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压脉冲装置通过油水混合方式裂解植物油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4483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装置通过油水混合方式裂解植物油方法。传统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让油在脉冲电解装置被裂解,但是这样并不能让油分子得到充分的裂解,从而无法达到大大提高油的燃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通过混合搅拌装置,让油跟水充分混合,水分子与油分子混合增加了油分子的电离作用面积,油链更易断裂,水的导电性也会促进脉冲电场对碳链的裂解作用。油链不断的裂解,最后再将裂解得到的燃烧效率高的小分子油分离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油水混合方式,大大提高了植物油分子的裂解程度,从而提高了油的燃烧效率,使油燃烧的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裂解油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场装置将植物油与水 的混合液进行裂解,得到小分子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油(如菜籽油、桐油、棕榈油、亚麻油等)的碳链比较长,分子大,燃烧效率很 低,可以通过裂解的方式将碳链变短,油分子变小,从而提高油的燃烧效率。目前油的裂解 方式通常是,油分子在一定频率的高压脉冲作用下,发生电离分解,裂解成许多短链的小分 子,分子量变小并发生离子化,重新排列组合,增加燃油分子与氧的结合,提高油的燃烧效 率,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是如何让植物油碳链在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更充分地裂解,是 一项技术难题。传统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让油在脉冲电解装置中裂解,但是这样并不能让油 分子得到充分的裂解,从而无法达到大大提高油的燃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植物油大分子不能充分裂解的难题,提出一种能提高植物 油油分子裂解程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是通过混合搅拌装置,让油跟水充分混合,水分子与油分子混合增加 了油分子的电离作用面积,油链更易断裂,水的导电性也会促进脉冲电场对碳链的裂解作 用。油链不断的裂解,最后再将裂解得到的燃烧效率高的小分子油分离出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将搅拌装置中植物油与水按体积比1 1 10混合,并搅拌均勻。步骤 (2)将植物油与水混合液输送至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所述的反应容器内设置有正电极板 和负电极板,正电极板上布置有针形电极;针形电极按设定的频率不断放电,油水混合液中 的植物油在高压脉冲作用下裂解成2C 18C范围内的分子油。步骤(3)油水混合液以设定的流速经过反应容器后,从出口管道流出,出口管道 连通至分离装置,在分离装置内将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和尚未裂解的油水混合液分离,其中裂解得到的分子油输送至储油器,尚未裂解的植物油返回至搅拌装置中,并跳转至步骤 ⑴。所述的正电极板上按密度1 20根/cm2布置针形电极。所述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场强为lOkv/cm 500kv/cm,放电频率为 50hz 5khz,脉宽为 5μ s 30μ S。所述的油水混合液设定的流速为0. 1升/秒 10升/秒。所述的植物油为菜籽油、桐油、棕榈油、亚麻油等油料作物提取油中的一种或多 种。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植物油作为裂解油并用于 燃烧能源,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社会面临的燃油资源紧张的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油水混合方式,大大提高了植物油分子的裂解程度,从而提高了油的燃烧效率,使油燃烧的更加充分, 这不仅节约了能源,更减少了废气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高压脉冲电源Sl (IOOkv以上),正、负 电极板S3、S2,正负电极板密封在反应容器中,针形电极S4 (正电极板上按密度1 20根/ cm2布置针形电极),进口管道S8 (油水混合液通过S8流入反应容器),出口管道S9 (油水混 合液通过S9流出反应容器),储油器S5 (用于储存油水混合液),搅拌器S6 (置于储油器中 用以不停地搅拌油水混合液,使油水充分混合),泵S7 (泵的作用力将油水混合液不断地输 送到反应容器中),分离器SlO (用于分离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及尚未被裂解的油水混合液), 储油器Sll (用于储存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各设备的连接情况为储油器S5与泵S7连接,搅拌器S6置入储油器,泵S7与进 口管道S8连接,进口管道S8连接至反应容器;出口管道S9与反应容器连接,并与分离器 SlO连接;分离器SlO与储油器Sll连接,并与储油器S5连接。