用该支撑面 1S保持扩散板DL。反射片72位于被矩形配置的荧光管71覆盖的位置,由此反射从 该荧光管71射出的放射状的光(以荧光管71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光) 的一部分。扩散板DL由具有使光散射的功能或使光扩散的功能的甲基丙 烯酸甲酯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树脂形成,位于覆盖矩形配置的荧光 管71的位置。因此,该扩散板DL接受来自荧光管71的光(出射光) 和来自反射片72的光(反射光),由此使该光散射和扩散而遍布整 个面内方向。此外,扩散板DL由于荧光管71散发的热的影响而带 有热。透镜片SS例如是在片的面内具有透镜形状、使光的放射特性 偏转(聚光)的片,位于覆盖扩散板DL的位置。因此,该透镜片SS接受从扩散板传播的光,由此使该光聚光,提高每单位面积的发 光亮度。背光机壳73是能够容纳荧光管71、反射片72、扩散板DL以及 透镜片SS等的机壳。但是不特别限定形状。支撑销台74被设置为从背光机壳73的底部73a向上立起。并且, 在该支撑销台74中,支撑销74a从设置在反射片72中的开孔中突出, 进而从荧光管71、 71之间突出。因此,支撑销台74使支撑销74a与 位于覆盖荧光管71的位置的扩散板DL接触,由此来支撑该扩散板 DL。此外,不特别限定支撑销74a的长度。另外,在支撑销台74中,在支撑销74a的底端两边设有把持荧 光管71的荧光管叉74b、 74b。因此,支撑销台74用支撑销74a支撑 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单元,用支撑框架保持使来自光源的光透过的扩散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框架是金属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