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4520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第一聚酰胺树脂30%-70%,第二聚酰胺树脂5%-50%,阻燃剂7%-17%,阻燃协效剂1%-3%,无机增强材料5%-15%,无机填料5%-30%,抗氧剂0-2%,润滑剂0-2%;所述第二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低于第一聚酰胺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粘度的第一聚酰胺保证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材料在外力消除后更易回复到原来状态,继而过高温后变形变小;同时利用粘度较低的第二聚酰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降低成型过程中内应力的产生,保证在成型后具有低的变形量。得到的材料在成型时且在成型后进行高温处理中具有较小翘曲,可以满足精密电子器件对翘曲变形的严格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聚酰胺由于具有优异的成型加工性,在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机械等中被广 泛应用。早期主要以尼龙6和尼龙66为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贴装技术应用 越来越广泛,尼龙6和尼龙66的耐热性就显示出不足,因此需要更高耐热性的聚酰胺来满 足使用要求。最早开发的耐热尼龙为PA46,但是其存在吸水率高、使用中风险大的问题;由此 市场相继推出PA6T以及PA9T耐热聚酰胺,而我司自主研发了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高耐 热性和低吸水性聚酰胺树脂PAlOT (专利CN 101456949A),根据使用要求可得到特性粘度 范围在0. 5-3. 0dl/g,熔点范围在270-325°C,为后续的改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电子电气中使用的聚酰胺,要求其具有阻燃性,通常聚酰胺通过加入卤素化 合物来达到V-O阻燃,但是含卤的聚酰胺塑料在焚烧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含有卤素的物 质,对人体损害及环境的污染严重。随着今年来呼声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聚酰胺阻燃无卤 化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EMS在专利W02004/090036中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同时机械 性能改善的聚酰胺,用于电子、电气工业组件;Dupont在专利W02005/033192中也公开了一 种次磷酸盐阻燃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用于需要电绝缘性的电气部件和电子部件。但是均 未涉及制件翘曲性问题。三井在专利W02008/062755中公开了一种流动性优异,成型体翘曲量小的溴系阻 燃聚酰胺;可乐丽也在相关报道中公开了一种力学性能优异,成型翘曲量小的溴系阻燃聚 酰胺体系,但是至今未见聚酰胺无卤阻燃低翘曲专利的报道。近年来,由于电子部件的制备越来越精密,要求使用的聚酰胺组合物在成型制品 中具有更少的翘曲以满足这种需求,进一步要求不仅在成型时,而且在成型后进行高温处 理中具有较小翘曲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在成型时而且在成型后进 行高温处理中具有较小翘曲的聚酰胺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第一聚酰胺树脂30%-70%第二聚酰胺树脂5%-50%阻燃剂7%-17%阻燃协效剂1%_3%3无机增强材料5%_15%无机填料5%-30%抗氧剂0-2%润滑剂0- ;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等于或大于1. 5dl/g,熔点为295-325°C ;所述第二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低于第一聚酰胺树脂,熔点为270190°C。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或第二聚酰胺树脂的重复单元选 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2,5-二氯对苯二甲酸、2,6-奈二甲酸、 1,4-奈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或2,2’-联苯二甲酸、1,6-己二胺、1,10-癸二胺、1,9-壬 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烯五胺、多乙烯多胺或间苯二甲酰-1,6-己二胺。在上述 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的阻燃剂为次膦酸盐或双次膦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阻燃协效剂为硼酸锌、氧化锌、沸石或玻璃纤维。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抗氧化剂选自酚类抗氧化剂、硫醚类抗氧化剂和亚 磷酸盐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无机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硅灰石纤维、金属纤维、 硼酸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无机填料为玻璃鳞片、云母、滑石粉、石墨、高岭土、 玻璃微珠、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中的一种 或几种混合。