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镂空部、底板与立设在底板周缘的多个侧板,其中侧板围绕底板,而镂空部在底板与侧板之间。第二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当第一壳体置入此容置空间后,第二壳体抵压侧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层次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构造,大部分为塑胶壳或是金属壳。纯粹金属壳体结构的 外表虽然漂亮但重量会太重,而纯粹塑胶壳体结构重量很轻但是质感会比较差,故而目前 其中一种解决方式是将金属壳体贴附在塑胶壳体之外,即可同时兼具两者的优点。然而随之衍生而来的是,由于塑胶与金属两者皆可视为刚体,且彼此之间的机械 性质不同,因而在结合金属壳体与塑胶壳体的过程中,常会因两者的尺寸差异而无法使塑 胶壳体与金属壳体彼此紧密地贴附在一起,进而造成组装好的壳体结构外观或尺寸上的不 良,甚或造成壳体结构内应力集中的问题。上述问题对壳体结合工艺的人员造成相当的困 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其具有较佳的尺寸适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至 少一镂空部、一底板与立设在底板周缘的多个侧板。这些侧板围绕底板,而镂空部位在底板 与侧板之间。第二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壳体置入容置空间后,第二壳体抵压这些 侧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壳体的材质为塑胶,第二壳体的材质为^^ I^l O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镂空部实质上位于底板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镂空部包括多个镂空部,而第一壳体 还具有多个连接部。各连接部位在任意相邻的镂空部之间并连接底板与侧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壳体具有一底部与围绕底部周缘的多个 侧壁。底部与侧壁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而第一壳体的底板贴附在底部上,且侧板贴附在对 应的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侧板具有一贴附面,以贴附在对应的侧壁 上。任意相对的一对侧壁间的距离,不等于贴附在此对侧壁上的一对侧板的贴附面间的距罔。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通过在其底板与侧板之间形 成的镂空部,而让第一壳体组装至第二壳体时,通过镂空部使得第一壳体具有较佳的弹性, 而在尺寸上能与第二壳体的容置空间相符,进而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彼此能紧密地贴附在一起。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壳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至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结构; 110:第一壳体;112:底板;114:侧板;114a:贴附面; 114b:开口;116:镂空部;118:连接部;120 第二壳体; 122 底部;124:侧壁; D1、D2:距离;Si: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壳体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 施例中,壳体结构10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的主机部分,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壳体结 构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与一第二壳体120,其中第一壳体110具有一底板112与立设在 底板112周缘的多个侧板114,且这些侧板114围绕着底板112,而第二壳体120具有一容 置空间Si,用以容置第一壳体110。在此,第一壳体110的材质例如为塑胶,而第二壳体12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此二 者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质,然而彼此类似的是,此二者分别在具有一定体积及外形的前提下 皆可视为刚体。据此,当欲结合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时,为了让壳体之间能紧密地 结合而避免不必要的间隙产生,第一壳体110还具有一镂空部116,其位在底板112与侧板 114之间。因此,第一壳体110的侧板114相对于底板112便具有弹性。当第一壳体110置 入第二壳体120的容置空间Sl后,第二壳体120便会抵压这些侧板114的至少其中之一, 以让第一壳体110的尺寸能符合容置空间Sl的尺寸,最终使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 彼此能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基于上述,本技术通过在底板112与侧板114之间形成镂空部116,而让侧板 114相对于底板112具有弹性,而使原本轮廓并不相符的容置空间Sl与第一壳体110,能通 过第二壳体120抵压具有弹性的侧板114,而使第一壳体110的外形符合容置空间Sl的轮 廓,以达到让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彼此紧密贴附而不产生间隙的功效。图2至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再加以详述如下,本实 用新型并未限定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的材质,本实施例仅以塑胶与金属做为代表, 任何欲将两种被视为刚体的壳体结构结合在一起者,皆适用于本技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具有一底部122与围绕底部122的多个侧壁124,其 中底部122与这些侧壁124共同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Si。再者,当第一壳体110组装至第 二壳体120时,第一壳体110的底板112便贴附在底部122上,而第一壳体110的多个侧板 114便贴附在对应的侧壁124上。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侧板114具有一贴附面114a,以作为与对应的侧壁124相接触的表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彼此相对的侧壁124之间的一距离Dl并不等于贴附在此对侧 壁124上的侧板114的贴附面114a之间的一距离D2。换句话说,由于第一壳体110与第 二壳体120分别于制造过程中因各种因素而导致在本实施例中贴附面114a之间的距离D2 与侧壁124之间的距离Dl并不相同。举例来说,由于射出成型过程中的制程条件或材料本 身的收缩等因素,以塑胶为材质的第一壳体110的贴附面114a之间的距离D2大于第二壳 体120之侧壁124之间的距离D1,若此时直接将未形成镂空部116的第一壳体强行组装至 第二壳体120时,则两者会因彼此干涉而导致无法顺利地贴附在一起,即使强行将两者贴 附在一起也容易在壳体之间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造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随时崩裂的危 险。故而此时在第一壳体110上形成镂空部116,便能提高第一壳体110的弹性,进而有效 地降低尺寸不符所导致的危险。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板114上已具有多个用以作为连接 埠的开口 114b,故而本实施例的镂空部116实质上位于底板112上,以让侧板114能兼具弹 性及结构强度,同时并方便对第一壳体110进行加工。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10还具有多个连接部118 (显示于图2),且各连 接部118位在镂空部116之间。换句话说,第一壳体110可视其结构需求而进行分段镂空。 此举不但能因镂空部116而让第一壳体110的侧板114具有弹性,并能依据侧板114上开 口 114b的位置而以连接部118适当地加强侧板114与底板112之间的连接结构,以保持第 一壳体110的结构强度。综上所述,在本技术 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通过在其底板与侧板之间形 成的镂空部,而让第一壳体组装至第二壳体时,通过镂空部使得第一壳体具有较佳的弹性, 而在尺寸上能与第二壳体的容置空间相符,进而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彼此能紧密地贴附 在一起。此外,第一壳体还具有多个连接部,其位在任意相邻的镂空部之间,以使第一壳体 在因镂空部而呈现具有弹性的结构外,尚能因连接部连接侧板与底板而使第一壳体维持其 应有的结构强度。虽然本技术以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其并非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镂空部、一底板与立设在该底板周缘的多个侧板,其中所述侧板围绕该底板,而该镂空部位在该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当该第一壳体置入该容置空间后,该第二壳体抵压所述侧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使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棠,孙德彰,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