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专利>正文

间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31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板,它具有压桌板2、底板3、顶胸板5,在底板3上安一螺丝7,螺丝7上带一螺母8,其特点是在顶胸板5上平面内设嵌槽6,嵌槽6内置一活动板1,活动板1中间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上固定孔15、16,在压桌板2左、右平面内各设左、右支杆嵌槽11、13,在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各置左支杆12、右支杆14,在压桌板2左、右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下固定孔17、18,在底板3中间上平面内设一移动槽9。(*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间距板,具体地讲是一种矫正人坐姿预防近视眼的工具。现有的坐姿矫正器,大多是将矫正器顶在下腭处,使人写字时觉得很吃累,感觉很不舒服,使学生很难接受,且携带、安装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安装方便,矫正坐姿端正的一种间距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具有压桌板2、底板3、顶胸板5,在底板3上安一螺丝7,螺丝7上带一螺母8,其特点是在顶胸板5上平面内设嵌槽6,嵌槽6内置一活动板1,活动板1中间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上固定孔15、16,在压桌板2左右平面内各设左、右支杆嵌槽11、13,左、右支杆嵌槽11、13两端头呈90°弯槽,在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各置左支杆12、右支杆14,左、右支杆12、14两端头呈90°弯头,在压桌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左、右支杆下固定孔17、18,在底板3中间上平面内设一移动槽9,螺丝7、螺母8可在移动槽9内前后移动。为了防止活动板提出嵌槽6外,在活动板1朝向使用者胸口一面的中下部设有一突柱4,顶胸板5为一框形,中间为嵌槽6,这样,上提活动板1时,当突柱4与顶胸板5的框边相顶触时,会阻止活动板1的上提,从而避免了将活动板从嵌槽6中提出。当使用时,将压桌板2下平面置在桌子19外边上平面上,螺丝7顶在桌子19边下平面上,拧螺丝7,在螺母8的配合下使间距板固定在桌子19上,从嵌槽6内提出活动板1,将左支杆12、右支杆14从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取出,将左支杆12两端分别支在左支杆上、下固定孔15、17内,将右支杆14两端分别支在右支杆上、下固定孔16、18内,这时活动板1挡在胸前,按“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的原则来调节螺丝7,螺丝7带着螺母8在移动槽9内前后移动,最后将间距板通过螺丝7与桌子19固定牢。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拆卸,是帮助学生在写作业或看书时,保持端正坐姿,预防近视眼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间距板。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在桌子边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图面说明1活动板,2压桌板,3底板,4突柱,5顶胸板,6嵌槽,7螺丝,8螺母,9移动槽,10橡胶帽,11左支杆嵌槽,12左支杆,13右支杆嵌槽,14右支杆,15左支杆上固定孔,16右支杆上固定孔,17左支杆下固定孔,18右支杆下固定孔,19桌子。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顶胸板5、压桌板2、底板3可采用塑料一次注塑而成,嵌槽6、左支杆嵌槽11、右支杆嵌槽13、左支杆上固定孔15、右支杆上固定孔16,左支杆下固定孔17、右支杆下固定孔18、移动槽19,与顶胸板5、压桌板2、底板3一起注塑而成,顶胸板5为一框型,中间为嵌槽6。左支杆12,右支杆14采用塑料一次注塑而成,为了更好地支撑活动板1、左支杆12、右支杆14两端头呈90°弯头,左支杆嵌槽11、右支杆嵌槽13两端头呈90°弯槽。活动板采用塑料一次注塑而成,在活动板1朝向使用者胸口一面的中下部设一凹槽,将突柱4吻合在凹槽内。将螺母8置在移动槽9内,根据人坐姿距离调定螺母8在移动槽9内的位置。将螺丝7拧在螺母8上,为了防止螺丝7上平面磨擦桌子19下平面,在螺丝7上端头套一橡胶帽10。将活动板1置在嵌槽6内,将左支杆12、右支杆13分别置于左支杆嵌槽11、右支杆嵌槽13内。一切工作就绪即可安装在桌子上使用,使学生坐在间距板前面,矫正坐姿,预防近视眼。权利要求1.一种间距板,它具有压桌板(2)、底板(3)、顶胸板(5),在底板(3)上安一螺丝(7),螺丝(7)上带一螺母(8),其特征是在顶胸板(5)上平面内设嵌槽(6),嵌槽(6)内置一活动板(1),活动板(1)中间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上固定孔(15、16),在压桌板(2)左、右平面内各设左、右支杆嵌槽(11、13),左、右支杆嵌槽(11、13)两端头呈90°弯槽,在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各置左支杆(12)、右支杆(14),左、右支杆(12、14)两端头呈90°弯头,在压桌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左、右支杆下固定孔(17、18),在底板(3)中间上平面内设一移动槽(9),螺丝(7)、螺母(8)可在移动槽(9)内前后移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板,其特征是在活动板(1)中下部设有一突柱(4)。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距板,其特征是在螺丝(7)上端头套一橡胶帽(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板,它具有压桌板2、底板3、顶胸板5,在底板3上安一螺丝7,螺丝7上带一螺母8,其特点是在顶胸板5上平面内设嵌槽6,嵌槽6内置一活动板1,活动板1中间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上固定孔15、16,在压桌板2左、右平面内各设左、右支杆嵌槽11、13,在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各置左支杆12、右支杆14,在压桌板2左、右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下固定孔17、18,在底板3中间上平面内设一移动槽9。文档编号A61F9/00GK2300391SQ9723312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炤, 张烜 申请人:张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距板,它具有压桌板(2)、底板(3)、顶胸板(5),在底板(3)上安一螺丝(7),螺丝(7)上带一螺母(8),其特征是在顶胸板(5)上平面内设嵌槽(6),嵌槽(6)内置一活动板(1),活动板(1)中间两侧各设左、右支杆上固定孔(15、16),在压桌板(2)左、右平面内各设左、右支杆嵌槽(11、13),左、右支杆嵌槽(11、13)两端头头呈90°弯槽,在左、右支杆嵌槽(11、13)内各置左支杆(12)、右支杆(14),左、右支杆(12、14)两端头呈90°弯头,在压桌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左、右支杆下固定孔(17、18),在底板(3)中间上平面内设一移动槽(9),螺丝(7)、螺母(8)可在移动槽(9)内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