实施例1首先将IL的菜籽油置入储油器S5中,并按照体积比1 1的比例将IL的纯净 水置入储油器S5中,启动搅拌器S6,开始搅拌油水,大约5 7分钟的时间,油水即充分混 合;然后启动泵S7,搅拌充分的油水混合液在泵的作用力下,通过进口管道S8输送至入反 应容器中,油水混合液流速为0. 1升/秒;正电极板上按密度1根/cm2布置针形电极,正电 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场强为lOkv/cm,放电频率为50hz,脉宽为5μ s ;启动高压脉冲电源 Si,脉冲电源开始放电,油水混合液流经反应容器,在高压脉冲作用下,针形电极不断放电, 油链不断地被击穿裂解;油链不断地被裂解成2C 18C范围内的小分子,每次流经反应容 器,油链裂解程度达到35% 40%;通过脉冲电场装置裂解后,油水混合液以0. 1升/秒的 流速经出口管道S9流出反应容器,并流入分离器SlO ;分离器SlO将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分 离出来并输送至储油器S10,未被裂解的油水混合液输送回储油器S5中,继续被输送至反 应容器进行裂解。这样,油水混合液在系统中循环地流动,植物油油链不断地裂解,大约经 过5分钟的作用时间,停止供电,裂解分离出来的分子油可达到油总体60% 90%。实施例2首先将2L的桐油置入储油器S5中,并按照体积比1 5的比例将IOL的纯净水置 入储油器S5中,启动搅拌器S6,开始搅拌油水,大约5 10分钟的时间,油水即充分混合; 然后启动泵S7,搅拌充分的油水混合液在泵的作用力下,通过进口管道S8输送至入反应容 器中,油水混合液流速为1升/秒;正电极板上按密度10根/cm2布置针形电极,正电极板 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场强为lOOkv/cm,放电频率为500hz,脉宽为10 μ s ;启动高压脉冲电源 Si,脉冲电源开始放电,油水混合液流经反应容器,在高压脉冲作用下,针形电极不断放电, 油链不断地被击穿裂解;油链不断地被裂解成2C 18C范围内的小分子,每次流经反应容器,油链裂解程度达到30% 40%;通过脉冲电场装置裂解后,油水混合液以1升/秒的流 速经出口管道S9流出反应容器,并流入分离器SlO ;分离器SlO将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分离 出来并输送至储油器S10,未被裂解的油水混合液输送回储油器S5中,继续被输送至反应 容器进行裂解。这样,油水混合液在系统中循环地流动,植物油油链不断地裂解,大约经过 10分钟的作用时间,停止供电,裂解分离出来的分子油可达到油总体70% 90%。实施例3首先将5L的棕榈油置入储油器S5中,并按照体积比1 10的比例将50L的纯净 水置入储油器S5中,启动搅拌器S6,开始搅拌油水,大约7 10分钟的时间,油水即充分混 合;然后,启动泵S7,搅拌充分的油水混合液在泵的作用力下,通过进口管道S8输送至入反 应容器中,油水混合液流速为10升/秒;正电极板上按密度20根/cm2布置针形电极,正电 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场强为500kv/cm,放电频率为51ΛΖ,脉宽为30 μ s ;启动高压脉冲电 源Si,脉冲电源开始放电,油水混合液流经反应容器,在高压脉冲作用下,针形电极不断放 电,油链不断地被击穿裂解;油链不断地被裂解成2C 18C范围内的小分子,每次流经反应 容器,油链裂解程度达到35% 40% ;通过脉冲电场装置裂解后,油水混合液以10升/秒 的流速经出口管道S9流出反应容器,并流入分离器SlO ;分离器SlO将裂解得到的分子油 分离出来并输送至储油器S10,未被裂解的油水混合液输送回储油器S5中,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高压脉冲装置通过油水混合方式裂解植物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搅拌装置中植物油与水按体积比1∶1~10混合,并搅拌均匀;步骤(2)将植物油与水混合液输送至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所述的反应容器内设置有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正电极板上布置有针形电极;针形电极按设定的频率不断放电,油水混合液中的植物油在高压脉冲作用下裂解成2C~18C范围内的分子油;步骤(3)油水混合液以设定的流速经过反应容器后,从出口管道流出,出口管道连通至分离装置,在分离装置内将裂解得到的分子油和尚未裂解的油水混合液分离,其中裂解得到的分子油输送至储油器,尚未裂解的植物油返回至搅拌装置中,并跳转至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郑兴华张雯朱英俊赵波白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