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噪声隔音耳罩,包括耳罩、头环、耳垫,其特征在于:耳罩分别由内层耳罩(1)、外层耳罩(2)构成,内外层耳罩之间充填有弹性材料(9),内层耳罩(1)端面上设置有内层耳垫(3),外层耳罩(2)的端面上装有外层耳垫(4),外层耳罩(2)外部轴心处装有上层头环(5),外层耳罩(2)的外圆轴线下方装有下层头环固定架(8),下层头环固定架(8)上连接有下层头环(6)。(*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噪声隔音耳罩,尤其适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中的隔音耳罩。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用于噪声防护的隔音耳罩大都由耳罩及头环组成,主要是通过耳罩的壳体材料来隔音并达到保护耳朵的目的。但是,由于人耳下方颚骨处呈不规则形状,环形耳罩与耳朵贴合不紧,因此会导致声泄漏,使耳罩的抗噪声能力大大降低。虽然现有产品采用了耳罩上安装大压力头环强制压迫环行耳垫与耳朵贴合的办法,但长时间佩带这种耳罩会因双耳承受较大压力,对使用者健康不利,尤其是在持续高噪声环境中使用,如履带式车辆、直升飞机、舰船机舱等场合,使用效果均不理想。为了克服现有隔音耳罩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耳罩,它不仅能有效的隔音,而且可以使耳罩与耳部贴合紧密,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由耳罩、头环、耳垫构成的抗噪声隔音耳罩,耳罩分别由内层、外层耳罩组成,内外层耳罩之间充填有弹性材料,内层耳罩的端面上装有内层耳垫,外层耳罩外部轴心处装有上层头环,外层耳罩的轴线下方装有下层头环固定架,下层固定架上连接有下层头环。外层耳罩受上层头环压力和下层头环拉力的作用,使之与人耳接触,且外层耳罩在人耳下方向内倾斜,并随拉力的变化改变耳罩的倾斜角度,保证了人耳下方与外层耳垫之间紧密贴合;内层耳罩端部突出于隔音耳罩,使碟状密封圈构成的内层耳垫与人耳整体密合。由于内外两层耳罩之间是弹性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内耳罩弹性调节与入耳的接触面,达到与人耳处紧密贴合的效果,防止噪声的泄漏。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主要结构为1-内层耳罩、2-外层耳罩、3-内层耳垫、4-外层耳垫、5-上层头环、6-下层头环、7-上层头环固定轴、8-下层头环固定架、9-弹性材料、10-保护层、11-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耳罩分别由内层耳罩(1),外层耳罩(2)构成。内外层耳罩可用工程塑料分别注塑成型,它们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9),弹性材料(9)可用泡沫材料粘接成弹性材料层,以便耳罩可根据人耳的外形弹性变化。内层耳罩(1)的端面上装有内层耳垫(3),外层耳罩(2)的端面上装有外层耳垫(4),外层耳垫(4)是环行密封圈,可用外包革制保护层,内层耳垫(3)用软橡胶制成蝶状边缘的密封圈,内外耳垫(3、4)分别与内外耳罩(1、2)牢固粘接。在外层耳罩(2)的外部轴心处装有上层头环(5),上层头环(5)采用弹性钢带材料,通过上层头环固定轴(7)与外层耳罩(2)连接。外层耳罩(2)的轴线下方装有下层头环固定架(8),下层头环固定架(8)通过固定轴(11)固定在外层耳罩(2)的两侧。与下层头环(6)用硬塑料注塑成型,下层头环固定架(8)起到上拉时耳罩向内倾斜的作用。外层耳垫(4)上装有保护层(10)。使用时,将隔音耳罩带在头上,耳罩扣住双耳。外层耳罩(2)受上层头环(5)的压力和下层头环(6)的拉力作用,通过内层耳罩(3)和外层耳垫(4)与人耳紧密贴合,起到隔音的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双层耳罩,隔音效果优于单层耳罩;2.压力与拉力共同作用于耳罩,改变了单纯靠压力密闭的传统做法;3.内外层耳罩弹性连接,双层耳垫密合,消除声泄漏;4.在内耳罩中加装扬声器、外置降噪话筒,即可实现噪声环境下的有线通话;5.这种耳罩适合在持续高噪声环境下进行通话和噪声防护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抗噪声隔音耳罩,包括耳罩、头环、耳垫,其特征在于耳罩分别由内层耳罩(1)、外层耳罩(2)构成,内外层耳罩之间充填有弹性材料(9),内层耳罩(1)端面上设置有内层耳垫(3),外层耳罩(2)的端面上装有外层耳垫(4),外层耳罩(2)外部轴心处装有上层头环(5),外层耳罩(2)的外圆轴线下方装有下层头环固定架(8),下层头环固定架(8)上连接有下层头环(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声隔音耳罩,其特征在于内层耳垫(3)是呈碟状的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噪声隔音耳罩,其特征在于下层头环固定架(8)通过固定轴(11)固定在外层耳罩(2)上。专利摘要一种抗噪声隔音耳罩,主要由内、外层耳罩,内、外层耳垫,上层头环,下层头环等构成,外层耳罩上的轴心处连接有上层头环。外层耳罩的轴线下方通过两层固定轴连接下层头环固定架,下层头环固定架与下层头环相连,本技术通过上层头环的压力与下层头环的拉力使耳罩与人耳紧密贴合,可以在不增加头环压力的情况下,降低噪声泄露,提高隔音效果。文档编号A61F11/00GK2650740SQ20032010029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经建, 侯惠苗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经建,侯惠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