在上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润滑剂为低分子量聚丙烯、聚乙烯蜡、褐煤酸钠盐、 超支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润滑剂、抗氧剂、阻燃协效剂和无机填料在高混机中先进行预混,得到预混料1;(2)将第一聚酰胺树脂与第二聚酰胺树脂在高混机中预混,得到预混料2;(3)将得到的预混料1和预混料2分别通过计量秤按比例从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 机,无机增强材料与阻燃剂分别用计量秤按比例从侧喂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 到聚酰胺组合物粒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利用高粘度的第一聚酰胺保证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这样 材料在外力消除后更容易回复到原来状态,继而过高温后变形变小;同时利用粘度较低的 第二聚酰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降低成型过程中内应力的产生,保证在成型后具有低的变 形量。因而得到的材料不仅在成型时具有较小的翘曲变形量,而且在成型后的高温处理中 仍然具有较小的翘曲变形量,可以满足精密电子器件对翘曲变形的严格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比例均为重量组成。成型制品翘曲评价将所要评价的聚酰胺组合物造粒料在120°C干燥4小时后,使用具有盘状金属模具的 注射成型机(HAITIAN HTF86/TJ)以310°C的料筒温度和110°C的模具温度将粒料成型,得到直径为64mm并且厚度为0. 5mm的盘状样品。然后,将获得的样品放在平板上,将盘的外 周取作参考平面,并且将最远离平板的部分取作门部分,使用测微计测量从参考平面到门 部分的高度,检查位移。获得的数值即是成型后成型制品的翘曲变形量。接着,将测量了翘曲变形的样品放入回流焊机处理,回流焊机峰值温度设置为 ^K)°C,回流焊总经历时间约为6min。处理后,取出样品,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检测翘曲变 形量,获得的数值即是热处理后的翘曲量。翘曲测试采用东莞三本精密仪器有限公司TESA数显高度卡尺测量。实施例1聚酰胺组合物,其各组分百分比为第一聚酰胺树脂(聚十亚甲基对苯二酰胺PA10T,熔 点310°C,特性粘度为1. 9dl/g) 35%、第二聚酰胺树脂(十亚甲基对苯二酰胺和六亚甲基己 二酰胺共聚物PA10T/66,熔点285°C,特性粘度为0. 8 dl/g) )15%、圆形截面玻璃纤维25%、 云母粉8%、次膦酸盐阻燃剂15%、硼酸锌1%、酚类抗氧剂0. 3%、聚乙烯蜡0. 7%。将润滑剂、抗氧剂、阻燃协效剂和无机填料在高混机中先进行预混,得到预混料1 ; 再将第一聚酰胺树脂与第二聚酰胺树脂在高混机中预混,得到预混料2 ;最后将得到的预 混料1和预混料2分别通过计量秤按比例从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无机增强材料与 阻燃剂分别用计量秤按比例从侧喂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聚酰胺组合物粒 料。该实施例所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各项参数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聚酰胺组合物,其各组分百分比为第一聚酰胺树脂(六亚甲基对苯二酰胺和间苯二甲 酰-1,6-己二胺PA6T/6I,熔点320°C,特性粘度为2. 0dl/g)) 25%、第二聚酰胺树脂(六亚 甲基对苯二酰胺和六亚甲基己二酰胺共聚物PA6T/66,熔点280°C,特性粘度为0. 9dl/g)) 25%、圆形截面玻璃纤维25%、云母粉8%、次膦酸盐阻燃剂15%、硼酸锌1%、酚类抗氧剂0. 3%、 聚乙烯蜡0. 7%。将润滑剂、抗氧剂、阻燃协效剂和无机填料在高混机中先进行预混,得到预混料1 ; 再将第一聚酰胺树脂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第一聚酰胺树脂 30%-70%第二聚酰胺树脂 5%-50%阻燃剂 7%-17%阻燃协效剂 1%-3%无机增强材料 5%-15%无机填料 5%-30%抗氧剂 0-2%润滑剂 0-2%;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等于或大于1.5dl/g,熔点为295-325℃;所述第二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低于第一聚酰胺树脂,熔点为270-29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第一聚酰胺树脂30%-70%第二聚酰胺树脂5%-50%阻燃剂7%-17%阻燃协效剂1%_3%无机增强材料5%-15%无机填料5%-30%抗氧剂0-2%润滑剂0- ;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等于或大于1. 5dl/g,熔点为295-325°C ;所述第二聚酰胺树脂特性粘度低于第一聚酰胺树脂,熔点为270190°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或第二聚酰 胺树脂的重复单元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2,5-二氯对苯二甲 酸、2,6-奈二甲酸、1,4-奈二甲酸、4,4’ -联苯二甲酸或2,2’ -联苯二甲酸、1,6-己二胺、 1,10-癸二胺、1,9-壬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烯五胺、多乙烯多胺或间苯二甲 酰-1,6-己二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为次膦酸盐或双次膦 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协效剂为硼酸锌、氧化锌、 沸石或玻璃纤维。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庆锋姜苏俊龙杰明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