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050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能够在维持过滤膜清洁的通气过程中显著地减少过滤膜组件的振动,并且防止由所述振动造成的过滤膜组件的开裂,其中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过滤膜;集流管,所述过滤膜安装在所述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联结单元,所述第一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以及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二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在维持过滤膜清洁的通气过程中能够显著地减少过滤膜组件的振动,并且防止由所述振动造成的过滤膜组件的开 m农。
技术介绍
使用薄膜的分离方法与基于加热或相变的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其中一个优势 是水处理的可靠性很高,因为通过调节薄膜微孔的大小可以容易而稳定地达到所要求的水 纯度。此外,由于采用薄膜的分离方法不需要加热处理,因此薄膜可以和对分离过程有用但 会受到加热的不利影响的微生物一起使用。在使用薄膜的分离方法中,使用包含很多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方法是 其中的一种。传统地,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过滤领域中,用于生产无菌 水、饮用水、超级纯净水等等。然而近来,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应用正延伸至包括污水和 废水处理、化粪池中的固液分离、工业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uspended solid, SS)的去除、河 水过滤、工业用水过滤以及游泳池水过滤等领域。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为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该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浸没在 装有待处理液体的水箱中。使中空纤维膜内部为负压,由此,只有液体可以通过每个薄膜的 壁,而诸如杂质和污泥等固体物质被阻挡并堆积在箱内。当用来进行分离时,多个浸没式中 空纤维膜组件被安装在框架结构中。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优势在于,其制造成本相对 较低,而且由于不要求有流体循环设备因而降低了安装和维护费用。然而,当使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处理废水时,废水中的固体会淤塞薄膜,造成 在水处理进行过程中薄膜的渗透性下降。因此,当在水处理箱中通过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 水处理时,必须进行维持清洁的处理,以稳定地保持薄膜的高渗透性。典型的维持清洁的方 法是通气法。在通气法中,在水处理过程期间,从位于中空纤维膜组件下的通气管喷出空 气,由此产生上升的气泡。因此,由于上升的气泡本身以及上升的气泡所造成的上升的水流 之故,异物得以从薄膜的表面上去除。然而,安装在过滤装置上的过滤膜组件可能因为维持过滤膜的清洁而产生的上升 气泡以及上升气泡所造成的水漩涡之故而晃动、扭曲或振动。此外,当过滤膜组件晃动、扭 曲或振动时,过滤膜组件中的各个连接部分可能会发生开裂。因此,由于在维持清洁的过程中过滤膜组件遭到频繁的损坏,所以,过滤膜组件的 更换周期变短,由此造成严重的浸没更换成本(immerser印lacement cost)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通过提高耐久性能够大大地减少维护和修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 置,该过滤装置能够防止所述过滤膜组件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分发生开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 置,该过滤装置在维持过滤膜清洁的通气过程中能够显著地减少过滤膜组件的振动。本专利技术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予以说明,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查阅以下描述会部分地明白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会明白所述其 它优点、目的和特征。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 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目的和其它优点。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与本专利技术的目标相一致,如本文具体地和概括地 描述的,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过滤膜;集流管,所述过滤膜安装在所述集流管上,所述集 流管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联结单元,所述第一联结单 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二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包括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过滤膜组件; 以及包括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过滤膜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联 结单元,在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彼此 相对,并且所述第一联结单元和所述第二联结单元相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组件,其包括过滤膜、安装有 所述过滤膜的集流管、和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一个端部的加固件;以及装载有所述过滤膜 组件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加固件结合的加固件容纳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膜组件,其包括过滤膜、安装有 所述过滤膜的集流管、和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一个端部的联结环;以及装载有所述过滤膜 组件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联结环可拆卸地结合的联结件。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装置具有下述优点。首先,所述过滤膜组件的提高了的耐久性能够延长更换周期,由此使保养和修理 成本降低。此外,在维持清洁的通气过程中能够防止所述过滤膜组件晃动、扭曲或振动,由此 使所述过滤膜组件和框架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开裂最小化。另外,所述过滤膜组件能够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结构中。附图说明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在装上中空纤维膜组件 之前的情况;图2是透视图,示出了中空纤维膜组件被安装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 置的框架结构上的情况;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安装装置;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安装装置中的 移动单元;图5示出了中空纤维膜组件装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装装置中的情况;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安装装置与所述框架结构结合的情况;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上导引单元朝向框架结构水平移动的一刻;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通过上、下导引单元的导引杆将中空纤维膜组件导引到过滤装置的框架结构上的情况;图10示出了四个中空纤维膜组件同时安装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上的情况;图11示出了就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上集流管与设置在 过滤装置的渗透物收集器中的上连接器接合之前的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示于附图中。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膜组件以及具有该过滤膜组件的过滤 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膜组件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 适用于许多用来安装各种类型过滤组件的情形,其中,这些过滤组件除了所述中空纤维膜 组件外还包括平板型(flat-type)膜组件。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在将中空纤维膜组件安装到其上之前的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包括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框架结构100。框架结构100包括四个横杆(cross bar),所述四个横杆分别与将要安装在其上的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集流管(header)的纵向和中空纤维膜的纵向垂直。为了便于说明,将框 架结构100的插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过滤膜;集流管,所述过滤膜安装在所述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联结单元,所述第一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二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7-10-30 10-2007-0109281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过滤膜;集流管,所述过滤膜安装在所述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联结单元,所述第一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二联结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联结单元包括一对形状对称的第 一联结肋,而所述第二联结单元包括一对形状对称的第二联结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联结肋和第二联结肋具有适合其 互相啮合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中,所述一对第一联结肋之间的间隔与所述一 对第二联结肋之间的间隔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管,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第一端部,用于排放所述集流管中通过所述过滤 膜所收集的渗透水;以及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第一端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膜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第二端部的联结 环,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7.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包括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过滤膜组件;以及 包括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过滤膜组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联结单元,在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二侧面设有 第二联结单元,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一联结单元和所述第二联 结单元互相啮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联结单元包括一对形状对称的第一 联结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善安昌孝金建兑朴喜登
申请(专利权)人:可隆建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