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75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床的折倒装置,其中,抬背支架在抬膝支架向上运动之后动作的折倒机构可轻质而紧凑地设置,集中地设置于床的中间的下方,实现拉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在该床中,通过与活塞杆的伸缩动作连动而滑动的滑动臂,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折倒,其特征在于该折倒机构设置于床中的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可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床的侧方拉出,通过同步调整机构,在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并且该抬背支架忠实地与活塞杆连动而折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使床上的人不晃动而放心地立起或躺卧,照原样向侧方拉出而移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床装置,包括有JP特开2005-118037号文献。该文献记载有下述的复杂的装置,其中,按照从床下的头侧向脚侧分散的方式设置抬背机构和抬膝机构,使两者一起上下运动。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118037号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该文献具有下述的课题,为了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同时上下运动,床上的人在折倒时伴随拘束感而感到不适,另外在折倒时,床上的人在脚尖侧错动地下落而感到不适。另外,由于按照从头侧向脚尖侧分散的方式设置折倒机构,故具有无法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床的侧方拉出的课题。一般,活塞杆和连杆通过1根销连接,但是在此场合,具有在连接部因时滞,在抬背支架等的上下运动时发生晃动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抬背支架等的折倒机构按照集中于床中的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的方式设置,可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将床上的人向床的侧方拉出而移动,另外,通过同步调整机构在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消除床上的人在折倒时,在脚尖侧错动而感到不适的情况。另外,通过紧密嵌套和2个或以上的销的固定,将活塞杆和连杆成一体连接,由此,消除在抬背支架等的上下折倒时产生晃动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具有驱动缸、活塞杆和滑动臂的全部的折倒机构按照集中于床中的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的方式设置,故具有可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将床上的人向床的侧方拉出而移动的效果。由于在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故具有下述的效果,即,床上的人在通过使脚向上运动的抬膝支架而停止向上运动后实现折倒,这样在折倒时不会错动地下落,另外,活塞杆的动作没有时滞,不产生接受者因上下运动而晃动等情况,以舒适的姿势而抬背、躺卧。由于在连杆上设置圆筒体或带端部的圆筒体,紧密地外套于活塞杆上,并且通过2个并列的销的横穿插接将两者成一体连接,故具有活塞杆的伸缩动作不晃动地正确地传递给连杆,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不产生晃动等情况,在平时平滑而稳定地折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上下折倒机构的放大侧视图;图3同上图、为表示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的放大图;图4同上图、为表示抬背支架的向上运动的放大图;图5(a)为在活塞杆上紧密地外套连杆的圆筒体,并通过2根销固定的放大剖视图,图5(b)为在活塞杆上紧密地外套带端部的盖状的圆筒体,并通过2根销固定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床,其中,通过伴随活塞杆的伸缩动作而滑动的滑动臂使抬膝支架和抬背支架折倒,该床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折倒机构设置于床中的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可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床的侧方拉出,通过同步调整机构在抬膝支架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并且在连杆上设置圆筒体或带端部的圆筒体,将其紧密地外套于活塞杆上,另外,通过2个或以上的销的横穿固定,将连杆和活塞杆之间成一体地固定连接,由此,在不产生连接部的时滞造成的晃动等情况下,在平时顺利而稳定地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折倒,在不错动地下落和晃动的情况下使床上的人立起、躺卧。