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口单元的连接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020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夹,所述连接夹具有外壳及设置于外壳上的电流棒,并具有用于容置导体的容置单元和具有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具有容纳于外壳中的夹持弹簧,以用于将导体夹持到电流棒上,从而将所插入的导体以导电方式连接到电流棒上。提供激活单元,所述激活单元作用于夹持弹簧上以打开夹持单元。所述激活单元设置有指示单元,以用于指示夹持单元的夹持状态。所述激活单元是运动耦合至所述夹持单元。所述容置单元在空间上设置于夹持弹簧的固定部与激活单元之间,从而无论外壳的空间位置如何,所述指示单元均指示夹持单元的夹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开口单元的连接夹。具有尤其是用以确保挠性导体在连接夹 中的稳固连接的开口单元的连接夹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为此,对于挠性的导体,例如, 在连接夹中使用工具来将导体可靠地插入连接夹中,其中一旦开口单元的致动结束,导体 便被稳固地容纳,从而形成稳固的电性连接。
技术介绍
具有用于指示所插入导体的状态的状态指示器的夹具在此项技术中也是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一个缺点是,当提供开启工具时,没有状态指示器,而当提供状态指示 器时,则没有开启工具。例如从DE 10 2006 014 646AI中获知一种用于电路板的连接夹,此连接夹具有 由塑料制成的推按元件,以用于打开夹持位置。在此现有技术文件中未提供单独的状态指 示器。在某些安装情况下,可从推按元件读取导体是否固定就位于夹持点处。然而,如果连 接夹的安装情形为这种类型,则推按元件的位置不提供关于夹持状态的指示。例如在架空 安装中,推按元件的位置并不代表夹持状态,这是因为在此种情形中推按元件因受到重力 而没有移回其正常位置。然而,即使是在配置于垂直电路板上时,也不能保证推按元件会可 靠地指示夹持状态。此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没有提供对夹持状态的可靠指示。从US 6, 682, 364B2中也获知一种连接夹,其提供用于打开夹持连接的开启工具。 开启工具与夹持弹簧相耦合,从而即使是安装在垂直的导轨上或是架空安装,推按元件的 位置一般也能充当夹持状态指示器。然而,此现有技术的一个缺点是,开启工具的打开位置 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路径差很小,因此只能通过近距离仔细观察才能可靠地识别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夹,其中无论安装位置如何,均通过简 单的装置来清楚地指示夹持状态。此目的通过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连接夹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较佳修改 为附属权利要求项的标的物。在实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中会对另外的有利特征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夹具有外壳,外壳附装有电端子。外壳上还设置有容座,以用于容置 至少一个导体。具有容纳于外壳中的夹持弹簧的夹持装置将导体夹持到电端子上,从而将 所插入导体连接到电端子上以使电源导通。提供致动装置,以用于打开夹持装置。致动装 置作用于夹持弹簧上,以打开夹持装置。致动装置配备有指示装置,以用于指示夹持装置的 夹持状态。致动装置是运动耦合至夹持装置。另外,容座在空间上位于夹持弹簧的固定部 与致动装置之间,从而无论外壳的空间定位如何,指示装置均以放大的比例指示夹持装置 的夹持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夹具有许多优点。一个实质优点是,用于打开夹持装置的致动装置配备有指示装置,用以指示夹持装置的夹持状态。如此一来,可防止错误地将导体插入连接 夹中,这是因为使用者能够在插入之后立即地或在任何此后的时刻,对插入操作的结果进 行视觉评价。指示装置可靠并可重现地指示夹持状态。也可从更远距离处读取指示装置的 位置。这是由于致动装置与夹持装置存在运动耦合,且夹持装置的运动向指示装置的传递 增强。本专利技术是有利的,尤其是因为无论外壳的空间定位如何,均指示夹持装置的夹持 状态。由于连接夹安装在最广的空间位置范围内,因而如果状态指示器依赖于位置,则在某 些情况下连接夹的适用性会很差。本专利技术则通过使致动装置配备有指示装置,尤其通过将 这两者配置成一体而实现位置独立性。增强比例的传递能够显著改善对夹持状态的指示, 即使导体具有较小的外部直径也能够有效地指示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致动装置可被直接用作为指示装置,这是因为夹持装置以增强的方 式将目前运动状态传递至致动装置,从而使设置在致动装置上的指示装置通过运动耦合而 以放大的比例指示夹具的状态。此种类型的实施例提供显著的优点,因为可以非常小的结构来实作所述装置。相 比之下,如果将单独的致动装置与单独的指示装置集成为连接夹,则需要大量的空间,而在 连接夹中通常不具有大量的空间。由于在安装导轨等上仅具有有限的空间量,因此连接夹 的空间要求非常重要。