实施例1设置根据护理床1的台座2被分隔的中间台座2a的一端的基轴4而折倒的抬背支架3,根据另一端上的基轴6而折倒的抬膝支架5。标号7表示朝向抬背支架3的底面的中间下方安装的斜板,在底端部开设同步调整孔8。标号9表示安装于抬膝支架5的底面上的滚轮。在以中间台座2a的端部下方的固定点而设置的驱动缸11中,在前部的杆12上夹持连杆13,在上述斜板7的同步调整孔8中嵌合而连接突子14,另外,连杆13的中间部在滑动臂15的一端插接销16,滑动臂15的另一端与往复运动的凸轮17连接。凸轮17的周面与上述滚轮9接触,伴随凸轮的半转,使抬膝支架5进行上下运动。连杆13像图5所示的那样,在侧面设置圆筒体或带有端部的盖状圆筒体18,紧密地外套于杆12的前端部上,另外在通过贯穿地开设于该紧密套接的两者的侧面之间的2个连接孔19中,分别紧密地插有相同直径的销20,将两者固定连接,使其不产生时滞造成的晃动。如果通过上述方式使驱动缸11动作,使活塞杆12伸出,以便使抬背支架3向上运动,滑动臂15则夹持连杆13沿杆的伸出方向移动,基于旋转轴17a使凸轮17沿相同方向旋转,在向上运动曲面17b上使滚轮9向上运动,使抬膝支架5向上运动,通过连杆13的连续旋转,突子14a移动到斜板7的同步调整孔8的另一端,由此,抬背支架3开始向上运动。即,如果从图2的平坦的状态使活塞杆12伸出,则像图3和图4所示的那样,在抬膝支架5的向上运动之后,抬背支架3向上运动。但是,如果抬背支架3向上运动,则抬膝支架5通过凸轮17的向下运动周面17c而向下运动,返回到原始的平坦形状。由于像这样,抬背支架3的向上运动在抬膝支架5的向上运动之后进行,躺在护理床1上的人通过在抬背时而向上运动的抬膝支架5使膝部上抬,将腿的里侧压靠于支架上,故没有错动地下落、以没有拘束感而膝盖轻轻弯的舒服的姿势实现抬背。如果抬背,则抬膝支架5返回到平坦状,成为自由地伸出脚、放松的坐姿。像这样,床上的人在没有错动等的情况下稳定地立起。即使让护理床1上的人从立起的状态躺卧的情况下,首先,抬膝支架5向上运动,使其不发生错动,然后,通过抬背支架3的向下运动而躺卧。而且,由于连杆13固定连接于活塞杆12上,忠实地伴随其运动,故在折倒时完全不晃动。由于抬背支架3、抬膝支架5及其的折倒机构的全部集中地设置于分隔的中间台座2a的下方,故可将床上的人连同折倒机构一起进入或转移到横置的台车(图中未示出)上,向床的侧方拉出,使其移动。由于折倒机构能通过单一的驱动缸和滑动臂而折倒,故结构极简单,可实现没有故障、重量轻,整体尺寸紧凑。另外,抬背支架3等通过调整同步调整孔8的长度、凸轮17的周面形状而自由地调整上下运动的同步和上下运动的角度。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折倒装置通过重量轻、紧凑的结构,制造成本也较低,另外,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不晃动,在平时稳定,能顺利地折倒,由此,可从一般的床广泛地应用于家庭疗养用、病院等的护理用的床的全部类型。权利要求1.一种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在该床中,通过与活塞杆的伸缩动作连动而滑动的滑动臂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折倒,其特征在于该折倒机构按照集中于床被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的方式设置,可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床的侧方拉出,通过同步调整机构,在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2.一种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杆上设置圆筒体或带有端部的圆筒体,紧密地外套于活塞杆上,并且通过2个或以上的销横穿固定,将连杆和活塞杆之间成一体连接,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在不产生晃动等的情况下,在平时平滑而稳定地折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床的折倒装置,其中,抬背支架在抬膝支架向上运动之后动作的折倒机构可轻质而紧凑地设置,集中地设置于床的中间的下方,实现拉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在该床中,通过与活塞杆的伸缩动作连动而滑动的滑动臂,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折倒,其特征在于该折倒机构设置于床中的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可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和护理床的折倒装置,在该床中,通过与活塞杆的伸缩动作连动而滑动的滑动臂使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折倒,其特征在于该折倒机构按照集中于床被分隔的中间台座的下方的方式设置,可将抬背支架和抬膝支架连同折倒机构一起向床的侧方拉出,通过同步调整机构,在抬膝支架的向上运动后使抬背支架折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信一并木利之久木野昭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荣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