容座较佳地位于中央区域,尤其是接近外壳的中央。夹持弹簧有利地被实施为腿状弹簧。夹持弹簧或腿状弹簧较佳地被设置为可在外 壳中容座一侧上围绕夹持弹簧的固定部上的旋转点枢转。致动装置则位于外壳中容座的另 一侧或相对侧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装置是刚性地连接至夹持装置,从而夹持装置的 任何运动均被传递至致动装置。在有利的修改形式中,致动装置是挠性地连接至夹持装置。这尤其是包括以下情 形在致动装置的运动被传递至夹持装置之前,致动装置必须首先执行某一线性运动。在有利的修改形式中,致动装置包含推按元件,推按元件的位置用作指示装置的 指示器。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推按元件用作于在连接夹中释放导体的致动装置、同时推按元 件的位置指示夹持装置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特别简单的结构及需要特别小的空间量的结 构。在特别较佳的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含夹持弹簧,夹持弹簧尤其被实施为腿状弹 簧。尤其,如果使用腿状弹簧,则状态指示器确有必要,因为这可避免由于插入深度不足而 导致错误地插入。尤其,夹持弹簧是与推按元件运动耦合的。在有利的修改形式中,夹持弹簧具有窗口,窗口尤其适于容置导体。例如,夹持弹 簧可具有窗口,通过窗口可对插入连接夹内的导体进行引导,然后通过用夹持弹簧进行夹 持而将所插入的导体固定就位。这意味着夹持弹簧或夹持弹簧的窗口倚靠在将要被固定就 位的导体上,从而能够根据夹持弹簧的位置而得出导体是否得到紧固的结论。在有利的修改形式中,夹持弹簧啮合于开口中,尤其啮合于推按元件的沟槽中。这 意味着当推按元件被致动时,不仅推按元件运动,而且夹持弹簧也会相应地改变其位置。如 此一来,便可释放夹持弹簧、导体及电端子之间的夹持连接,从而能够移除或插入导体。推按元件较佳地通过预加应力装置被预加应力于正常位置。预加应力装置尤其被 实施为弹簧,此弹簧较佳地与推按元件构成一体。例如,预加应力装置可被实施为弹簧,此 弹簧在制造时被注塑成型至推按元件上。在较佳的修改形式中,指示装置适于指示所容置的线的横截面。例如,当通过夹持 装置确定关于所插入导体的信息时,即通常如此,因为小的线横截面比大的线横截面使夹 持装置发生的移位更小。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修改形式中,可提供夹持衬垫,夹持衬垫位于容座中并与导体的 位置进行运动耦合。这可通过例如使夹持衬垫覆盖容座的整个横截面来实现,从而当插入 导体时,插入容座中的导体迫使夹持衬垫向前移动。较佳地,夹持衬垫将其位置变化传递至推按元件或传递至预加应力装置或设置于 预加应力装置上的弹簧,从而当夹持衬垫移动时,推按元件也被移动,由此使推按元件或其 位置用作指示装置。利用夹持衬垫,可实现不依赖于所插入导体的线横截面的状态指示器。夹持衬垫 的另一实质优点是,可直接判断导体的插入深度。如果,相比之下,导体被插入夹持弹簧的 窗口中,则夹持弹簧的夹持支腿仅在导体已实际得到容置时发生移位,然而无法容易地指 示或判断导体的插入深度。使用夹持衬垫时则不会如此,因为可通过夹持衬垫的位置直接 判断导体的插入深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较佳修改形式中,致动装置配备有载体和铰链,其中插入容座中 的导体承载此载体,通过铰链使按压元件移位,从而使按压元件指示所插入导体的状态。为 释放夹持连接,可致动按压元件以使按压元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7-10-26 102007051697.7一种连接夹(1),具有外壳(2)及附装于所述外壳(2)上的电端子(3),并具有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导体(5,6)的容座(4)和具有夹持装置(7),所述夹持装置(7)具有容纳于所述外壳(2)中的夹持弹簧(8),以用于将所述导体(5,6)夹持到所述电端子(3)上,从而将插入式导体(5,6)以导电方式连接到所述电端子(3)上,其中,提供致动装置(8),所述致动装置(8)作用于所述夹持弹簧(10)上以打开所述夹持装置(7),且其中致动装置(8)配备有指示装置(9)以用于指示所述夹持装置(7)的夹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8)是运动耦合至所述夹持装置(7),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座(4)在空间上设置于所述夹持弹簧(10)的固定部(35)与所述致动装置(8)之间,从而无论所述外壳(2)的空间定位如何,所述指示装置均以放大的比例指示所述夹持装置(7)的夹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座(4)位于所述外壳(2)的中 央区域(34)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夹(1),其特征在于,提供腿状弹簧(11),所述腿状弹 簧(11)可在所述外壳(2)中所述容座(4) 一侧(36)上围绕所述夹持弹簧(10)的所述固 定部(35)上的旋转点(26)枢转,且其中所述致动装置(8)位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霍普曼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通讯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